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Google摩托罗拉移动收购案中的赢家和输家
2011-08-17 12:28:54 来源:36氪 作者:【
关键词:Google 摩托罗拉 移动
 
自Google 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我们分析了Google此举的六大原因、五大挑战、合作伙伴的反应和十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看此次收购的赢家和输家。   

  自Google 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我们分析了Google此举的六大原因、五大挑战、合作伙伴的反应和十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看此次收购的赢家和输家。


   
   赢家

  摩托罗拉和Sanjay Jha。 即便Verizon把Droid作为宣传的焦点,摩托罗拉最近还是表现平平。CEO Sanjay Jha充分利用了Google对专利的饥渴,替公司捞了一笔,现在他可以集中精力拿出一些真正好用的产品和服务了,而不用总想着靠出售公司资产赚钱了。有了这次成功,即便他失败了,也可以把责任推到Google身上。

  Carl Icahn。他把摩托罗拉一分为二,这一点在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包括手机和机顶盒业务)而不是摩托罗拉解决方案这事中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上周末,他的MMI控股公司的市值增加了4.15亿美元。

  消费者。摩托罗拉手机可能会越来越好用,价格更低,技术更先进。这对消费者来说将是件好事。摩托罗拉还可以给其他Android手机厂商提供专利保护,这也可以降低手机成本,让消费者获益。

  美国。 过去Android的实力大都体现在亚洲:三星是韩国的,HTC是台湾的,中兴和华为是中国的。Google此次收购有望让摩托罗拉这家老牌公司在手机行业的未来更加光明。

  输家

  苹果。 目前还算不上一场巨大损失,并且苹果最终可能会变得根本没那么重要。苹果失去了相对于Android的专利影响力优势,现在Google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和苹果直接竞争,涉足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机顶盒。为了保持竞争力,Google和摩托罗拉首先要拿出设计精良的整合产品。但苹果面临的风险在增加,尤其是如果Google和摩托罗拉借此机会从苹果挖走一些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话。

  微软。摩托罗拉现在不大可能继续使用Windows Phone 7的许可,微软很有可能失去对Android厂商的专利影响力。微软必须拿出大动作,比如收购诺基亚或者RIM。

  RIM。Google和摩托罗拉可能会利用Google Apps和Gmail开发出一些企业级产品,和RIM的黑莓一较高低。塑料键盘加上Android应用,再加上后台支持等,这些足以吸引RIM的忠实用户。

  思科。 突然摩托罗拉的机顶盒部门有了一家真正的软件公司做靠山,或许会在Google TV 2.0上有所体现吧。

  芝加哥。 摩托罗拉过去很多Android相关的工作都在硅谷之外进行。下一步,摩托罗拉很可能会把重大扩张从芝加哥郊区搬迁到Google总部所在地硅谷。

  有待观察

  Google。首先要看此次交易何时能完成,完成之后的结果如何,以及Google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把握程度。有可能是一场大胜,也有可能是一场大败,现在谁也说不好。

  三星、HTC等Android厂商。你可能认为他们现在都是输家,但别忘了他们可以从此次收购中获得更多法律专利保护。现在的问题是Google是否会在Android软件和功能方面给予摩托罗拉特殊待遇。如果Google足够公平,那么现有格局不会被打破。否则,全世界的三星和HTC们就要另谋出路了。

  移动运营商。 如果Google和摩托罗拉可以继续压低智能手机的价格,并且运营商可以加速移动数据套餐的普及,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Larry Page围绕手机分销和定价、补贴等方面拿出一揽子颠覆性点子的话,将有可能削弱运营商的影响力。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对运营商来说是一种苦恼。

  你认为谁是赢家和输家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谷歌进军移动市场 势必引发生态系..
下一篇VoX通信公司为Android开发移动VoI..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