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天地一体“特种兵”
2015-10-28 12:26:16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中国电信 应急通信
 
我们可能不认识他们,但我们不能缺少他们。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在每一个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热血担当,用忠诚和勇敢完成国家使命。

  应急通信,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力量。

  我们可能不认识他们,但我们不能缺少他们。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在每一个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热血担当,用忠诚和勇敢完成国家使命。

  地震、洪灾,他们在第一时间抢通灾区“生命线”,为抢险救灾赢得宝贵时间;重大突发事件现场,他们鼎助政府抢险救援,和人们一起战胜困难、重燃希望;国之盛事及社会活动,他们如同中枢,发挥全盘布局、高效统筹、随时应变的功能,确保万无一失。

  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支被誉为通信“特种兵”的队伍在国家发展、社会运行和百姓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政府和百姓评价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拉得出、靠得住”?

  功勋卓著的荣誉之师

  2013年4月20日21:30,位于芦山县芦山中学的四川电信救灾指挥部,来自中国电信四川机动通信局的抢险队员正在紧张忙碌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了他们面前,与大家一一握手:“你们辛苦了!”一位抢险队员说,为抗震救灾提供宝贵信息通道,这就是应急通信的力量。在这场抗震救灾中,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展现了其科学、专业的抢险救灾水平。他们紧急开通的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会议电视系统,确保了抢险救灾视频会议的召开,为抢险救灾现场灾情上报、指挥调度、工作部署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已经出色完成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尼泊尔地震抗灾等多个通信保障任务,赢得了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中国电信应急通信是我国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执行国家应急通信的专业机构。战时,为党政军机关指挥提供重要通信保障;急时,为各类抢险救灾、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提供临时应急通信保障;平时,为社会经济建设及政府机构、重要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

  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队伍。汶川抗震,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第一个为灾区打通卫星通信电路、开通程控交换机,架起信息生命通道;通过他们的卫星传送,全国人民在当晚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灾区帐篷一线指挥的画面;

  芦山地震,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取得了抢险救灾 “三个第一”:第一支到达灾区的机动应急通信队伍;第一时间进入宝兴县城开通C网应急车,恢复网络;全国第一次将国家应急指挥车投入实战,为工信部开通抢险救灾指挥部与北京、成都的视频会议系统,并成功地为中央电视台提供了李克强总理及国务院工作组视察灾区重要新闻传送应急通信保障。

  尼泊尔地震,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率先抵达西藏受灾最为严重的“孤岛”樟木,并通过海事卫星向外界拨出第一个电话,随后在樟木县开通公共卫星通信系统;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通信保障,交出“无网络事故、无重大故障、无重要用户投诉、无安全事件”的“四个无”圆满答卷;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APEC峰会、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广州亚运、深圳大运、上海世游赛等世界瞩目的活动中,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应时而动,圆满完成指挥调度、媒体通信、公众通信等现场保障任务。

  凭借快速的响应执行能力、出色的通信保障效果、稳健的应急通信质量,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还多次在维护地区稳定、国家级应急演练发挥了巨大作用,突出展示了电信行业应急通信的保障实力。

  这是一个满载荣誉的集体。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始终奋战在抢险第一线,近年来,因贡献突出,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务院国资委、国家交战办、工信部等授予的31项国家级/部级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已有38人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抗震救灾”等国家级/部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全天候、全时段、全地域、天地一体、灵活机动

  中国幅员辽阔,地震、暴雨、雪灾、泥石流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频繁,时间就是生命,应急通信说到就得到,且不容有失。国家盛事及社会大型活动中的通信保障事关重大,可谓“通信一断,现场全乱”。“第一时间、第一反应、第一质量”——这是对应急通信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应急通信体系与严格的应急通信机制,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不论是不容有失的应急通信、还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不论是全球关注的国际盛会、还是复杂多样的客户需求,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已历练成 “全天候、全时段、全地域、天地一体、灵活机动”的卓越能力。

  全天候,即平时、急时、战时;全时段,即24小时待命,随时出发;全地域,即天空、陆地、海洋。目前,中国电信已建立由中央、省(区、市)地(市、州、盟)三级管理机构组成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建立了依托公众通信网,以卫星应急通信网、各种车载应急手段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建立了以大区及重点区域机动通信局为骨干、各省(区、市)机动通信局(队)为基础力量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形成了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体系。

  其中,大区机动通信局承担大区应急任务保障、预案修订、技术培训和交流、设备维护和组巡、队伍训练及专项工作等支撑。各省机动局负责省内各类应急通信任务保障,并对全省应急通信工作予以支撑。

  纵行万里,横贯神州,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囊括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四个大区,拥有湖北、上海、四川、西安、广东、福建、新疆、西藏、浙江、贵州10个国家一类保障队伍(大区机动通信局)和21个国家二类保障队伍-省级机动局(应急中心)。

  现在,中国电信已经具备世界最先进的应急通信设备和能力。中国电信已拥有1300多名应急通信专业人员,700多辆专业应急通信车辆,近5000套专业应急通信设备,23个卫星地球站,打造了快捷高效的信息化指挥调度系统。拥有有线与无线、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的现代通信手段,他们可随时、随地、随需高效组网,建立或恢复立体通信能力。

  集约调度 应急保障值得信赖

  中国电信的应急通信调度水平同样是世界级的。

  汶川大地震,中国电信应急通信第一时间组建抢险队伍,全国机动应急队伍联动合作,快速集结,千里驰援,编织一张洒向重灾区的应急通信网。在多次重大应急通信保障中,中国电信都能在第一时间迅疾反应,以现代化、科学化的通信保障水平完成任务,兑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承诺。

  这份承诺的背后,是中国电信优秀的应急通信体制、装备以及应急通信队伍建设。

  立足高起点,中国电信建设手段多样的应急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重点突出以卫星通信为主、其它手段为辅的方针,建成了覆盖全国的VSAT 卫星通信网,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手段多样的综合应急机动系统,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靠性。

  前方高效出击,后方鼎力支撑。为保证应急通信运营效率,中国电信专门建立了应急通信三大基地:储备基地、网络技术支撑基地、信息化支撑基地。

  设在武汉和广州的储备基地承担集团物资储备、物资调运、储备物资技术支撑、各省和分屯点储备支撑,通过设置分屯点/预储备点,使得布局更加合理,调运里程和时长大幅压缩,提升大网应急物资响应能力。围绕集约高效,中国电信进一步加强了卫星、有线带宽等资源的统筹管理。以卫星带宽为例,变各省各自租用为集团统一租用、统一调配、全网共享,有效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上海的网络技术支撑基地承担了全网应急网络能力集约支撑、新技术跟踪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设备测试、备件支撑等。广东的信息化支撑基地则承担全网应急各类信息和数据统筹管理和支撑,逐步建立全网应急保障信息基础平台。

  这两大基地,保证了中国电信具备一流的应急通信技术。继卫星、微波等传统手段之外,无线(包括C网、集群等)应急通信手段的作用和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凸显。中国电信充分结合近年来灾害应急的实际和中国电信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势,重点强化应急通信的快速通过能力、移动作业能力和无后援保障能力,引入卫星带宽压缩、C网基站异地入网、LTE卫星中继应用等技术,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又一次得到重大提升。

  在许多抢险救灾中,由于道路损毁,应急通信车、油机等大型设备进不去灾区,中国电信已开发并打造出“小、快、灵”的应急通信技术能力。目前,已完成CDMA小型化卫星加载测试。便携卫星可一人背负,总重不超过20Kg,满足2M能力手动寻星;小型基站具有专门的无线侧系统,灵活接驳现网或专网。

  快速的响应执行能力、出色的通信保障效果、稳健的应急通信质量,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值得信赖!

  演练强兵 应急队伍一专多能

  胸怀使命,秣马厉兵,为了让应急通信队伍始终处于最佳“备战”状态,中国电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应急通信演练。组织各级应急通信部门结合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实地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在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下对国家重要部门、重点单位通信的保障能力。

  无论数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春夏秋冬,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员们的身影,始终出现在演练场。“平时多练兵,保障有信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成为他们心中共识。一旦任务来临,在上班时间10分钟以内、下班时间30分钟以内,他们就必须携带设备、整装出发。

  队伍建设更是不可松懈。在新增国家一类应急通信队伍的同时,中国电信不断推进各省应急预备队伍的建设,优化队伍年龄层次及知识结构,保障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在原有七个大区机动局的基础上,中国电信新增了浙江、西藏、贵州三支国家应急通信一类保障队伍 。通过近几年来的岗位技能认证以及预备队和一类保障队伍建设,中国电信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专兼职相结合的应急队伍建设路子。截至2015年8月,全国正式在编应急预备队员1658人,应急通信的整体队伍向着年轻化、一专多能稳步前进。

  应急通信岗位对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首先,应急通信涉及的专业面很多,包括卫星、有线、移动网络等,应急通信队员需要全面、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其次,应急通信经常面临“急难险重”任务,需要健康体魄、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对此,中国电信根据应急通信队伍建设需要,系统开展了应急通信岗位培训、认证等工作。仅2014年,就组织了3、4、5级认证,实际通过率达到81.96%,三年来,中国电信共5303人次获得了应急通信岗位3-5级证书。

  在年均3000次的应急通信保障任务中,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团队以其迅疾的应急反应、精湛的技术、睿智的头脑,赢得了多个“第一”的辉煌战绩,他们拥有的是电信人优秀的职业技能和服务品质。

  满腔热血 凝聚责任担当与报国之情

  应急通信队伍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惧挑战,敢于担当。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不辱使命,在抢险救灾中屡建战功,在各重大活动通信保障中确保万无一失,他们满腔热血,凝聚的是电信人的责任担当与报国之情。

  在灾难面前,别人想的是如何冲出去,他们想的是如何冲进去;承担着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等应急通信保障的重担,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经常出差:“一年365天,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外”;常年的主食是“方便面”和“面包”;“换轮胎、搭帐篷”是他们必备的技能。

  应急通信队员们面临的困难甚至是人世间最险境遇,没有果敢的勇气,没有奉献的精神,很难圆满完成任务。经历生与死考验的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员们,困境中昂起头,顶风雪、冒严寒、风餐露宿,不怕牺牲,奋力拼搏,始终战斗在最前沿。他们彰显的是电信人“吃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奉献精神与大爱情怀。

  在应急通信领域,中国电信始终保证有专项“人、财、物”投入,虽然这些需要企业付出成本,但中国电信一直将应急通信作为企业战略任务,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撑。

  2012年9月,云南昭通发生两次大地震,并带来泥石流与特大洪涝次生灾害,中国电信累计508皮长公里光缆损毁,4430根电杆断裂或倒塌,接入网机房内151套电源设备,62套数据设备,30套传输设备,31套配套设备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6575万元。中国电信第一时间迅速响应,积极开展网络抢通保通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共出动抢修人员6382人次,抢修车辆983台次, 投入光缆484皮长公里、电缆169皮长公里、油料17吨、手机终端415部、油机60台、卫星电话12部、应急通信车8辆等,累计投入救灾资金2160万元。

  2013年10月,强台风“菲特”袭击东南沿海省份,风大雨急水猛,通信网络遭受严重破坏,机房停电、局方水淹、设备被毁、杆路受损严重,仅浙江一省,中国电信因风灾导致的倒断杆达3200余根,受损光缆1756皮长公里、电缆1494皮长公里、蓄电池2298组、通信设备17557台、油机329台等、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为抢险救灾保通信,中国电信累计投入抢修人员32133人次、车辆10412台次、油机4437台次、卫星电话174部、应急通信设备1848台次,为各级防汛指挥部及应急办提供卫星电话30多部,为各级救灾机构提供CDMA应急手机350部,为当地防汛指挥部紧急开通互联网千兆链路,大型应急通信车驻点进行信号保障。

  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10月云南普洱地震后,中国电信受损通信线路1832皮长公里,杆路受损2693根。为抗灾保通信,中国电信累计出动应急人员3952人次,各类保障车辆933台次,油机585台,其他设备509台次,发送应急公益类短信息1080万条。

  自2008年以来,中国电信每年承担的应急任务总量以2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中国电信圆满完成了2953个应急通信保障任务。2015年1-8月份,中国电信应急队伍执行各类任务达1958次,同比增长近20%。

  据悉,中国电信正在着力推进应急通信从重点保障应急指挥,向保障应急指挥和应急业务并举转变,从重视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向重视应急通信效能建设转变,建立起“集约高效、贴近市场、价值领先”的新型企业应急通信服务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移动否认流量计费出问题 联通..
下一篇2016年上半年起 台湾移动支付有机..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