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代商场引入移动POS机收银模式,开创国内百货变革支付模式先河。传统支付模式亟待变革,创新需从用户体验出发,探索安全、便捷的业务融合。
现如今,无论是乘坐公交还是超市购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刷卡”、“刷手机”等新兴支付方式。据《北京商报》报道,1月13日,北京当代商城首次引入移动POS机收银模式,成为北京乃至国内百货行业首家变革支付模式的企业。在传统纸币支付已不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的当下,各种新兴支付方式正在兴起,支付模式的变革箭在弦上。改进支付模式,用户体验将成关键所在。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移动收银首现京城:商家系统和银行系统合二为一
据了解,使用新的移动POS机收银后,消费者在专柜选购商品,导购员用手持移动POS机就能电子开票,不需要再手写购物小票;而消费者也能直接刷卡完成购物,避免到收银台排队付款。这既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也杜绝了商场在客流高峰时出现收款能力不足的可能性,一举两得。目前,当代商城118家专柜已全面实现电子开票,其中25家品牌专柜可以接受带有银联标志的各类银行卡的使用,这一试点还将在未来扩大到100至200家。
事实上,移动POS机在餐饮、商场等行业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但传统的POS机只内置了银行本身的结算模块,商家必须人工开票并输入金额后,才能实现刷卡收银。而正在北京试点的移动POS机收银模式则首次实现了商家系统和银行系统的集成,将传统支付流程中“开票”与“刷卡”步骤合二为一。一台POS机既能电子开票也能刷卡转帐,实现商场销售模块与银行支付模块的一体化,进一步整合商家信息。
公众支付观念正在改变: 新兴支付方式成为主流
当前,纸币支付由于携带数额有限、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制约,已不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各种非现金支付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的支付格局。中国银联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境内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6%。我国已基本步入非现金应用国家行列。
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银行、运营商及至商家,都没有停止对于新的支付模式的探索。近年来,网络第三方支付、手机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的支付模式飞速发展。据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到年底已突破1万亿,预计2012年有望达到12000亿元。同时,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8亿元,比2009年增长308%。此外,电话支付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中国银联仅2009年一年,电话支付终端就售出超60万台,全年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分别增长178.6%和120.3%。这还仅仅是通过接入银联系统布放的终端数量,实际上全国电话支付布放终端数早已超过200万台。
支付模式变革箭在弦上: 消费者体验将成核心竞争力
但是,无论是网络第三方支付还是手机移动支付,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支付模式的创新还面临着许多难题。首先是软件兼容性的问题。移动POS机收银将商家系统和银行系统合二为一,但在内置模块上,银行结算模块是固定的,不同商家使用的系统却可能有差别,二者能否完美“合作”有待考验。
其次是易用性问题,尽管当前支付流程在不断简化,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需要操作的步骤仍然比较多,这也令因操作失误导致纠纷的事件屡有发生。怎样让用户通过最简单的操作达成目的将直接决定一种支付模式被消费者认可的程度。
第三则是安全性的问题。事实已经证明刷银行卡消费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移动POS机收银模式的投用,消费者必然将更多的选择刷卡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安全问题值得思考。
反观当代商城引入移动POS机收银模式的行为,该商城董事长金玉华表示,北京服务品牌的打造需要零售企业的创新。具体来说,当代商城对于支付模式的尝试,其核心在于减少消费者购物耗时,以便捷服务提升商场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这种“以人为本”的改革原则同样值得其他行业学习和借鉴。任何一项成功的新技术和创新服务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这既需要有关方面对于技术和服务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完善,也需要从消费者消费习惯上进行培养。因此,从支付模式出发,以服务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行业与行业、业务与业务间的有机融合。针对不同商家的经营特点,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创新更安全、更便捷的支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