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联通PON集采价格博弈全面升级
2013-06-28 14:53:56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联通 中国电信 运营商 价格上涨
 
5月份,中国联通启动了2013年宽带接入网PON设备集采,此次集采内容主要涉及PON ONU终端设备,其中涵盖了EPON、GPON两大类共10种端口类型终端产品。近日,有消息透露中国联通PON集采已暂停,同时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厂商设备报价一反常态,出现涨价迹象,中国联通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亦再度升级。

  5月份,中国联通启动了2013年宽带接入网PON设备集采,此次集采内容主要涉及PON ONU终端设备,其中涵盖了EPON、GPON两大类共10种端口类型终端产品。近日,有消息透露中国联通PON集采已暂停,同时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厂商设备报价一反常态,出现涨价迹象,中国联通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亦再度升级。

  近年来,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主导的FTTx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两家运营商大力推动PON设备的现网应用,历次集采规模之大令产业上下游为之兴奋,同时厂商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集采机制之下,运营商要求投标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厂商利润也被不断压缩。经过近5年的连续集采,PON设备价格已基本没有下降空间,而市场规模效应逐渐减弱,在此之下的价格上涨也属意料之中。

  全球PON产业发展已现颓势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引领着全球FTTx产业的发展,国内运营商在FTTx接入模式上的大力部署有效推动了全球FTTx市场的快速扩大。来自OVUM的咨询报告显示,2011年~2012年,全球PON设备市场的营收总额正在下降,其中PON OLT出货量下降尤为显著,PON ONU/ONT的出货量仍有一定增长,同时OVUM预测,未来几年PON OLT的出货量会进一步下降,预计到2018年,其出货量将由现在的4100万端锐减至1300万端。整体市场发展走势的下行,也让PON上下游厂商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

  从国内运营商的布局来看,宽带网络建设仍是PON设备大量部署的重要机遇,然而宽带中国战略迟迟未出台,运营商的投资回报率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2012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在FTTx方面的投入已经放缓,国内FTTx产业发展也陷入低谷期。近年来,两大运营商在PON设备的集采规模逐年增长,中国联通集采规模最高达到2500万线,中国电信去年也集采2100万线PON设备,连年的大规模集采已经促使国内现网需求趋于饱和,后续的集采规模也将随之减少。

  结合全球PON产业的发展走势来看,PON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下降,PON设备的市场规模效应也逐步减弱,与此对应的是, PON产业上下游厂商所面临的的价格压力有增无减,PON设备的价格仍在继续下行,低迷的市场环境迫使设备商寻求转变。
  产业恶性竞争不断加剧

  历年的PON集采都是各系统设备商血拼的重要节点,巨大的市场规模促使各家厂商施展浑身解数抢占份额,价格战已成家常便饭。持续近5年的PON集采中,各家厂商在价格方面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1元PON口”、“赔本赚吆喝”等事件连续不断,虽然历年来整个业界都在呼吁PON市场的理性竞争,然而在巨大的市场蛋糕之下,部分厂商激进的市场策略依然让整个PON集采阴霾笼罩,市场竞争秩序也在不断恶化。

  长期以来,国内运营商的集采中,低价中标是对历次集采结果的典型写照,国内运营商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技术标的得分被不断淡化,而很多厂商长期以来一直奉行先抢份额,通过后续扩容、维护来获取利润的市场策略,跑马圈地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不断加大,然而持续降价却成为惟一选择,理性竞争无从谈起。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2012年多数厂商利润的大幅下滑,各厂商的市场策略也发生一定转变,转而倾向于利润层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规模集采下的低价恶性竞争,一些厂商在设备报价阶段,也不再一味低价竞标,整个市场竞争开始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国内一些运营商的集采中也开始不再过度关注价格,这也为厂商的良性竞争开了个好头。

  此次联通的PON设备集采中,厂商不再一味降价,这将有效推动整个产业竞争环境走向理性。

  买方垄断格局难破

  在国内运营商的集采机制之下,运营商占据绝对主导权。一位厂商专家也向记者明确表示,国内的集采一直处于买方垄断的局面,在这种集采机制之下,厂商的话语权非常有限,甚至如不按规则出牌,将直接被踢出局。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厂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亦犹如蚍蜉撼大树,难动分毫。

  从国内的现有机制下,如何确保一个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依然是当下的发展关键,过去厂商为了市场份额大肆血拼,如今出现“联合涨价”的迹象,也是在恶劣环境下求生的无奈之举,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运营商集采制度的监督,依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从而保障良性的市场发展环境。

  在买方垄断格局无法打破的背景下,相关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监管已成为厂商求生的最后一个稻草。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移动称TD-LTE手机以双待机为主
下一篇大唐移动创新提升实力 持续领跑TD..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