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奇虎360介入移动互联网面临挑战
2012-05-18 13:55:51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
关键词:奇虎 移动互联网
 
近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微博)宣布与华为推出360定制手机之后,奇虎360 (NYSE:QIHU)股价大跌10%,至19美元。

  近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微博)宣布与华为推出360定制手机之后,奇虎360 (NYSE:QIHU)股价大跌10%,至19美元。

  周鸿祎称, 360的特供智能机并不打算靠硬件赚一次性的钱,而是与360在杀毒软件行业的“免费”模式类似,由合作的终端厂商提供“零利润”或者“接近成本价”的定制手机,通过奇虎360的渠道直接供给用户,再通过增值服务转化为收入,把这部分收入与手机厂商进行分成。例如,在特供手机里内置360的一系列移动应用,如手机浏览器、移动安全产品做基础,并在移动搜索、移动广告、手机游戏等方面带来新的变现机会,反哺硬件。

  靠软件赚钱很难

  对于360希望通过流量转化为其他收入来补贴硬件成本损失的盈利模式,业界表示出担忧。易观国际(微博)分析师王颖认为,即使硬件做出了销量,能不能靠软件挣钱很难说。以苹果为例,尽管应用商店汇集全球最好的应用,并与开发者分成,但比起iPhone、iPad等硬件产品的收入,来自应用商店带给苹果的利润少得可怜。

  来自互联网分析师称,奇虎360宣布零利润推出手机,想以运营商的思路做手机,但面临两大问题。一、运营商跟手机是强关系,电话短信与流量费用可以支持运营商的补贴,而360跟手机是弱关系,只是手机应用开发商,在业务和品牌上关联度都不够密切。二、成本压力,对于一款终端产品来说,会卖1000万部的级别才会有影响力,而对1000万部手机进行补贴,即使每部手机补贴100元,也是10亿元。

  咨询机构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称,目前除小米外,阿里、百度(微博)、360等手机都选择与硬件品牌合作的模式,渠道、品质等问题可依靠对方解决,但这相当于把自己的品质、渠道、售后主导权交给了别人,一旦出问题,对自身品牌造成影响,必须担当这方面的风险与责任。

  洪波认为360的模式存在风险:做流量批发商,需要有百度这样的流量零售商存在,直销给广告主,前提是如同PC时代一样对用户有绝对影响力。洪波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发生变化,周的努力不一定能成为现实。

  这样,对硬件补贴最终只是便宜了用户,并无法获得用户流量,也不能获得商业价值。现在刷机十分方便,“用户定义终端”,是智能手机不同于PC时代的革命性变化。

  华为功能机型并不适应360需求

  华为、360的“闪婚”被手机与互联网行业广泛关注,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手机厂商终于坚持不住渠道的高成本,寻求解脱困局之法。

  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微博)在GMIC大会上说,华为“荣耀”系列智能手机虽然更追求盈利,但由于社会渠道和运营商渠道耗资巨大,盈利状况不佳,甚至不如不靠硬件赚钱的小米。

  无独有偶,360正愁在移动互联网寻找切入点,近期周鸿祎宣布将与国内手机厂商合作,零利润卖手机,此消息一出即得到了华为证实。业内猜测,华为高端机型p1与荣耀可能性最大,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华为的功能机型并不适应360的需求。

  据接近华为的人士透露,与360并无战略层面的合作基础,高端产品p1华为不太可能拿出来交由360决定生死。业内分析,失去性价比优势的荣耀到变成了华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此时360愿意接盘正合华为处境。

  同时,对于360来说,周鸿祎急于找到一款性能不错,并未退市的智能手机产品,内置360应用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互联网分析师认为,“眼看盛大将要推出自身研发的1199元手机,周鸿祎在口信等移动互联网产品上战不过微信、米聊,又没时间研发手机的前提下,如果再被动等下去,将很难突破移动互联网入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加拿大银行业发布移动支付业务开..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市场飞速发展 旅游类应..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