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正式启动。“作为无线电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简称"检测中心")既是服务上海无线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周卫东说。
“一体两翼”测试业务全覆盖
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的建设是无线电管理实现由行业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上海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无线电管理服务产业、服务民生、服务安全的能级得到了明显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上海市纳入规范管理的各类无线电台站共有15万余个,应用涉及国计民生各个领域。
新成立的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将打造“一体两翼”的运行架构,以上海无委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为主体,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上海工作站、国家无线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工作站为支撑,全面推进面向国内外的全业务测试能力建设。
周卫东介绍说,“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将立足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结合上海城市特点,积极发挥窗口作用,全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包括欧盟、美国、日本等在内的“一站式”的国内、国际检测/认证服务。此外,检测中心未来还将按照国家授权承担起本市及周边地区无线电产品质量监督测试,履行服务民生、保障安全的重要使命。
目前,检测中心已经初步具备了包括电波暗室、电磁屏蔽室及各类仪表在内的较完善的软硬件体系,测试能力基本覆盖现阶段各类主流通信体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检测领域的权威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及其检测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的建设,通过战略合作不断推动上海市检测人力资源、软硬件布局以及资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2010年9月18日,由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共同推动组建的“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上海工作站”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自此,无线电设备型号核准认证测试,可在上海实现一站式受理,使得上海市涉及无线电技术研发、制造以及相关产品进口在认证周期上较以往节省2/3的时间。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薛永刚说,上海市是各类无线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电子、通信高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有大量的无线电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聚集于此,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和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出国家级检测机构与地方公共服务平台的特色和优势,全面开展无线电产品检测、认证、咨询、技术培训、科研、标准化等业务,为上海市的无线电产业提供国内、国际一体化的检测、认证服务,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促进产业发展。
完善环境助推产业发展
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将立足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国内、国际检测/认证服务。
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和“智慧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无线电管理日益成为城市管理和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成为事关产业、事关民生、事关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要素组成,并逐渐成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说,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将对上海市无线产业的发展起到3个助推作用:一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检测中心的成立对于相关无线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及应用等都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缩短本市无线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商务成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链结构。二是有利于无线电管理工作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导向打造的检测中心将按照开放融合的标准面向所有的产业参与者提供同质化的服务,以此为窗口全面践行行政审批改革的各项承诺,努力实现“最好的服务、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收费”。三是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检测中心通过与上海市产学研用相关单位的合作,将充分发挥上海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要素禀赋优势,增强服务产业的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阚润田对检测中心的发展提出3点建议:一是要继续提升技术能力。结合上海城市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检测技术设施的部署,加强检测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检测工作的规范,全力助推上海乃至区域的产业发展。二是要继续加大产学研用各个环节的整合。除了做好无线电行业管理的技术支撑外,检测中心还要本着开放融合的理念做好产业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应用单位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发挥检测服务在产品研发、制造及工程应用等环节的积极作用,全力助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助推产业集聚,确保应用安全。三是要继续探索公共服务的新模式。按照“部市合作”的总体要求,加快无线电检测作为公共服务的路径探索,推动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助力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