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银联为主导标准移动支付突围 互不越雷池成前提
2012-06-25 09:22: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曾航 【
关键词:移动支付 银联 谷歌
 
6月21日,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在上海宣布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约定在产品研发、技术标准、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和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亲自出席会议。

  6月21日,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在上海宣布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约定在产品研发、技术标准、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和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亲自出席会议。

  市场普遍认为,这标志移动和银联旷日持久的标准之争终于有阶段性进展。此前,银联主推的13.56MHZ标准和移动主推的2.4GHZ标准曾争执不休,而本次合作后,银联主推的13.56MHZ将事实上成为移动支付主导标准。

  但不久前的一次公开场合,国家金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曾表示:移动支付国家标准要尽量统一,但并不唯一。这句耐人寻味的话,被业内普遍解读为两种标准仍将共存。“就好像在3G网络中,有WCDMA标准,也有TD标准。” 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金融信息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晖表示。

  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内,2.4G标准仍将存在。如中国移动和国民技术(300077)在深圳推广的“手机深圳通”支付项目,目前已拥有60万用户,国民技术方面答复本报,预计年内形成100万用户问题不大。

  互不侵犯对方既得利益

  在此前一天于上海举办的GSMA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谈到移动支付时抛出了自己的立场,他表示:移动需要和金融机构合作,但是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双方各自的既得利益”,即移动不去进入金融机构地盘,金融机构也不要进入移动领域,双方可以共同开拓新的业务。

  奚国华的讲话,似乎为本次移动银联合作定下基调。长期帮助运营商制定手机支付规划的野村综研主任研究员陶旭骏表示,本次移动和银联两大巨头放下身段合作,是非常明智的做法。此前双方互不合作、互相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大大阻碍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

  在此之前,不管是移动还是银联,都互相在对方的“势力范围”上攻城略地,造成对方的不安。但事实上,双方都没有能力完全把整条产业链从上到下通吃——移动对POS机的掌控能力远不及银联,而银联对手机的控制力和移动不可相提并论。

  中国移动目前拥有近7亿用户,占国内移动通信市场近70%份额,而银联则在商户POS机网络中拥有绝对优势,POS机终端总数已达60多万台。

  中国移动的董事长奚国华在6月20日于上海举办的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表示,采用SIM卡更换方式实现手机支付是对运营商成本最小的方案——这种方案好处是用户不需更换手机,只需更换SIM卡即可完成支付,这极大降低了中移动推广手机支付的阻力。

  陶旭骏指出,从日本市场情况看,当时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在2004年率先推出“手机钱包”业务,其初衷正是要留住用户,而不是想着借此去赚钱,让人认为中国移动此举有着相似的目的。

  目前中国移动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在3G市场上,中国移动正遭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大举夹击,高端用户流失严重,移动也需要一个新的领域突破来降低自己的离网率,这或许是中移动肯与银联展开合作的重要动因。

  当手机中普及了NFC的功能,不仅仅可以用来移动支付,还可以实现门禁通过、身份识别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把公交卡、社保卡、理发卡等各种卡片集中到手机上来,大大增强用户对手机的黏性,是运营商提升自己竞争实力的重要方式。

  普及之路仍然漫长

  “尽管本次银联和移动合作,但中国的近场支付要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评论道。目前手机近场支付在全世界的推广并不顺利,全球只有日本、韩国等少数地区大面积普及。

  在对全球有着重要示范意义的美国市场,NFC迟迟打不开局面,业内普遍认为,这不是技术问题,本质上是NFC涉及的利益环节过多,各方利益冲突无法解决而导致NFC迟迟无法推进。

  从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及美国市场的失败教训看,做手机支付必须在短期内大面积上马,即POS机、NFC手机同时大面积普及,缺一不可,否则很容易影响产业链中的一方的参与积极性。

  陶旭骏指出,当时日本推广手机支付时,由运营商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自己的定制手机发行了大批带有支付芯片的手机,而日本的小额支付卡公司Edy和Suica等又在商铺铺设了大批可以读取手机支付的POS机设备,从而在一到两年内就使手机支付在日本大面积普及,而2年刚好是一次手机的大换机潮。

  相比之下,谷歌在美国推广谷歌钱包时,只借助万事达卡的网络铺设大批可以刷手机的商铺的POS机,却因为无法得到运营商支持,从而无法对手机终端进行有效控制,推出足够多的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导致用户太少,最终使这一项目失败。

  “移动支付能否在中国推起来,归根结底还要看使用场景问题,看老百姓是否能接受这种支付方式。”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表示。在美国,谷歌钱包的移动支付推广就不顺利,因为相当一部分使用场景是在商场进行大额支付,这很难对已经在美国根深蒂固的信用卡支付构成替代。

  因此移动支付要发展起来,还需要开发更好的商业模式,例如和手机优惠券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吸引用户加入使用。

  从国外先进经验来看,带有NFC功能的手机中还可以集成交通卡、社保卡、商城会员卡、打折卡等多种功能,这将大大提升用户对手机的黏性,中国移动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Facebook推移动应用及手机 全面布..
下一篇中兴拟规模销售提升利润 下半年推..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