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完成国内首个算网SPN T-SRv6跨域编排试点
2023-03-13 14:50:14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中国移动 中兴通讯
 
近日,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浙江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在嘉兴率先完成国内首个算网SPN T-SRv6(Transport-SRv6,传送特性增强的SRv6)跨域编排试点,充分验证了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自研编排器跨域编排能力,以及中兴通讯SPN T-SRv6方案的算网感知能力,能够提供便捷的端到端算力连接服务,满足数字化时代算力接入的泛在需求,同时实现网络资源全局优化,有效节省运营商网络投资。

  近日,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浙江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在嘉兴率先完成国内首个算网SPN T-SRv6(Transport-SRv6,传送特性增强的SRv6)跨域编排试点,充分验证了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自研编排器跨域编排能力,以及中兴通讯SPN T-SRv6方案的算网感知能力,能够提供便捷的端到端算力连接服务,满足数字化时代算力接入的泛在需求,同时实现网络资源全局优化,有效节省运营商网络投资。

  当前入云用户从城域SPN接入到省内云/大区云时,入云专线业务开通需要在SPN本地网和省内云专网进行分段配置,造成跨域业务开通协同困难,同时也缺乏业务端到端运维方法。

  为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在浙江移动现网进行SPN与云专网端到端跨域业务拉通验证。本次试点中,中兴通讯提供SPN T-SRv6算网感知方案,双方在嘉兴移动SPN网络、浙江移动省内云专网中,采用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自研编排器,实现业务从SPN到云专网端到端SRv6业务编排,大幅提高端到端业务开通效率,并提供端到端业务运维能力。

  本次试点中,双方对设备层及管控编排层功能进行了全面验证。首先,在设备层,验证了中兴通讯SPN与IP云专网的SRv6跨域互通能力,包括控制面IPv6/SRv6公网路由打通和EVPN路由协议互通能力、转发面跨域SRv6互通能力、以及业务面L3 EVPN互通能力。其次,在管控编排层,验证了中兴通讯SPN UME管控系统与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自研编排器之间北向接口对接的能力以及跨域算网业务编排的能力,成功完成13个跨域编排接口验证。

  本次试点表明,采用SPN T-SRv6算网感知方案及中国移集团设计院自研编排器,能够提供标准的SRv6互通能力,该方案优势有:

  按需部署SPN T-SRv6算网感知设备,充分利旧现网,实现平滑演进,支持端到端SRv6能力,充分保护现网投资,减小对现网业务的影响;

  SPN T-SRv6算网感知方案支持增强的指令扩展功能,可使用灵活编程,将SRv6隧道绑定到SR-TP或小颗粒通道,实现一跳入云;

  SPN T-SRv6算网感知方案将端到端SRv6隧道绑定到网内SR-TP隧道,可充分利用SPN网络的电信级高可靠的SR-TP隧道能力,在满足业务路径可管可控的同时,还具备灵活的重路由恢复能力和业务随流检测能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入云专线业务;

  SPN T-SRv6算网感知技术支持将端到端SRv6隧道绑定到网内小颗粒管道,可通过n*10M灵活硬切片,提供无损和确定性时延的尊享入云专线业务;
SPN本地网覆盖广,结合跨域编排器,可提供更大范围的高价值入云专线接入能力。

  本次成功试点充分验证了中兴通讯SPN T-SRv6算网感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及中移集团设计院自研编排器的跨域编排能力。未来,中兴通讯将持续推进与中国移动在算力网络方面的技术创新,共同打造“高效、融合、智能、低碳”的SPN综合承载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华为携手4家合作伙伴深耕政务与城..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电话:010-69397252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