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将是最有希望的产业,农民也将是最令人羡慕得职业。”当“互联网+”遇见农业现代化,将开启辽宁现代农业升级新模式。
2月15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全省‘四个着力’推进情况”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六场,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介绍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关情况。
2017年,辽宁农业信息化将继续沿着“互联网+”现代农业这样的主线展开。今年我省将争取覆盖所有的行政村,争创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省。推进12316拓展延伸,创新服务模式。横向拓展到更多行业和专业,纵向的延伸重点覆盖到乡镇。打造12316信息服务省级“云”平台,重点在乡镇开创“农民之家”,拓展服务功能和服务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的一站式服务。围绕12316云平台,以其汇聚的十几年的大数据为基础,整合测绘、气象等相关涉农数据,建立起市场监测、分析预警、展望发布等新的工作模式。
已运行11年的金农热线,累计完成了1200万次以上的服务,给农民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12316金农热线不仅应用了互联网智慧,更重要的是在农民与政府之间,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在农民和科技之间架起了金桥。通过这座金桥,连接了政策的智慧,连接了社会的智慧,更连接了专家的智慧。
据北国网记者了解,辽宁为推动农业推动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让更多农民分享信息化的成果,今年将推出全国第一个农业互联网平台“农+”。 另外,着力围绕12316打造智慧农业生态,推动12316向移动互联、电子商务跨越,使其能够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使我省区域特色品牌农产品推向全国、迈向世界。
去年,我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60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20.1亿斤,是历史第二个高产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3%以上,玉米和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6%和90.2%,均超过上年水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建成益农信息社5000多个,覆盖13个市、39个县(市)。新建国家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4个,总数达到28个,位居全国第3位。农产品出口总额42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实际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7.6万人,贫困村退出621个,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3.5%下降到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70元,增长4.9%。
今年,省农委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种植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380亿斤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设施蔬菜产量达到2071万吨,增长5%的目标,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是现有行业信息化的继承,更是对于行业信息化的浴火重生,注定辽宁农业在奔向新模式的道路上风景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