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手环也能刷单了 银联加速布局移动支付
2015-05-28 16:58:48 来源:每日经济 作者:【
关键词:移动支付
 
近日刚宣布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很快又与相关单位合作推出国内首款穿戴式移动支付产品,在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即将在6月1日开放之际,中国银联动作频频。

  近日刚宣布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很快又与相关单位合作推出国内首款穿戴式移动支付产品,在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即将在6月1日开放之际,中国银联动作频频。

  手环也能刷单了 银联加速布局移动支付

  昨日(5月27日),中国银联携手兴业银行、咕咚公司,共同宣布推出国内首款可穿戴的移动支付产品——具备银联移动支付功能的咕咚手环,该手环支持NFC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该手环加载具备NFC功能的金融级安全芯片,从而实现闪付功能,绕开了电信运营商,而在硬件载体上也突破了单一手机载体的限制。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乘着AppleWatch带来的穿戴式风潮,相比手机支付,穿戴式更加方便,刷手环时不要需要拿手机就可以支付,这种产品可提升闪付的体验。因此,该产品面世对推广NFC意义重大。

  银联抢占可穿戴支付高地

  3月10日,苹果在美国旧金山召开2015年春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智能手表AppleWatch,分为运动、标准、定制三版。AppleWatch可穿戴式智能手表内置NFC芯片,由此,AppleWatch可以成为佩戴者的专属密钥,更能帮助佩戴者完成多种任务,比如移动支付、设备配对等。

  此时,银联携手各方发布可穿戴移动支付产品,有点抢占市场的意味,虽然产品价格暂未公布,但普遍预期比iWatch低很多。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手环除具有传统运动手环的功能外,还加载了符合银联标准的安全金融芯片,持卡人可通过咕咚APP等途径进行空中写卡、查询、圈存等账户管理,并可通过NFC进行支付交易。用户只要佩戴这款手环,就可在全国带有“闪付(QuickPass)”标识的530万台机具上轻松消费支付,可用范围包括商场、地铁、便利店等。

  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各类智能软硬件正在开启人们的智能生活。中国银联联合相关各方,设计了智能硬件加载金融应用的解决方案,确保支付安全的同时,实现智能硬件的线上线下广泛应用,而可穿戴支付产品的推出,开启了银联移动支付应用的新领域。

  此前,国内移动支付主要聚焦于手机支付,随着上述可穿戴移动支付产品的推出,也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昨天的发布会上,兴业银行也透露,现已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可穿戴移动支付信用卡,未来将以手环形式与“兴动力”信用卡配套使用。“兴动力”信用卡也可以通过“积分+”计划,让用户的运动卡路里能兑换信用卡积分。

  突破单一手机载体限制

  一位银联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手环因加载具备NFC功能的金融级安全芯片,实现了闪付功能,同时也不需要电信运营商的支持。

  据介绍,对于不同的运营商和银行推出的NFC支付应用,中国银联也持开放态度,所有银联“闪付”终端都能支持NFC支付。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副总经理蒋海俭此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联作为卡组织,与运营商、运营商的支付公司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银联支持包括NFC-SIM、NFC全终端手机、NFC-SD在内的多种NFC支付工具的推广应用,NFC手机已越来越普及,产业链的互相合作和市场推广是NFC支付推广的关键。”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移动支付产品不需要运营商支持的有很多,现在运营商还没去做穿戴式NFC产品,此款产品与运营商的NFC支付不冲突,实际上在推广NFC过程中,运营商能起到引导作用。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银联也在突破单一的卡载体和手机载体,此次推出手环产品对于推广NFC意义重大。苹果也会进入中国推广ApplePay支付服务,苹果的动作对NFC市场影响同样巨大。

  据了解,为了确保安全,银联和银行做了许多安全措施,如在手环中放入存储银行卡信息的专用安全芯片,与手环的运动芯片形成物理隔离,增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通过多重加密程序,确保手环与手机间可安全地通过蓝牙传输金融数据;手环的NFC天线经过特别设计,只在2~3厘米内产生效力,短距离通讯有利于降低卡片盗刷风险等。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移动发布全球首个物联网专用..
下一篇中电信翼支付交易额年内目标6000亿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