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移动支付市场“银老大”欲收复失地?银联二维码后发的争夺
2017-06-06 17:56:4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关键词:移动支付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硝烟再起。近日,银联联合40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互联互通”的二维码支付,并在第三年登场的银联“62儿童节”期间大力推广。从发力NFC近场支付,再到转战扫码支付,昔日“银老大”的动作能否撼动微信、支付宝的双雄地位?
  移动支付市场“银老大”欲收复失地?
  银联二维码,后发的争夺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硝烟再起。近日,银联联合40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互联互通”的二维码支付,并在第三年登场的银联“62儿童节”期间大力推广。从发力NFC近场支付,再到转战扫码支付,昔日“银老大”的动作能否撼动微信、支付宝的双雄地位?
  银行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双11、双12、618……继互联网企业的造节营销之后,全球最大的卡组织银联也造了一个节。银联方面称,6月2日到8日,全国40个知名商圈约十万家商户,通过银联云闪付挥卡、手机非接触支付和扫码支付,可享6.2折优惠。
  颇为尴尬的是,尽管这个银联“62儿童节”已是第三年登场,但消费者知晓率依然很低,商铺的配合程度也有限。相比2015年12月才投入运营的口碑双12促销,银联提早一年半启动的“儿童节”,在营销效果上大为逊色。
  昨日,在位于丽泽桥恒泰购物中心的汉堡王,点餐台上“银联云闪付6.2折优惠”的标识十分显眼。一对正在排队点餐的情侣商量后决定用银联云闪付,减免更划算。然而,当有顾客提出用银联二维码支付时,收银员则表示暂不支持。记者走访多家便利店也发现,排队结账的顾客,几乎都是在用微信和支付宝结账。
  就在几天前,银联牵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等40余家商业银行高调宣布,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持卡人打开任意一家商业银行App,就能扫码支付。另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年内其他主要银行也将基本全部开通。
  尽管此次银联二维码打通了各商业银行的二维码支付渠道,但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宝的支付习惯已经养成,转向银联二维码的概率能有多高?不少行业人士对此并不乐观。
  新金融与传统金融敌友混战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支持银联的队伍中,还有新金融的身影。
  据了解,京东、美团等互联网企业已向银联二维码开放入口,受理端约有266万商户开通银联标准二维码支付。消费者通过京东App或京东金融App扫一扫,就能无缝切入到银联体系的任一线上线下支付场景。作为加盟银联二维码支付的首批机构,京东2.4亿活跃用户或许正是银联看中的砝码。
  自今年初,银联与京东金融达成战略合作后,后者的支付、用户、场景、技术已开始与银联全面对接。此前,建行与蚂蚁金服签署战略合作,建行理财产品入驻支付宝,工行也宣布开展“聚合支付”收单业务,将陆续支持微信支付、银联二维码及主要第三方支付二维码产品。
  在这场“敌友”交融的混战当中,或许难有最后的赢家。在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银联联合银行一起推扫码支付,解决了最基本的获客问题,银行本身拥有大量的存量客户,这也是银行最大的优势。
  抢滩国际市场破“内忧外患”
  作为全球最大的卡组织,银联每年处理交易超过300亿笔。每一笔刷卡交易,都有相应的服务费收入囊中。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崛起,坐拥“铁桶江山”的传统金融机构结束了“躺着赚钱的日子”。
  向内看,网联、支付宝、微信等“变量”越来越多;向外看,WTO谈判为外卡组织进入中国落槌,银行卡本币清算市场银联独家将成为历史。
  去年,银联与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相继推出的Apple Pay、SAMSUNG Pay等,但并未在市场掀起波澜。这次,银联大举推出二维码支付,同时吹响了抢滩海外市场的号角。银联国际日前透露,银联二维码支付服务率先在香港和新加坡落地,接下来,还将在泰国、印尼、澳大利亚等中国游客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三星拟向印度投资6亿美元 扩大智..
下一篇移动支付行业报告新出,杭州创匠..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