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移动秀肌肉难掩飞信失色
2016-03-28 14:03:57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关键词:中国移动
 
“日赚3亿”“数据业务收入规模首次超过语音业务”,中国移动日前秀出的2015年度业绩答卷耀眼夺目——营收高达6683亿元,净利润1085亿元,但同比,其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如果扣除当期“卖铁塔”获利101亿元,其2015年净利已跌破千亿元。
  “日赚3亿”“数据业务收入规模首次超过语音业务”,中国移动日前秀出的2015年度业绩答卷耀眼夺目——营收高达6683亿元,净利润1085亿元,但同比,其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如果扣除当期“卖铁塔”获利101亿元,其2015年净利已跌破千亿元。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在电信行业,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收入下滑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去年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很难弥补语音业务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移动来讲,一定要跳出传统通信业务领域,将主要精力用于建设好网络,提升网络品质和用户体验。
  对于更多疑问,《中国经营报》记者向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求证,获得答复称,具体问题查阅公司官网材料。
  卖流量收入超越打电话
  3月23日,随着中国电信2015年财报正式发布,通信三巨头2015年的业绩答卷出齐。
  记者梳理发现,电信运营商业绩增长仍处低谷期、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并未改观。
  中国移动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动营运收入6683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下降0.6%。这也是中国移动净利润在2012年达到1293亿元的峰值后,连续三年出现下滑。
  尽管净利再次微降,中国移动盈利规模依然可观,净利润达到中国联通与电信之和的3.5倍,相当于每天有近3亿元的利润进账。
  可供对比的是,中国移动这一盈利规模还超过了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三家互联网巨头的利润总和,后三者2015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66亿、287.6亿和337亿元。
  在传统语音、短信收入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卖流量”成为中国移动营收的最主要来源。2015年,移动数据流量较上年增长143.7%,数据业务收入规模首次超过语音业务,占通信服务收入的52%。
  “流量经营作为当前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中国移动表示,公司将抓住4G普及的契机,平衡好流量经营“降资费、提用量、稳价值”的关系,进一步提升流量业务收入贡献和效益水平。
  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数据流量较上年增长143.7%,手机上网客户DOU(平均每月每户数据流量)较上年增长118.5%,无线上网收入2009亿元,较上年增长30.5%。
  不过,尽管中国移动盈利规模相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仍处于绝对优势,但业绩增长乏力、传统语音业务收入快速下滑带来的冲击仍不容忽视。2015年中国移动向铁塔公司转让存量铁塔资产获利101亿元,如果扣除转让铁塔资产所获收益,其净利仅为984亿元,已经跌破千亿元大关。
  对于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中国移动认为是互联网对传统通信行业影响持续加大和监管政策发生变化。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电信运营商正在进入数据时代,语音业务的大幅下滑无法扼制。尽管4G的流量业务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资费的下降,流量消费增长并不足以弥补语音和短信业务下降导致的收入下降。”
  避免“飞信现象”
  根据发展规划,转型正成为中国移动的发展重点。
  中国移动指出,近年来,在传统语音、短信下滑的情况下,公司战略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从语音经营为主向流量经营为主转型获得实效,流量已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了解,中国移动已先后成立了咪咕公司、互联网公司、物联网公司、车联网公司等机构,并设立创新产业基金,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拓宽合作,向生态平台型运营商转变。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国移动就着手布局 以“社交”为核心的飞信业务,基于庞大的客户群,在2011年飞信用户量已经超过2.7亿。
  但局势很快被逆转。受发展战略束缚、产品体验差等局限,再加上微信等竞品的冲击,如今飞信已经从中国移动的战略版图中销声匿迹。
  2015年数据显示,手机飞信人均业务量从去年12月的42条下降至29条,零消息量用户量从55%增长至83%。用户活跃度较2013年的9000万户出现下滑,比例超过20%。
  有业内人士建议,中国移动在新一轮互联网业务的转型中,应吸取飞信教训,避免“飞信式”失误。
  “飞信的推出比微信早了4年多,又赶上了智能手机发展的潮流,机会还是很大的,那时候主要面临和QQ等的竞争。”付亮告诉记者,在推广过程中,中国移动彼时采取的发展战略相对稳健,太保守,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产品的快速迭代周期,反而错过了发展机遇,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付亮表示,中国移动等作为国企,受制于管理体制、领导层的行政任命,行政干预等会更多。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用户经营策略、合作伙伴发展、生态链条建立等方面的决策如果出现滞后,都会严重限制公司的转型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总体看,中国移动成绩是可喜的,但是语音业务、通信服务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都乏力。这折射出新经济时代在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下传统电信运营商还没有找到较好的转型方法和出路,以“通信4.0”的理念构建一张崭新的网络是公司发展的根本所在。
  付亮建议,中国移动应该充分利用充足的资金、庞大的客户群体和设施资源,借“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政策东风积极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为助力云南移动推出4G+高清视频..
下一篇中国移动沙跃家:力争2020年5G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