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首款智能音箱产品HomePod已经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证,这意味着这款产品可随时发售。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亚马逊与谷歌也在智能音箱领域掀开了“大战”,前后发布了配有屏显的Echo Show及Google Home。同时,随着上周Invoke智能音箱的推出,微软也已入局。此外,国内不少玩家也发布了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产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以听音乐,还可以提供生活服务,并应用到实际家庭生活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智能音箱产品将在人们生活中普及应用。
苹果高端机入场,掀起市场“大战”
人工智能在2017年全面爆发,不仅仅成为投资圈的宠儿,更是成为科技媒体的焦点。而作为人工智能产业之一的智能音箱市场,随着苹果高端机入场掀起了价格与品质之战。苹果首款智能音箱产品HomePod的发售必然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据悉,该款音箱官方定价为349美元,其不仅可以听歌,还能与家中支持HomeKit的智能产品连接。苹果公司还将HomePod宣传点放上音质上。据悉,HomePod配有苹果专门设计的7个波束形成的自定义阵列的低音扬声器,并提供纯粹的高频音效,可以控制发声方向,也可以保证原始唱片的特性,体现出其技术之强大,从而让用户产生不一样的听觉效果。
智能音箱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必然少不了互联网巨头的推波助澜,国外市场由亚马逊来开局,国内市场则是以百度为首。战火延伸之际,智能音箱中也出现了不少好的产品,比如亚马逊Echo、阿里天猫精灵、小米小爱同学、京东叮咚音箱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亚马逊与谷歌在智能音箱领域掀起“大战”,前后发布了配有屏显的Echo Show及Google Home,随着上周Invoke智能音箱的推出,微软也加入了大战之中。而国内不少玩家也发布了智能音箱,比如去年11百度推出的渡鸦Raven H兼顾语音和Touch触摸板之外,还同时采用Tymphany定制扬声器,具有完美音质之称。
巨头抢滩,智能音箱被“妖魔化”
虽然巨头抢滩,然而目前智能音箱还没玩出新花样。与几年前推出的智能音箱产品相比,现在推出的智能音箱在功能上五花八门,诸如奶粉企业美赞臣与京东合作推出“育儿版”智能音箱,将育儿与智能音箱结合在一起,其是否真的有“育儿”效果就不得而知了。除此之外,酷狗在线音乐平台也推出了智能音箱。而阿里和亚马逊则自主研发了可以上网购物的智能音箱。其特点就在于消费者可以借助语音助手非常方便的上网购物。一些家电品牌把智能音箱内置在家电中后,更是实现了语音控制家电的功能。为此,一些分析人士再次把智能音箱定义为互联网入口。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智能音箱显然经被“妖魔化”了。
随着“语音交互”时代来临,智能音箱可谓是风头无两。在语音交互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音箱产品可以提供内容娱乐、生活服务。例如如果老人在家里遇到突发情况,通过智能音箱可以发出求救电话,或者向指定的某个人发出求救信息,并及时的把这一情况反馈到医生那儿,这功能也受到了广大消费的深爱。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是智能音箱爆发的主要原因。人民希望智能音箱可以模拟成管家、秘书、朋友、甚至是娱乐主播。而语音技术、智能平台的发展把这种向往变成一种可能。
真正落地需解决场景及技术问题
智能音箱将会在未来市场上崭露头角。灵隆科技CEO魏强表示:智能音箱很难通过硬件本身盈利,它更重要的价值点在于用户家庭生活中作为人机交互的入口。智能音箱目前普及过程中主要的市场阻力是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相关技术不够成熟,用户体验不够好;另外就是与服务还不够丰富,客户黏性不强。
智能音箱现阶段正处于起步期,一些厂商为了推广智能音箱,采用降价和价格补贴的方式,希望先把市场先培养起。但巨头科技行业却不以为然,他们通过用户体验来确保产品能很好地在市场上落地。
未来胜出的厂商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的特点:首先是产品载体的通达度要高。通过产品的系统化发展,例如苹果,从手机、电视、电脑、手表等,产品覆盖的载体越多,意味着入口越多。其次,要赋予音箱一颗聪明的“大脑”,可以预见的是,音箱知道跟它说话的人是谁,“我知道你是谁,你要让我放歌,我就放你喜欢的歌”,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这也许倚赖于音箱内置的语音助手比如Invoke的“小娜”、苹果的“Siri”、Echo的Alexa……总之要将人工智能与之结合,让“入口”变成用户的“助手”或者“管家”。
智能音箱现如今已成了科技行业的新宠儿,它不仅仅是一个音箱,而是以音箱为载体,将更多的应用使用在智能家居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音箱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中普及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