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2829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率为5.18%。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研究报告》则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40261.1亿元,环比增长达24.8%。预计2015年下半年该市场规模将达51763.8亿元,环比增速为28.6%。
砸钱对掐的豪战熄火,但是不见硝烟的暗战却正胶着。相较之前在“入口”上的频繁交火,如今巨头似乎更加中意场景上的巧妙布局。伴随移动支付应用不断普及,以及市场格局的初步形成,巨头正在将目光从原来的线上逐渐转向线下以及线上线下的互动,大力丰富移动支付的线下应用场景。相信很多用户已经感觉到,似乎就在不知不觉间,身边能够使用移动支付的场所越来越多,超市、商场、便利店、药店、餐馆等都可以使用手机支付。
近日,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宣布与微信支付在线下收单领域全面合作,盛付通收单机具正式接入微信支付。这意味着,今后,用户在盛付通上百万家线下实体商户进行消费时,可通过微信扫码进行支付。
扫码支付一端连着商户,一端连着用户。无论单独具备哪一边资源,想大规模推进扫码支付都将面临巨大的成本问题。即使拥有海量用户的平台,如果想单方面的推动这一项目,所花费的市场推广成本和硬件成本将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在此次强强合作中,盛付通的优势在于渠道和具备高度拓展性的收单硬件,微信的优势在于拥有广泛的终端基础。双方服务的商户和用户则成为本次合作最终的受益者。
有观点认为,消费服务场景已经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强有力引擎,移动支付的战争已经逐渐转化为场景的战争。支付入口、支付场景和支付服务已经成为影响移动支付成败的三个关键因素。可以看到,在最近几年的跑马圈地中,移动支付入口之争已经告一段落,在没有强有力的新进入者的情况下,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