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G业务的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融合于社会生活和产业的各个环节,其用户与业务规模均呈现爆炸式增长势头。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无线城市”业务,作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第五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无线城市”建设已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领先一步,成为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厦门模式”产生集群效应
早在2008年9月8日,由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与深圳融创天下公司联合建设的全国首个基于TD-SCDMA技术的“无线城市”正式开通,标志着TD“无线城市”从“概念”到“应用”的落地,也由此拉开了中国“无线城市”建设的序幕。
在“厦门模式”的推动下,全国各地都加大了“无线城市”的发展步伐,福建省在这方面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在2010年全面启动实施了构建福建“无线城市群”的“136计划”,加快福建省各地“无线城市”的建设步伐,通过全面覆盖TD信号的城际高铁密集网络连接,实现“无线城市”从孤岛式向集群式跨越,从分散型向聚合型跨越,初步形成无线城市群规模化效应。
2011年1月6日,“福建无线城市群启动仪式”在厦门举行,标志着福建在全国第一个建成省级“无线城市群”, 这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继在厦门建成全球首个TD“无线城市”后,全力推动TD创新运营的又一重大成果。福建“无线城市群”的建成开通,不仅标志着福建在全国第一个建成省级“无线城市群”,也大大推进了全国“无线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商业模式决定成败
由于“无线城市”的成功运营,有效聚合了多种产业元素,极大地带动相关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无线城市”产业链,为拉动内需,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转型、城市管理,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产业链中涌现出了一些产业黑马,他们正借助“无线城市”快速发展的东风,以“跑马圈地”的方式快速积累实力,逐步在产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厦门“无线城市”项目中,融创天下不仅提供了核心的技术平台,还提供了“无线城市”战略策划、应用业务运营策划、内容集成、核心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与维护、全系列产品与服务保障,由此积累了丰富的“无线城市”系统规划建设与运营经验。
之所以能够在“无线城市”领域取得不凡的成绩,融创天下总裁江小军表示,商业模式决定着“无线城市”的成败。融创天下推动的商业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单位,电信运营商为承建商,融创天下提供技术及平台支撑服务,共同承担“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的风险,然后由政府购买相关服务应用,电信运营商向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有偿提供各类综合信息服务,合作双方按照约定进行业务分成。实践表明,这个商业模式可以实现多方共享、共赢。
有了清晰的商业模式作为基础,继厦门和福建后,融创天下又成功拿下了广东、吉林、山西、河南、广州、东莞等省市的“无线城市”建设项目,另有10多个省市项目已展开洽谈。此外,融创天下还有雄心勃勃的“无线城市发展计划”——在未来3年,形成“10+10”“无线城市”业务规模,即从2011年至2013年,在全国布局10个主流一线城市和10个省级市场的“无线城市”项目,覆盖高价值区域,形成“无线城市”业务发展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