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手机厂商入局:移动支付之争进入战国时代
2016-01-19 17:16:29 来源:搜狐IT 作者:【
关键词:移动支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仅仅2015年Q3一个季度,移动支付业务有总计45.42亿笔,金额18.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69%和194.86%。面对规模和潜力如此巨大的市场,除了微信、支付宝在各个战场全面开战以外,作为移动支付的载体,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也投入到这片市场的争夺之中来,移动支付已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仅仅2015年Q3一个季度,移动支付业务有总计45.42亿笔,金额18.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69%和194.86%。面对规模和潜力如此巨大的市场,除了微信、支付宝在各个战场全面开战以外,作为移动支付的载体,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也投入到这片市场的争夺之中来,移动支付已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去年年底,三星电子和苹果几乎同时宣布,各自旗下的Samsung Pay和Apple Pay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几乎同一时间,华为旗下的Huawei Pay正式实现商用,这标志着全球前三的智能手机厂商在国内移动支付领域完成布局。包括联想、中兴、小米在内多家国内手机厂商也开始布局移动支付,2016年的移动支付战场,将从微信、支付宝的双人舞变成囊括第三方应用、手机厂商的战国时代。

  实际上在进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之前,苹果和三星已经在海外市场(例如美国)推出了此服务,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来自Trustev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使用这些新支付技术的用户并不多:在美国,大约有20.7%的iPhone 6/6 Plus以及iPhone 6S/6S Plus用户曾使用过Apple Pay。在这些使用过Apple Pay的用户当中,有57%的用户表示,他们在一周时间仅仅使用一次,而15.3%的用户则表示,在一周时间他们从未使用过。对于三星Pay和Android Pay来说,这一数字就更低,即仅有14%的三星Galaxy S5和S6用户表示,他们曾使用过三星Pay 或者Android Pay服务。在这些人当中,仅有36.17%的用户在一周时间内使用一次,而38.3% 用户表示,在一周时间内从未使用过。既然如此,苹果、三星进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前景或者拉动作用不免让人怀疑。

  有分析人士认为,苹果与三星进军国内市场的最大筹码是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但近几个季度以来,三星的Galaxy智能手机销量不断下滑,受华为、小米、酷派等国产厂商冲击严重,三星的市场占有率正急剧下降,三星寄望于新旗舰机S6及S6 Edge扭转颓势,但目前新旗舰机的提振效果并不明显。与此同时,苹果在今年iPhone的销量将可能出现下滑,甚至已经令苹果股价近期大跌,所以未来苹果、三星要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分一杯羹或者拉动中国的手机支付市场绝非易事。

  相比之下,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则是增速迅猛,2015年12月,华为旗舰机型Mate S实现Huawei Pay的全面支持,这也让华为成为国内市场第一个真正商用NFC移动支付的手机厂商。此外联想、中兴、小米等厂商也布局了NFC刷卡并推出相关支付产品,相对于苹果Pay和三星Pay,国内厂商在手机支付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是安全性,即保障支付的安全性。科技产品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可能。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方式,已经被诸如假POS机,伪造卡片等多种窃取方法攻破,在存取款和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的安全问题。针对国内复杂的支付环境,以支持Huawei Pay的华为Mate S为例,Mate S在NFC刷卡基础上,还内置专属手机刷卡的加密芯片,将银行卡信息放在ESE芯片里,相比第三方支付,安全级别更高,通过使用可信安全区的操作系统验证指纹,等于为安全支付加入了双保险。这样,当用户需要刷卡支付时,可以直接刷手机,由银行的云端服务器与手机内置的安全加密芯片直接对接,保证了安全和速度。可以说真正开启了“无卡无现无网”依旧能安心购物的消费方式。

  其次是可用性,即适用的广泛性方面,用手机作为终端的移动支付方式能否取代现金或刷卡的交易方式,其成功的关键也取决于广泛的可用性。如果说安全性是解决用户敢不敢用的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用性则是解决能不能用的问题,适用范围更广才会更容易走进千家万户。鉴于Huawei Pay除了为用户提供“刷机”消费功能外,其基于云服务能力的移动支付生态圈还会为用户提供华为“钱包”和“生活服务”的便民应用以增加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所以Huawei Pay不只是移动支付的入口,消费者云服务部还基于自身云服务的优势资源为依托,为手机端用户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管家、贴心商旅、行业方案等功能和业务,把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家庭和综合服务集中在一起,构建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所以说,MateS依托于Huawei Pay所提供的不仅是单纯的支付,而是围绕支付生态的系列应用和服务。

  最后是易用性,即快捷方便。敢不敢用,能不能用之后,自然谈及的就是易用。相较于现金和银行卡,手机终端支付越好用,越快捷,越简单,也意味着用户们越容易改变自己的支付习惯,越快改变自己的支付习惯。而这与体验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从现金支付,到刷银行卡输入密码支付,再到指纹手机支付,几种支付方式相比,从流程是否繁琐上来看,也许对于用户来说只是几秒钟的差异,但对华为EMUI 系统来说,却是以毫秒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进一步优化的。由此可以看出,华为Mate S不仅是在硬件更是在系统和软件对于支付功能的优化。

  在上述手机支付用户最为关心和在意的安全性、可用性和易用性上,三星、苹果作为外来军团还有相当的阻碍和提升空间,而华为等国内厂商的优势则较为明显。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布局移动支付业务,手机厂商间的移动支付正式进入战国时代,而大浪淘沙之后,谁能成为真正占据市场主流的支付标准,除了支付产品本身的安全、可用、易用性之外,厂商品牌母体所能赋予支付平台的市场宽度,更是赢得这场手机支付大战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移动2015年一体化皮站采购结果..
下一篇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实现NFV现网试点..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