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银联称在移动支付分成比例最少
2011-11-29 11:10:3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关键词:中银联 移动支付
 
在陆续推出“银联无卡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后,中国银联日前在全国各地举行移动支付沙龙,据中国银联有关人士介绍,通过在手机中安装的金融智能SD卡,“银联手机支付”是将手机远程支付服务与线下非接触支付服务融合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在陆续推出“银联无卡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后,中国银联日前在全国各地举行移动支付沙龙,据中国银联有关人士介绍,通过在手机中安装的金融智能SD卡,“银联手机支付”是将手机远程支付服务与线下非接触支付服务融合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不过,对于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定位,有银联内部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初衷依然是在银行端打造基础服务平台,降低资金流转的成本,因此银联与移动支付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并不是完全意义的竞争关系。即使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联的收入依然主要来自手续费收入分成。

  一位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人表示,将线上与线下支付合二为一,银联模式可能只是众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中的一种选择。但移动支付需要整合通信运营商、银行、手机厂商、商家等产业链条上众多环节,从何种渠道切入占领终端是银联面临的最大挑战。

  银联:推进标准版移动支付方案

  在俗称“银联标准”(近场支付采用13.56M H z标准)确定作为移动支付的“国标”之后,银联终于开始在全国移动支付市场全面撒网。在日前广州举行的银联手机支付沙龙上,中国银联有关人士表示,银联希望推进一个统一标准版本的移动支付方案。此前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产业链各方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此举亦是为了探讨国内移动支付标准规范和业务模式。

  上述银联人士介绍,银联手机支付是针对快速发展的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中国银联将提供全新的手机远程支付服务,并实现与线下NFC非接触支付服务的融合。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进行在线购物消费,还可以通过在手机中安装的金融智能SD卡在商场、便利店及地铁自动售货机等场所的非接触式终端设备上,刷手机完成快速小额支付。

  通俗而言,银联版本的移动支付就是为手机装一张特制的SD卡,该卡等同于一张金融IC卡。在POS终端上,刷手机就如同刷银行的金融IC卡,而在手机上安装了相应软件之后,SD卡就如同一个电子密钥为手机网上支付提供身份识别的依据。

  银联待解终端难题

  “新的商务时代,线上和线下购物应是融为一体的。在这个体系里,支付手段也要从线上到线下合二为一,银联在移动支付中未必具有绝对优势,其解决方案应该是众多选择中的一种,但银联需要面临如何切入终端渠道的问题。”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个人用于支付的账户最终与何种载体捆绑将一定程度决定了移动支付链条中的核心,这也意味着该环节将切下较大的蛋糕。

  易观国际(微博)分析师张萌对记者表示,在移动支付模式上,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和银联各有优势,前两者拥有庞大的营业网点和终端客户,后者在于完善、成熟的资金清算系统。因此多方合作和竞争仍然存在,如何发展出符合各方利益的商业模式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银联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联目前与手机厂商、通讯运营商以及银行都在就移动支付业务进行合作洽谈,同时银联亦在不断完善银联手机支付的应用。不过该人士认为,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联应更被视为基础服务平台。“银联的定位是为银行搭建更完善的转接清算网络,随着市场的推进移动支付领域亦是银联打造基础服务平台的重要业务,因此银联与移动支付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并不是完全意义的竞争关系。”

  该人士表示,即使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联的收入依然主要来自手续费收入分成。“目前手续费分成比例,银联是最少的,移动支付业务银联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这一部分。”该人士称。

  据银行业人士透露,在跨行交易收益中,发卡行、提供OS机具的收单行以及银联三方面共同“分成”手续费,三家“分成”的比例一般是7:2:1。“银联定位还是基础服务,这一点而言与国际银行卡组织的盈利模式有所区别。”该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开发者:中移动撬动移动互联网的..
下一篇Google申请欧盟批准收购摩托罗拉..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