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云南怒江,人们想到更多的是三江并流,如果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对独龙江公路隧道的重要批示,没有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的八年五进独龙江,没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对当地信息化建设的倾力支持,不会有人对怒江州的发展点赞鼓掌。的确,位于滇西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傈僳族自治州,其发展受到地形环境和生态状况的双重制约。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明确提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并在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表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怒江是云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怒江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扶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进行调研,并强调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依托强大的网络和技术优势,致力于为怒江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加速推进互联网的落地开花,深度挖掘“移动互联网+”在怒江的独特价值。
近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与怒江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创独具边疆特色的信息化产业合作模式,从4G网络建设、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为怒江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沿边民族地区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是4G网络建设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省内92%以上地形为山地山区,而怒江州内多高山陡坡,可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不足4%,同时生态脆弱也极大地制约了怒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有句俗语叫“要想富先修路”,路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尤为关键,而对于山区半山区面积广大的怒江,一条信息高速路在互联网高速运转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快怒江州跨越式发展,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身先士卒为当地架设4G网络。

了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人都知道,在高原建设基站和在平原建设基站,其建设难度、基站数量以及后续维护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在怒江地形复杂的地区。怒江州崇山峻岭多,一条怒江奔腾而过贯穿全境,水势汹涌,气候多变,交通险峻。贡山县独龙江乡条件更是艰苦,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达3958米。要在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7.6人,地广人稀、环境艰苦的土地上解决通信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十年前,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兴边富民”通信工程结束了独龙江与世隔绝的状况。2014年以来,云南移动持续推进“极速4G、魅力怒江”通信战略,建设人员在独龙江乡开山后立即进驻到独龙江,架光缆、爬铁塔、装设备、测信号,争分夺秒地为早日开通4G基站而努力。车路不通,他们身背肩扛,走遍独龙江乡每一个大小山头,终于在2014年4月底成功将4G基站建成开通,使当地人民享受到了移动极速4G带来的福音。
作为怒江州第一张商用4G网络,中国移动云南怒江分公司在全州规划建设4G基站超过220个,经过一年多的网络建设和优化,中国移动云南怒江分公司已实现4G网络贡山所有城乡及风景区的连续覆盖。
随着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4G技术的应用将融入独龙族同胞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独龙族由以往的农村大喇叭获得信息,跨越到利用更快捷的互联网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获取市场价格,掌握求购和供应的信息,在第一时间抓住市场先机,让辛辛苦苦的耕作成果变为财富,独龙族将真正享受到高速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
以4G网络为基础,按照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与怒江州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重点推进怒江州新一代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惠民利民、信息化产业升级三大领域,共同打造基础网络设施及三农、林业、电子商务、招商引资、智慧城市、民族文化、旅游、平安怒江、教育、医疗卫生、物联网、便民服务、电子政务、宽带中国、云计算、创新创业等16项“移动互联网+”战略性工程,创建独具边疆特色的信息化产业合作模式,促进怒江州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设想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随着4G网络建设的稳步推进,16项“移动互联网+”战略性工程正落地实施,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福音。
移动互联网+医疗 改变医疗不平衡发展现状
医疗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对群众生产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受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条件和地形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直是怒江发展的一块短板,怒江的医疗发展面临着高端医疗人才引进难、留人难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提高怒江的整体医疗水平十分困难。在这样的境况之下,信息化无疑是改变医疗发展现状的关键。通过信息化途径实现远程诊疗、人才培养,对于怒江当地突发疾病、疑难杂症的救治和内部人才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怒江地势险峻,交通闭塞,村寨、乡镇和县城之间往返时间特别长,这犹如给患者及时就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对患者而言,就近就医既可减少路上颠簸,也能在第一时间看病就医,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然而受医疗条件和医护水平的限制,怒江州的乡级卫生所,甚至是县城医院都未能准确诊断,并及时给予病人所需的救治服务。
为使久居大山深处的怒江人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以4G网络为基础,在贡山县医院设置丙中洛、巴坡两个远程医疗点。移动远程医疗点上连全省医疗水平名列前茅的医院,下接当地乡镇卫生所,利用数字高清摄像头、先进的传输光缆和医疗设备,通过点对点视频交流及影像诊断,可实现远程诊断、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功能。
借助中国移动远程医疗点,怒江州县城医院可通过线上途径获得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提高医生业务素质,以内部培养方式帮助解决人才难题。与此同时,县城医院还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为乡镇卫生院、村寨卫生所从业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带动当地医疗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远程医疗系统在怒江州的上线及推广应用,不仅可以省去患者长途跋涉就医之苦,还可以提高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同时通过医疗资源共享缩短地区医疗水平的差距,对促进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移动互联网+教育 填补教育短板
在全国上下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之下,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新形势下,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让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破解区域教育治理难题、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条新思路。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处于边疆地区的怒江州,信息化水平滞后,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在教育领域凸现出来。依托信息手段,扩展教与学的范围,使怒江的师生也能与发达地区一样拥有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公平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2013年6月14 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与云南省教育厅签署了《关于推进云南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合作协议》,基于“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开展了“135教育信息化工程”。三年时间,随着“三通两平台”项目在怒江的顺利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甚至是偏远山区的师生通过教育专网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怒江是民族特色较为鲜明的地区,教育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个特殊问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创新教育信息化模式,在教育云平台中搭建怒江州内部教育系统,为当地城乡、校际老师之间共享资源、互助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
移动互联网+旅游 撬动怒江经济增长新一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想女儿就用这个!”移动4G让深山里的老人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便利。
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被誉为自然地貌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人类文明处女地、民族文化大观园,怒江大峡谷气势磅礴,风光生态自然,民族文化独特,是背包客和自驾族的旅游胜地,怒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条件。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发展滞后,怒江旅游急需信息化提高质量。
加快旅游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实现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提振怒江旅游的必经之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从怒江州实际出发,借力移动互联网,构建立体信息服务平台,为怒江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配合怒江州政府规划,带动怒江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怒江旅游的统一入口,协助旅游业发展规划,促进旅游行业规范。围绕“购、娱、吃、住、行、游”六大方面打造“移动互联网+旅游”整体解决方案,搭建怒江特色旅游信息化平台,推动传统旅游行业的转型和发展,聚焦特色旅游和民族民俗名家文化,做大做强“美丽云南·生态怒江”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为怒江打造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手机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等窗口,为旅客提供路线查询、美食推荐、酒店预订、特产购买、游记分享等线上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等手段监测人流、车流信息,为景区、旅游管理等单位科学合理调整旅游线路,指导游客错峰出行,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有重点地加强景区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奠定基础,着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信息化平台还设有专门的功能模块,为其提供天气、路况、救援、沿路服务区信息查询等服务。
移动互联网+党建 创新基层党建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这是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党建信息化,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怒江州山区多、路途险,广大的基层党员分散在村村寨寨,组织党员活动通常会面临时间差大、人员全勤难等问题,使得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够充分。
为提速全省党建工作,解决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协助云南省委组织部深度推进信息技术和党建工作的融合,在各州市展开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以数字手段助推党建信息化在全省落地。伴随移动4G网络和光纤宽带建设在怒江取得阶段性进展,移动互联网+党建在高山峡谷之间奏响基层党建信息化的新乐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以云计算为核心,让基层党员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适时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包括党建资讯、党员教育、党务管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五大系统。通过五大系统,分散在各地的党员均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进入党建云平台,获取全国、云南、本地的党建新闻资讯,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对于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而言,可利用网络平台对所辖的党组织机构和党员进行管理,及时公开政务、党务信息,并实现村社、乡镇、区县的一体化为民办事审批服务。
移动互联网+政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
交通不便是所有山区都会面临的发展瓶颈,如果遇到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时,出行更是雪上加霜的难事儿,但作为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定时定期参加会议、传达会议精神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出行难导致办事难,办事难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干群关系。
今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部署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服务和监管,提高行政效能,给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传统政务办公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工作形式,以当地政府工作要求为指引,通过互联网+政务,为当地建设基层综合服务平台。
移动互联网+政务,创新的电子政务模式正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为各地政府打造的移动办公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高效运用,各级政府可利用信息化处理政务工作,真正做到“智慧政府”。同时,随着移动4G建设和“宽带乡村”战略在怒江州的高效部署,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还协助政府部门,建设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延伸移动互联网+政务的触角,构建完善的省、州市、县区、乡镇、村组五级基础网络,帮助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缝沟通,极大地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借助中国移动4G网络和光纤宽带,各级政府部门还可召开视频会议,实现会议精神、工作安排的快速传达。
另外,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可以统一建设服务网站群。建立县、乡、镇三级网站,以网络、电话的形式,整合当地的基础数据,形成一个相互联动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为老百姓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例如购物,订票,进行水、电、煤气、手机、固话等项目缴费,并提供社保、医保、气象、物价等信息查询,把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真正打造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信息共享交流站。
结 语
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殷切希望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结合云南省情,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立足云南沿边开发开放的实际,将继续跟进怒江州的网络覆盖和信息化服务,以信息化具体推动怒江州跨越式发展。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发挥产业链优势、网络优势和客户规模优势,有效整合与盘活媒体资源,以负责的信息传播、先进的技术制作、强大的媒体合力、丰富的资讯服务,服务于怒江民族文化宣传。通过文化宣传新媒体资讯媒介,使其真正成为宣传魅力怒江,展示精彩怒江,吸引投资怒江的窗口与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