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楚雄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6-01-06 18:20:39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
关键词:中国移动
 
“互联网+”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12月30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昆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和智慧产业升级转型三大领域的17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楚雄州信息化建设,通过智慧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楚雄州的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数字动力。

  “互联网+”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12月30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昆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和智慧产业升级转型三大领域的17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楚雄州信息化建设,通过智慧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楚雄州的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数字动力。至此,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已与全省16个州市政府全部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腹地,是川滇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滇中城市群的重要成员,也是云南省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枢纽。得益于显著的区位优势、独特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生态资源,楚雄成为云南极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区域之一。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与楚雄州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当地的全面落地,全力推动楚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智慧楚雄建设深度推进,探索信息化助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全面发展的新路径。

  加速智慧楚雄建设

  布局滇中城市一体化

  战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和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楚雄历来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区域,经过多年的战略部署和精心耕耘,该州的移动信息服务水平节节攀升。面对“互联网+”战略实施及其社会经济发展对网络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充分发挥网络和技术优势,与楚雄州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包括4G移动通信网络、光网城市和宽带乡村在内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持续提升该州基础通信网络能力。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总经理马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公司将主动融入楚雄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楚雄城乡信息化跨越发展贡献力量,助楚雄州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互联网+”之路,为楚雄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依托日趋完善的精品网络,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与楚雄州人民政府还将在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社会管理、安全保障、产业升级、医疗健康等领域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通过智能信息化解决方案,推进“互联网+”战略的落地开花,加速智慧楚雄的建设步伐,为政府、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滇中城市经济圈是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云南省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前瞻性,具有特别重要的示范意义。

  2015年,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助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年份,公司先后与曲靖、玉溪、昆明、楚雄签订了“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滇中城市群的门户接入,连通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内区域之间的“信息裂谷”,实现了城市由“孤岛式”向“集群式”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从2015年9月1日起,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取消了滇中城市经济圈四州市间的长途和漫游费用,通过企业让利,降低滇中城市经济圈通信用户间的通信费用,有力推动滇中四城通信一体化,促进滇中城市圈信息、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流动。

  为用户量身定制综合信息解决方案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行业信息化应用备受青睐的关键因素,针对滇中城市经济圈协同发展的需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以“互联网+”战略在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的全面实施为契机,加强产业园区、数据中心等核心区域的信息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构建,提高城市群的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实力,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提供智慧支撑。

  聚焦产业转型 探索信息扶贫

  楚雄是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之一。当前,云南已经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新机遇,并吹响了跨越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而信息化将为跨越发展注入最大动能,成为脱贫攻坚的最强利器。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总经理马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公司将携手楚雄州委、州政府,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移动信息化工程”,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化优势、规模优势、产业优势和平台优势,解贫困之忧,谋百姓之福,为楚雄州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而奋斗不息。

  在旅游大省迈向旅游强省的征程中,云南希冀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旅游新路子。东方人类故乡、世界恐龙之乡、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张名片昭示着楚雄旅游业发展的深厚潜力,是楚雄打造国际化、高端化旅游品牌最基本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旅游推广的重要渠道。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网络通达,是发展智慧旅游的必需。契合楚雄州发展智慧旅游的需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围绕“购、娱、吃、住、行、游”六大方面打造“移动互联网+彝乡旅游”的特色信息平台,聚焦旅游品牌打造和彝族文化传播,做大做强彝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长尾效应是显著的,以旅游业为牵引,农家乐、特色手工艺品、农产品等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为增收致富提供更多可能。

  山川秀美的楚雄,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绝佳地区。经过多年的培育,楚雄形成了山区以烤烟、核桃、魔芋、野生菌为主,坝区以畜禽养殖、人工食用菌、商品蔬菜为主的农业发展形态,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种植、无忧产销、农民增收,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集约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想用户之所想,为用户分忧。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全面升级 “三农通”服务体系,通过立体信息平台,不但为农民提供涉农政策、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咨询,还为其搭建本地化的农业电商生态链,让农户实现“种得好和卖得好”的双赢。中国移动打造的农业电商生态链,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端到端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名优产品认证体系,产品溯源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搞定,为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保驾护航。

  针对楚雄州天然药业、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绿色食品加工等众多工业园区密集,亟待产业升级,打造智慧园区的境况,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还将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打造集办公自动化、物联网感应、数据报送、现场监控、环境监测、能耗监测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为园区转型、科学发展、再创新高夯实信息化基础。

  关注便民惠民 拓展服务维度

  服务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务公开、医疗、就业、教育等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和楚雄州人民政府签署的“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清晰地将“信息便民惠民”包括其中。

  按照协议,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依靠网络资源优势,继续以政务信息公开、政务为民服务为切入点,大力实施民生信息化工程,拓展政务微信公众号、短信、彩信微博等新型政民互动沟通平台,提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综合监督等方面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推动电子政务的融合发展。

  此外,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在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同时,加快楚雄各个村委会“为民服务站”末梢网络建设,加强便民服务资源整合,实现基层党务、政务管理及便民服务足不出村。同时,公司加速推进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人保、社保、医保和劳动就业信息进村入户,推广普及医保“村医通”,让楚雄百姓充分享受医疗保险带来的便捷和实惠。结合农村社会治安保障难的实际,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进一步拓展“6995十户联防”平台的应用,推进州(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助建平安乡村。

  * * *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践行党的宗旨,履行央企责任,融入云南战略,助力跨越发展,为信息化建设担负重任。随着“互联网+”战略在楚雄的层层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和综合类网络平台及物联网设施将随之投入使用,将大大提升楚雄的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竞争力,加快楚雄州信息扶贫、信息脱贫的步伐。楚雄是滇中城市群的重要区域,从信息网络综合能力提升到通信一体化,从产业转型到惠民服务,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依托纵深覆盖的网络、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滇中城市群打造系统移动信息化应用。未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还将整合资源,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楚雄州乃至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倾注移动智慧。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滇中城市群合作的外延将不断扩大,形成信息化牵引的合作新样本。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唐移动砥砺前行,做强“互联网+..
下一篇博通面向移动支付及交易应用推出..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