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移动PTN覆盖全国 350地市部33.8万端设备
2011-11-08 10:51:04 来源:赛迪网 作者:【
关键词:PTN 城域传送网 MSTP技术
 
2008~2010年,PTN从实验室走向成熟并规模商用,同时PTN已经形成了从上游芯片供应到下游设备制造的成熟产业链;2011年之后,PTN将迎来飞速发展。

  2008~2010年,PTN从实验室走向成熟并规模商用,同时PTN已经形成了从上游芯片供应到下游设备制造的成熟产业链;2011年之后,PTN将迎来飞速发展。

  近日,中移动PTN三期集采终于揭开面纱:烽火通信综合排名第一,华为(微博)、中兴、上海贝尔、爱立信(微博)共同入围,新建PTN网络全部采用烽火的设备,扩容网络则由5家厂商共同承担。

  据中移动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李晗博士介绍:“目前,中国移动(微博)已建设3G基站21.4万,并全部实现分组化。预计明年将实现30万3G基站,今后3~4年之内,中移动将保持每年13万端左右的扩容需求。”

  PTN解决移动三大需求

  在2009年以前,中移动城域传送网主要选用SDH(同步数字体系)/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网络,提供强大的OAM(操作、管理和维护)和保护。

  伴随移动互联网、IMS、LTE等业务的蓬勃发展,大量的视频和数据IP化业务的不断涌现,基于SDH/MSTP的城域传送网面临巨大挑战。首先,业务的多样化、IP化和宽带化要求传送网提升传输效率。大量新IP业务的出现,使得城域传送网由承载2ME1接口和155MSTM-1接口的TDM业务逐渐向承载10M/100M/1000MbFE/GE接口的IP业务转型,以TDM电路交换为内核的传送技术需向以IP分组交换为内核的传送技术演进。

  其次,TD-SCDMA/TD-LTE基站间空口存在精确时钟和时间同步需求。中移动研究院王磊博士介绍:“目前TD系统通过GPS实现基站间时间同步的方式天馈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此外还存在安全性低(GPS是由美国军事部门部署和管控)问题,因此需考虑由城域传送网提供同步信号传送能力。”

  第三,各类基站和各类客户对网络的电信级要求不同。SDH/MSTP技术为所有业务都提供高QoS,不能按照业务优先级区分QoS来满足各类业务的差异化要求,而烽火PTN设备已经可以做到8级QoS队列,完全能满足中移动QoS区分的要求。

  2009年,中移动首次集采PTN,确定采用PTN建设城域分组传送网以满足网络IP化的需求。

  等待更多认可

  据统计,中移动已在全国近350个地市部署了33.8万端PTN设备,为各类基站(2G、TD-SCDMA及未来TD-LTE)提供回传(Backhaul)、为各类客户(主要是重要集团客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综合承载、近期也可为PON等宽带接入网提供城域传送和汇聚。

  不过,中移动目前尚未公布分配具体份额。据消息人士透露:中移动此次集采不会公布具体份额。据悉,早在2010年,中国移动已经基本完成覆盖全国的PTN网络建设,所以本次集采的主要目的是扩容,新建的省份则包括西部几个主要城市。

  2009年至今,中移动一手推动了PTN产业的发展。此外,中国联通(微博)也是PTN的积极推动者,并积极参与PTN的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等工作。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启动了两批商用试点,15个重点一线城市,部署试商用PTN产品1万端。烽火通信光网络产品线技术总监张宾介绍:“中国联通已建成WCDMA基站26.8万个,其中50%以上分布在缺乏固网宽带资源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需要建设PTN城域网。预计不久还将有更大规模的部署。”

  目前,对于采用何种技术实现基站回传,业内仍然存在争论,除中移动外,中电信和中联通仍然没有公布最终的技术方案。但由于目前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已经完善了PTN的标准,因此外界预计运营商的最终技术选择与PTN不会有太多区别。中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也表示:“最简单、便宜、与维护体系兼容的方案是增强3层功能的PTN。”

  国际需求旺盛

  伴随着国内的发展,PTN也在国际多处开花。如沃达丰、Telefonica、Orange、DT、韩国SKT、日本软银SBB等多家大T均部署了PTN商用或实验网络。华为、中兴、阿朗已累计出口PTN设备超过13.76万端。而且,目前尝试使用PTN的国际运营商越来越多。

  然而有机遇的地方,从来都不缺少挑战。PTN是由传输厂商提出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移动回传,实现基站分组化,在2010年就已经形成了从上游芯片供应到下游设备制造的成熟产业链。

  不过移动回传这块蛋糕太大了,HeavyReading近期做出统计:2011年全球实现分组化的基站为52万,2013年预计可达到140万。为了争夺这块市场,由数据通信厂商提出的路由器方案近年来也在加速完善。

  2008年,标准组织IETF从ITU-T的手中争取到了PTN的核心技术MPLS-TP标准的开发主导权,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Y.1731(PTN中最关键的OAM标准)进度的拖延,同时加紧G.8113.2标准(BFD扩展OAM标准,纯路由器方案的主要标准)的制定进程。目前两项标准的进程已经基本持平。

  不过,目前来看,路由器方案要应用于移动回传还需1~2年的时间来简化设备架构。今年12月,两大势力将在ITUSG16会议中就标准问题进行最终商议。李晗表示:“我们希望,这两个标准都能通过,或者都不通过。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PTN在国内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3G手机应用获突破 大唐电信警务通..
下一篇谷歌Galaxy Nexus手机采用恩智浦N..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