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中国网(voipchina.cn)10月25日消息,近几年,互联网行业里面被炒得火热的除了大数据之外,就是各互联网巨头进军金融业的消息。无论是光大银行的“定存宝”,还是支付宝的“余额宝”,又或是百度将要发布的“百发”,它们都预示着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开启。
互联网巨头对于涉足金融领域对于普通社会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它使得我们能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在线获得各种金融信息,并进行交易,如购买保险、各种理财产品、在网上申请小额贷款等等业务。
但这些业务在便捷民众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蚕食”传统银行的业务,以“余额宝”为例。从6月13日上线,到10月16日截止,“余额宝”开户用户超过1600万,货币基金累计申购超过1300亿,它已成为中国最大公募基金和货币基金。“余额宝”较高的收益率使它的吸金能力变得异常强大,1300亿的基金也就意味着1300亿的“余额”从银行的里面“飞走”。
为什么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如此的受到欢迎呢?仍以“余额宝”为例,我们认为,相比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它的优势主要在:
1、投资门槛低,一块钱也能投资。网络运营理财产品几乎算是无成本运作,所以也就不限制投资人的投资门槛,这样就能通过积少成多来实现收益;而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在这一点上面是不能实现的;
2、操作便捷性:(1)每天能看到账户收益;(2)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账户里面的钱能用来网络购物、购买理财产品、转账。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小功能,实际上在传统银行里面也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不能用已经购买的基金的钱,随时的转出来做其他的用途,这个人性化的亲民功能的开发,实际上照顾了大批的小额投资者的想法。
3、较高的收益,年化收益率达到7%,比银行活期存款利息收益高。互联网公司对数据挖掘的优势让他们能更多的掌握信息,提前发现市场的变化,实现更好的投资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
当然目前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产品较少,对于银行业的冲击并不明显,但随着今后民众的金融理财知识的不断增长,理财观念不断开放,社会生活的互联网化程度不断加深,他们必然会更多的考虑选择类似“余额宝”这样购买方便、收益好、几乎无风险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传统银行将何去何从?这个时刻还远吗?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显然并没有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时间。意识和速度决定着未来的生死。支付宝的“余额宝”和百度的“百发”已经赤裸裸的告诉我们:互联网金融进程加快,传统银行的生存基础已受到威胁,互联网金融才是未来金融业的领地。
传统银行应该赶快行动起来,加快布局互联网。
那么,传统银行又究竟应该怎样实现互联网时代的“触网”呢?
要实现“触网”,我们应该先来分析一下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相比的优势。
第一,民众对传统银行的信任度普遍较高。传统银行以其专业、权威的形象展示在民众面前,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会使用电脑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操作,他们也不相信这些便捷的网络工具,在办理相关的业务时,仍旧到营业网点去办理。不过,未来的客户主体终将是目前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生活互联网化是也是大势所趋,传统银行需要看到这个变化趋势。
第二,传统银行在金融方面有着成熟的运营模式和丰富的行业运营经验。传统的银行在中国运作时间长,比起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事物也相对成熟、可靠,所以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属于业务升级和发展,改进阻力小,发展潜力大。
第三,国家目前仍未完全放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已对250家公司发放了“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即第三方支付)的牌照,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政策支持,甚至受到某些限制,就如“余额宝”刚推出的时候,证监会就称其业务违规,要求支付宝进行备案。而如果由传统有资质的银行来开发类似产品,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以,传统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抓住政策环境的利好机会,快速布局互联网,以便在未来的金融“战争”中抢占制高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积极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中心,银行应该积极的投身进来,利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进行品牌的宣传、客户的维护和产品的销售。现在国内多家银行都已在各大微博平台上开设了官方微博,利用微信的公共平台开展微信银行。这些银行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进行业务宣传,随时保持与客户的沟通,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服务,并及时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行服务的提升和产品的改进。如招商银行、招行信用卡、招行i理财等微博,招商银行、招行信用卡中心等微信银行纷纷上线,且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关注,既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又节省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开发合适的产品。互联网产品和传统银行开发的金融产品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结合自身银行的特点,开发适合互联网销售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光大银行的“定存宝”就是光大银行通过支付宝接受客户的委托,将客户支付宝中的闲置资金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一定比例的转存,让客户获得更高的利息回报的金融理财服务。
第三,构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支撑体系。互联网金融业务,并不仅仅是在网上进行宣传、开发适合的网络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一套合适于互联网金融的组织体系,这样才能有对互联网发展的敏感触角,有对互联网形式的应对机制,才能真正的适应互联网。比如广发银行于近日成了“网络金融部”,专门致力于推动基于互联网技术和领域的“广发云营销”,并联手阿里巴巴打造网上营业厅。
第四,整合外部优势资源。传统银行在金融方面的运营经验和模式相对成熟,而互联网企业在网络客户数据分析和客户需求挖掘方面又非常深入。想要做好未来的金融,必然要求两者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才能达到取长补短,达到银行、互联网、客户的 “三赢”。
相信通过转变运营理念,快速布局互联网,传统银行业一定能够转危为机,在未来的金融市场占领新的制高点,获得市场先机,发掘新的 “金矿”,遨游于互联网金融的蓝海之中。
(本站原创,厂商供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敬请注明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