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央行发放第三批61家支付牌照过去6个多月后,第四批支付牌照也正式发放,并且数量“来势凶猛”。6月底,央行公布了2012年第四批支付牌照名单,包括苏宁易付宝在内的95家企业获得牌照。
业内认为,随着新一批牌照的发放,移动支付将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第三方支付已经被互联网大佬们视为必争之地。
支付牌照导致行业细分
本次支付牌照所覆盖业务范围主要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及移动电话支付。
一位来自第三方研究机构的人士表示,第一批获得牌照的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主要以从事全国的支付业务为主,第二批和第三批主要以从事地方业务为主,获得预付费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企业占比较多。
而第四批95家主要以区域范围内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为主。“支付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确定,监管部门对全国性支付业务的牌照发放将非常严格。”该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前三批央行共向101家企业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及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POS收单、货币汇兑、固定电话支付等7大业务类型。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共有约140多家企业递交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申请。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新一批牌照发放,支付领域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尤其是在收单领域,从政策上看已经收紧,此次牌照发放中,包括随行付等在内的全国范围内收单牌照仅增4家。
而在未来,支付牌照的意义更多是入行的一个门槛,虽然目前牌照发放数量增多,但是,也并没有引起行业大规模的洗牌,主要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均各自向细分的领域发展。
苏宁易付宝 国内首家拥有支付牌照的B2C企业
在这95家企业中,苏宁易购此次榜上有名,其将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支付牌照的B2C企业,而在国内排名前十位的一线B2C企业中,目前都依赖于银联、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业内人士称,苏宁易付宝获批牌照成功,除了能带来更加充裕的资金流之外,其中庞大的会员信息库,为苏宁易购研究网络消费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创造了条件。同时,苏宁易付宝还可以向其他社会企业和电商平台开放,成为网站又一个营利新渠道,而且是重要的营利渠道。
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支付行业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已成为众商家必争之地。
互联网企业进入“卡位战”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盛大、网易等互联网企业均已经获得了支付牌照。
以6月28日刚刚获得牌照的网易宝为例,去年1月13日,网易的支付工具网易宝就推出微支付功能,再加上此前与八家银行达成的信用卡快捷支付协议,网易的支付工具正式走上台面。
不过,新浪推出的新付通、百度旗下的百付宝均未在第四批牌照之列。
相关资料显示,新付通早在2007年就已上线,但这款产品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随着新浪微博商业化的进程,新付通能否获得牌照也备受外界关注。
目前,新浪微博已接入了大量第三方应用,希望将数亿用户资源和应用实现变现的机会,促使其成为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娱乐消费的一大入口。
易观国际张萌表示,互联网企业依然在抢夺市场,比如移动支付领域就是焦点之一,如支付宝试水条码支付、快钱开发“快+”平台、财付通的手机客户端和 “乐刷”产品等。这些企业加快推进移动支付市场跑马圈地,很可能改写PC互联网支付太稳定的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