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移动专利战场“万箭齐发” 如何“自保”?
2012-02-15 14:21:44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作者:【
关键词:移动 专利 移动设备
 
对于移动设备开发人员来说,今天的专利(IP)数量已经多到令人眼花了乱了,但真正混乱的,是目前该领域中方兴未艾的专利战争。

  移动领域苹果开启“南蛮入侵”

  对于移动设备开发人员来说,今天的专利(IP)数量已经多到令人眼花了乱了,但真正混乱的,是目前该领域中方兴未艾的专利战 争。电子工程专辑与合作伙伴UBM TechInsights公司,共同针对移动专利领域进行了一项调查,期望能够在苹果、微软、甲骨文等公司以及其他Android相关厂商的激烈战火中,提供一些生存之道。

  这场移动专利战首先在2010年3月2日开打,当时是苹果对HTC提起诉讼,认为这家台湾厂商所生产的Android智能手机侵犯了iPhone专利。从那时候开始,业界陆续发生了多达100件涉及成千上百项专利的诉讼与案件,这些案例牵涉到许多主要的Android合作伙伴,移动专利战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苹果、微软、甲骨文以及几家小型公司已经与谷歌、HTC、摩托罗拉和三星等公司交手过多次法律诉讼。不管是苹果还是微软,这两家公司都尚未直接对上谷歌;不过,甲骨文和谷歌今年准备对簿公堂了。

  亚马逊公司基于Android的Kindle Fire也被战火波及。而其它包括Acer、华硕、戴尔和LG电子等大型的Android公司也无法幸免。诺基亚公司手中则握有更多专利牌还没有打出来。

  战火甚至蔓延至中国深圳两家竞争激烈的电信OEM厂商──华为和中兴,以及中兴和爱立信之间。连柯达、飞利浦和Technicolor等与这一领域似乎关系较远的公司也面临了专利之争。


 

  虽然Android是目前销售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和成长最快的嵌入式平台,但Android系统的未来将是整个移动专利战火的焦点。不过,这一场移动专利战所涉及的层面十分广泛,并不仅止于Android。

  “这关系到整个移动市场的成败,以及相关厂商之间的专利平衡。”UBM TechInsights公司专业服务部副总裁Mike McLean表示。

  “苹果和谷歌公司以其所拥有的较新专利组合,已经对诺基亚、爱立信和其它公司的业务带来了威胁。在此情况下,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专利声明与诉讼。”McLean指出,“这种情况以前在DRAM等电子领域曾经发生过,而今日所涉及的资金更是庞大。”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战,可能还得延续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才能结束。但策略性的小冲突早在2010年12月就开始了,这从美国禁售HTC手机以及在涉及微软、苹果和摩托罗拉的一些关键法庭审理中可见一斑。

  “这么多具有各种不同策略利益的公司发起了如此多的诉讼,这将对整个业界的业务造成深远的影响。”在专利之争刚开始时发布移动专利博客的Florian Mueller表示。Mueller认为,“最后的发展将可能超越法律费用的层面,甚至在某程度上改变市场。”

  由于电子产品的开发逐渐涵盖整个电子系统;一些业界专家们表示,这场专利之争发生的时间,刚好就是业界对于电子元件专利的重点顺序从电路转移到系统之际。

  虽然现阶段还无法预测熟胜熟败,但专家们已经针对如何尽可能地减轻损失方面先提出一些警告。

  避开交叉战火的第一步是理解参战方的策略。

  移动专利战场“万箭齐发”

  在最近上市的乔布斯传记中,Walter Isaacson引用了这位前苹果公司CEO在首次HTC诉讼案之后所说的话,他说他将要“毁灭Android,因为这是一个偷来的产品,我将对此发起大规模的核 战 争。”

  事实上,所有的迹象均显示,苹果公司并不会将其最看重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专利授权给任何厂商。苹果的策略是尽可能长时间地将竞争者排除在市场之外。至此,该公司已暂时取得了较早但狭义的胜利,至少让三星公司的一些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暂时无法进入澳洲、德国和荷兰市场。

  至今,苹果已经在多个寻求法院禁令和禁止进口的诉讼案中打出大约36项专利牌。“这就像一位教练试图组合出能够赢得胜利的最强大阵容。”Mueller表示,“一旦他们发现这种组合奏效,他们将会迅速利用这些专利猛烈攻击所有Android合作伙伴。”

  不过,千万不要因为乔布斯不久前过逝后,会让苹果公司放缓乘胜追击的脚步。“苹果公司除非以专利牵制Android的发展态势,否则就无法持续保持赢利,最终还可能被边缘化。”Mueller指出。 


图:混乱的专利局面

  微软公司采取了相反策略。该公司同意与所有主要的Android公司进行授权交易,并在免费的操作系统上建立一项虚拟税,目的在于为自己增加高达4亿美元的收入来源,Goldman Sachs在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中估计。

22222在去年10月底,微软公司透露已经与半数以上的Android公司签署了授权协议,其中包括HTC、三星以及制造全球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许多台湾主要ODM厂商。据传微软从每台Android设备中获取约5美元的费用。

  而数据库巨擘甲骨文公司则控诉谷歌侵犯其经由收购Sun Microsystems所取得的Java专利。甲骨文公司希望迫使谷歌放弃Android的Dalvik虚拟机,因为甲骨文认为Dalvik虚拟机与Java虚拟机不相容,可能会破坏Java市场的完整性。日前甲骨文公司CEO Larry Ellison和谷歌公司CEO Larry Page两人展开谈判,但却未能达成协议,因此这场争论还会延续到今年才会有结果。

  Android合作伙伴似乎都各自为政,每家公司都竭尽所能的试图收购并声明各种专利。谷歌就是最大的买家,以125亿美元买下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最主要就在于取得该公司的专利组合。

  UBM TechInsights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摩托罗拉公司总共有12,901项有效专利,其中包括7,909项美国专利以及2,315项申请中的专利。最大的部份——4,429项专利广泛用于通讯领域。此外,在定位服务、电源管理、用户介面和数据压缩等热门领域中,还有大约80项大多是未声明的专利,更是整个专利组合中最可贵的,该报告作者、UBM TechInsights公司系统分析部门经理Nick Sherstyuk表示,“我认为摩托罗拉公司还未发挥其专利组合的全部能量。”

  “但这并不能解决谷歌的所有问题,”McLean认为,不过,“可为谷歌带来更多且更自主的决定与运作空间。”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堡垒,谷歌也从IBM处收购了2,000项专利,但却未能有效阻止许多原有的北电专利流失,这些专利后来被苹果和微软等公司以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与此同时,Mueller表示“一直对谷歌打算利用摩托罗拉专利保护Android的能力存疑。苹果和微软一年前就确定摩托罗拉是他们打算攻击的目标;就连摩托罗拉都几乎无法自保了。”

  谷歌吸引了英特尔成为其合作伙伴,但在其收购北电专利方面的失败却未能得到任何Android合作伙伴的谅解。“他们似乎无法形成统一阵线,而且我对于HTC、摩托罗拉和三星发表专利声明方面一点印象都没有。”Mueller表示,“他们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三星公司估计约有28,000项专利组合,包括可能是Android阵营中仅次于摩托罗拉的最强大专利。

  Android如何获得“闪”或“无懈可击”?

  保护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接受你的弱点。

  “谷歌并未为你厘清IP的权利。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不仅针对Android来说是如此,这个原则也几乎适用于每一种操作平台。”Mueller表示。因此,从苹果(如果你有办法的话)、微软和其它公司获得授权的意义重大,就算是这些授权的代价可能会高达所涵盖设备收入的15%。

  “你必须认清Android也不是免费的,它还包括了IP成本。”纽约Hamilton IP Ventures公司负责人Lewis Zaretzki指出。“而且这个成本可能相当可观,它可能会是你在损益表中最大的成本之一。”他补充道,并警告厂商应该基于技术而非成本的理由而选用Android平台。

  现在HTC的成本很大一部份就与其不断增加的专利组合有关,Zaretzki指出,这从HTC公司的财报中就可以发现。

  你也可以与所能找到或买到的任何专利抗争。最有价值的事是了解你的竞争对手的最大营收来源。以苹果公司来看,可以考虑的是蜂窝技术;以微软来看,则可以考虑Windows。


 

  “我觉得不一定要寻求大笔的交易,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步枪射击’(rifleshot)法更可靠。”McLean建议,“例如,iPhone手机比HTC手机更赚钱,因此在苹果手机上偶然发现一个HTC专利可能比在HTC上找到一个苹果专利更有用。”

  拥有强大移动专利组合的供应商——如高通(Qualcomm)和德州仪器——将有助于保护你免于诉讼攻击,Zaretzki表示。OEM厂商也可以专注于一些对于专利法观念较薄弱以及强制措施较不严格的广大市场来保护自己,如巴西、中国和印度。

  近年来该领域已经有几家保护组织成立,以保护公司成员免于IP的威胁。这些组织包括Allied Security Trust与RPX等公司。

  但开发人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例如,这一市场的一家先驱厂商──高智发明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据称由于专利费用上涨等种种因素,该公司自身都已难保。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安全编码标准缺失 移动应用将走向..
下一篇浙江移动提升IMS网络安全性 助力L..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