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全屋智能热潮掀起,企业如何快速抢滩?
2022-05-26 11:56:22 来源:智家网 作者:【
关键词:全屋智能 企业 如何 快速抢滩
 
随着5G、AI、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应用,万物互联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全屋智能作为当下一大热点趋势,在政策、双碳、用户及行业需求等因素影响驱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
  随着5G、AI、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应用,万物互联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全屋智能作为当下一大热点趋势,在政策、双碳、用户及行业需求等因素影响驱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
  区别于智能家居需依赖单品功能的多元性,完成对单品间的简单联动,全屋智能是对场景间进行系统联动,通过学习用户习惯,优化生活方式。
  毫无疑问,这种主动式感知及调控为人们带来了更优的智能体验。
  日前,数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联合 Aqara绿米共同发布调研报告——《千人千面、无感智能:2021年中国全屋智能行业白皮书》。
  01、全屋智能行业发展尚处初期入局者众多
  目前全屋智能行业在我国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市场渗透率较低,且主要以民宅、酒店民宿及商业楼宇为应用场景。根据CSHIA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全屋智能家居落地套数约超过20-40万套,2020年全屋智能落地户数达到约30-50万套,仅占新开发楼盘的1%,未来全屋智能市场仍有待挖掘。
  华为、百度、小米、海尔、美的等行业巨头争相布局全屋智能,赛道热闹。入局者众多,目前竞争格局尚不明晰。
  目前全屋智能厂商存在三种商业模式:
  1)全面布局性企业,生产全屋智能单品且自研系统,推出完整解决方案;优势在于自主把控从生产到售后的全链条服务,但对企业自身要求较高,目前少有厂商能够做到全面布局。
  2)开放平台性企业,推出IoT智能家居平台,集成多供应商品牌;优势在于能够形成规模化量级并快速铺开,接入产品数较多,但对于集成的厂商管控不足,且缺乏核心产品。
  3)品牌自循环封闭性企业,以创新型家电厂商为主,利用已布局的智能家电产品、渠道资源、用户积累等,拓宽业务;优势在于用户渠道资源充足,但用户对于该类企业的认知较多停留在家电单品层面,如何将潜在用户资源合理转化全屋智能用户将成为关键。
  02、行业痛点重重高质量服务体系或成企业快速突破口
  当前,全屋智能生态众多,厂家各自为营。大中小品牌鱼龙混杂,不同产品所支持接入的生态不同,使得产品间无法融合打通,这也成为了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打通全产品线、组成家居系统网络的重大阻碍之一。加之,我国尚未制定统一标准,在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售后服务等方面技术标准缺失,使得行业方案及应用等良莠不齐。同时,服务人才培养、用户认知度、产品稳定性等也成为行业的一大难题。
  全屋智能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取决于智控系统内置的芯片以及搭载的AI算法的成熟度与精准度,另一方面依赖于能否为“AI大脑”提供充足的用户习惯基础数据。目前常用以采集信息的终端产品,除借助智能家电、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产品功能外,通过传感器等信息采集设备获取数据或成为新的趋势。
  且因为智能化市场教育深化程度不足,服务链条一环扣一环,用户对于同一品牌商提供的全屋智能服务依赖度较高,因此,打造全链条高质量服务体系或成企业快速突破口,此外,线下渠道的铺设广度、密度也成为目前左右全屋智能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03、主动式感知将成主要发展趋势全屋智能“入口产品” 成伪命题
  全屋智能1.0阶段和2.0阶段能够一定程度上简化用户操作流程,但二者均未完全摆脱“伪全屋智能”的陋名,智能服务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的指令。
  全屋智能3.0阶段倡导“无命令式主动服务”,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单用户画像,理解用户生活行为,提供“千人千面”即非标准化的个性化服务,随着自主学习不断深化,用户输出指令的比例将逐渐减少,切实提高用户生活体验。
  在智能家居向全屋智能演进的过程中,不少智能家居单品出身的厂商在寻找全屋智能“入口产品”,即用户交互入口,如中控面板、智能音箱等。
  而全屋智能入口实则为伪命题,人和场景的交互方式应是更加直接、自然的状态,用户不应通过某一“入口产品”用指令进行单向交互,且场景设备仅针对某一类型数据进行采集、读取、反馈,其提供的服务相对单薄。
  无感且直接的交互方式应是以场景感知用户需求为主导,完成双向交互;通过传感器的感知数据积累,AI深度学习用户需求,将多类型数据(传感数据、设备运行数据、音视频数据等)转化为有效信息,实现终极自主控制阶段,为特定场景的特定用户提供定制化无感服务,进入“千人千面”的高智能化水平阶段。
  全屋智能尚处发展初期,但其发展前景可期。尽管目前人们着重关注于技术、产品及方案,但最终竞争将回归至服务本身。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广州市2022年高考坚持人防、物防..
下一篇后疫情时代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消防..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