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安全管理:重视访问、控制及转换范围
2018-07-16 16:17:27 来源:西部数码 作者:【
关键词:云安全
 
企业可以直接管控具体的云模型,采用一种直接的方式进行安全控制,但是当缺失这个层级的控制时,端到端的层模式保护需要减少恶意以及偶然的威胁。
  企业可以直接管控具体的云模型,采用一种直接的方式进行安全控制,但是当缺失这个层级的控制时,端到端的层模式保护需要减少恶意以及偶然的威胁。不论哪种可能发生的入侵载体,分层保护理论上可以停止攻击或者,至少能够对企业的安全团队做出事件警告。随着云不断延伸到企业网络边界,这些都成为迫切的需求。
 
  对于一个要实现云中端到端的安全的企业而言,虽然其必须首先重视访问范围、控制范围以及针对云环境的安全控制方式能且必须适用那些转换范围。
 
  定义控制范围
 
  应用端到端的安全控制的能力首先依赖于企业能够理解访问范围,这意味着理解连接企业资产的设备类型,以及他们所利用的连接类型。
 
  例如,大多数企业为其员工购买笔记本电脑,但是这样的设备的移动性意味着他们并不总是面临着相同的威胁情况。当员工将其笔记本电脑带回家,并且通过消费者级别的网络或者厄运服务进行连接,他们在企业网络云环境中运行的用例将会发生改变。这种用例在员工出差时再一次发生变更,因为他们会用酒店和机场以及会议中心的WiFi热点连接企业网络。
 
  随着BYOD运动不断发展,企业也期望员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远程进行连接,至少可以查看公司电子邮件,尽管通过类似Salesforce.com这样的基于云的应用的风险,通常意味着员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更为复杂的任务,涉及很多类型的数据。这也代表了另一种用例,同样地这种设备也会被认为不受管理。通过移动劳动力,企业应该安全运作,并期望每一个用户至少有四种不同的用例:办公室、家庭、旅行和个人移动设备。
 
  随着与员工在不同的网络和云之间移动,其访问范围显然会发生变化。企业的控制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意味着企业必须调整安全控制,从而能够处理这些不同的控制范围。
 
  比如,基于用户的角色访问具体的数据类型可能在其通过外部网络时受到限制。IT人员通常可以24/7/365访问企业放了,然而临时员工相比之下则只有在授权的情况下才可以访问企业服务。
 
  风险偏向也可能会影响访问层级,比如员工需要服从某种具体的法律法规内容。一些企业决定最好是为访问HIPAA保护的信息提供沙盒虚拟桌面。在这样的领域典型的配置包括消除用户行政权,利用预定义的应用,并严格通过企业的防火墙和内容保护技术访问互联网。
 
  尽管一旦用户转移到不可信网络上,最终企业在可信网络上的有效控制不再适用。比如,如果企业的防火墙不能管理这个连接,很可能反病毒服务器升级定义文件也不可访问,就需要技术进行修补。
 
  云安全控制
 
  新的云安全控制的开发需要一种系统的方法。控制设计的简单方法就是远近效应。基本上,安全控制在用户在可信网络上时需要远离,而在其处于不可信网络上时要紧贴用户。因此,当用户在非可信云环境中操作时,企业应该考虑大量的近距离安全控制,以便阻止恶意攻击,包括全磁盘加密、健壮密码强制执行、本地反病毒以及本地防火墙。
 
  企业进行云安全控制需要落实到位,并非一直如此直接,然而由于控制范围发生改变,企业必须为类似的转移做准备。控制在企业云上减少威胁的最好例子就是内容过滤技术,本质上限制了用户可能访问的网站类型,因此减少了受Web服务器牵连的客户端攻击的数量。然而,如果用户转到非可信云中,比如酒店或者甚至是家庭网络,他们可能在上网时有一个更好的自由度,绕过企业在云端设立的内容过滤技术,增加了客户端攻击的风险。
 
  不受重视的用例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客户,如果这个客户连接到企业云上,会对以前的可信环境带入一种完全不同的威胁因素。没有合适的远离控制,企业可能无法检测到可信客户充满恶意的行为,潜在地导致问题,减少客户的信心。
 
  每一种场景都需要控制
 
  不管企业是否提供云服务或者从云提供商处购买服务,需要理解端到端的云安全控制,这种控制要求减少各种可能的威胁。安全团队必须意识到云安全控制必须在用户的访问范围发生改变时做出改变。这也意味着技术必须在可信和非可信云之间合适的位置设置规则,方便通过不同的设备和网络访问。没有这样的控制,复杂且专业的攻击者不可避免地会找到攻击企业云基础架构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8网络安全责任峰会召开 多方共..
下一篇齐向东详解第三代网络安全新技术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