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春节移动支付再升级 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4.69亿
2017-02-14 14:38:17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关键词:移动支付
 
伴随着春节黄金周的结束,一年一度的“抢红包”大战也落下帷幕。2017年春节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探索“电子红包”的第四个年头,近日,微信发布的《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鸡年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再创历史新高。

  春节红包抢不停 移动支付再升级

  伴随着春节黄金周的结束,一年一度的“抢红包”大战也落下帷幕。2017年春节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探索“电子红包”的第四个年头,近日,微信发布的《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鸡年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再创历史新高。

  实际上,无论是微信拜年红包,还是支付宝“集五福”红包,其根本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增强用户黏性,进而使得人们将线上移动消费变成一种日常习惯。作为一种被大众普遍感知到的互联网科技创新,移动支付正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消费、海外旅游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以往装着现金的实体红包,到如今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发送的数字红包,抢红包的全民盛宴背后,反映出移动支付已成为互联网金融格局下的“弄潮儿”,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已达到4.69亿,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而蚂蚁金服日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支付比例为71%,其中,我国90后移动支付占比近92%,中国大学生在支付宝上的人均支付金额约为40839元,较2015年增长97%。

  “现在出门基本很少带现金,手机就成了我的‘钱包’了。”90后的北京高校本科生小王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大型商场购物,还是在街边小吃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扫一扫”的APP支付二维码,移动支付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可谓“一机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

  此外,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与深入,利用手机消费也不单单局限于90后、80后,移动支付正在以一种以点带面的形式辐射到60后、50后。小王意外地发现,春节期间,自己的父辈一代对收发电子红包兴致勃勃。“不仅可以借着抢红包乐一乐,而且出门也可用微信红包的钱去买东西,长辈们也越活越潮。”小王说。

  随着移动支付的深入,跨境移动支付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报告》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我国出境旅游的微信用户无现金支付越发活跃。韩国、泰国、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成为春节境外微信支付最火热的五个目的地。其中,韩国成为境外无现金支付笔数最多的国家。记者了解到,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代表的两大移动支付系统已经在韩国首尔消费市场有所布局,尤以在首尔当地明洞、乐天免税店等中国游客热门旅游地点,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在中国游客中较为普遍。其中,支付宝目前已在韩国3万家门店登陆,覆盖当地最大的百货公司、免税店、便利店等。而近日,支付宝官方微博也宣布,已经和芬兰航空客机达成合作,支付宝用户今后可在3万英尺的高空中实现刷支付宝消费,使得移动支付在高空跨境服务成为现实。

  因此,无论从消费人群的年龄覆盖比例,还是从境内外消费者习惯来看,我国移动支付的广度和深度都在进一步扩展,必然带动移动支付格局进一步升级。实际上,在过去的3年中,腾讯、蚂蚁金服等互联网企业集中火力进行用户挖掘,开展了一系列补贴活动,已经完成了对移动支付的布局。有业内专家表示,从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来看,数字红包已经从服务入口转向支付场景以及更广阔的金融服务,未来移动支付更多的是要看对场景的覆盖和渠道的占有。

  比如,今年春节红包大战表现亮眼的AR实景红包,便是对线下支付场景的一次有益尝试。QQ与支付宝于春节前夕先后推出了上线AR实景红包,渗透率达31.4%,通过借鉴2016年在全球火爆的实景游戏《Pokémon Go》,发红包和抢红包都需要满足500米距离内的地理位置和AR实景扫描两个条件,大大增强了互动性和趣味性。而这种实景红包的背后,恰恰加强了用户之间的线下交流,通过结合线下场景,在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有助于更多线下消费场景的创新产品推出,促进移动支付进一步升级。而财付通联合工商银行于除夕当天推出的“黄金红包”,更是将理财与移动支付结合起来,从现有的数量庞大的支付用户中,将有深度金融服务需求的用户挑选出来,为其提供更全面的理财服务。

  虽然移动支付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支付安全隐忧仍不容小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时,49.3%的用户担心安全问题,69.5%的用户担心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爱君表示,目前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如何在快捷支付和安全支付之间寻找平衡,仍然是未来移动支付发展需要发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印度Q4智能机市场前五中四家为中..
下一篇移动支付安全问题受关注 "无..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