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工信部出台新政剑指手机恶意软件
2012-06-07 13:17: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键词:工信部 手机 恶意软件
 
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规定申请进网许可的移动智能终端不得预置含有恶意代码或者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用户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

  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规定申请进网许可的移动智能终端不得预置含有恶意代码或者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用户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

  自从智能手机诞生以来,运行在手机终端内的这些恶意代码软件已成为用户深恶痛绝的一大顽疾。

  “张先生购买了一台‘高性能’手机,插上话卡后话费就被自动扣减,更换其他话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经了解,原来该手机被恶意装上了自动扣费软件。”不久前,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其官方微博“广州工商”上提醒公众当心山寨手机扣费陷阱。

  央视报道披露,截至今年3月10日,我国已有超过21万部手机被内置了暗扣用户话费的恶意代码。据了解,很多手机内置自动扣费软件,每次扣除一两元,每月一次,用户很难发觉。但由于用户基数庞大,每个月的非法所得十分惊人。其中,大名鼎鼎的“安卓吸费王”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该恶意插件已被植入到近千款APP应用中,单月吸费就达上百万元。在此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某些不法手机服务商甚至充当了这些恶意扣费软件的“帮凶”。

  此外,这些恶意代码也可能被用来收集个人隐私。去年9月,美国媒体曾曝光苹果、三星、HTC、诺基亚等多家手机厂商在手机上安装后门软件。该软件可追踪到手机的每一项操作,包括每一次按键和每一条短信的内容以及用户所处的位置信息,并将数据源源不断地传递到运营商那里。今年2月,又有媒体曝光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使得别有用心的公司很容易就搜集到用户浏览器状态、地理位置、甚至姓名等信息,并出售给广告商。

  《通知》还要求,获得进网许可证后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发生较大功能变化或者新增预置应用软件的,生产企业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不难想象,对于那些正忙着“玩跨界”的国内互联网大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自从雷军揣着自家的小米手机在国内风光一时之后,互联网企业做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企业通过与传统手机制造商联手,由后者提供硬件,而在软件方面通过深度定制操作系统和预置应用软件推出自有品牌手机,借此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例如,小米手机主推MIUI和米聊,阿里云和百度手机发展云应用,盛大手机捆绑“切客”和“书城”,奇虎360手机注重移动安全。这些大佬的商业思路很明确:卖硬件只是赔本赚吆喝,“应用+服务”所带来的流量及利益才是他们所看重的。

  业界普遍认为,工信部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具有积极意义。相关部门借此可以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制定违规惩罚标准,威慑相关企业,强化其自我约束力,以保障用户权益。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担忧:“只要涉及到用户安装或运行软件的操作,都会或多或少产生隐私的泄露。在实际生活中,流量、扣费等方面可以通过量化指标来判断,但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还是要靠手机应用开发商的自觉。”

  据悉,此次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30日。如有意见和建议,可以书面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工信部电信管理局。

  推荐理由: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兴起,智能手机已成为大众办公娱乐不可或缺的设备。谷歌中国去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地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进入全球前五,拥有智能手机一年以上的人数比例则为亚太地区最高。

  所谓智能手机,是指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程序的高性能手机。也正是因为这种高性能,使得恶意代码程序得以在智能手机上横行,并由此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此次工信部出台的《通知》在政策层面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民众更期待的是,下一步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在恶意软件的认定以及惩罚措施等方面的后续动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谷歌收购移动办公程序开发商Quick..
下一篇移动支付国标有望年内发布 NFC将..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