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 PC时代走向终结
2011-06-20 14:10:01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关键词:互联网 PC
 
美国苹果公司让全世界刮起了一股iPhone和iPad旋风;谷歌宣布每天都在激活40万部Android手机;在个人电脑时代独领风骚的微软也不甘示弱,将研发和营销重点放在了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 Phone 7上……这些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硝烟四起的争夺预示着一个以便携式移动上网设备为上网主流的时代的开始。

  美国苹果公司让全世界刮起了一股iPhone和iPad旋风;谷歌宣布每天都在激活40万部Android手机;在个人电脑时代独领风骚的微软也不甘示弱,将研发和营销重点放在了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 Phone 7上……这些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硝烟四起的争夺预示着一个以便携式移动上网设备为上网主流的时代的开始。

  我国《人民日报》日前发表文章称互联网正在迎来“移动”时代。美国《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都曾撰文宣布移动上网时代的来临,同时不约而同地预测称:个人电脑(PC)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本报讯 《新闻周刊》认为,目前的这场移动通信革命是迄今为止冲击计算机领域的最大浪潮。就像当年大型计算机被小型计算机取代,小型计算机又让位于个人电脑一样,如今,传统个人电脑又逐渐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取代。

  到2013年,即智能手机问世后的10年,全球将有10亿部智能手机在使用,而个人电脑用了30年的时间才达到这一总量。同样是到2013年,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每年将为该行业带来超过5000亿美元的收入。

  而《时代》周刊更是根据6月初微软和苹果相继发布的新版操作系统尖锐地指出,如果未来某一天PC时代终将结束,那么2011年的6月初,便是它的“死亡令”签发的时刻。

  6月初,微软和苹果相继发布了其即将上市的新版操作系统。业内人士观察,尽管两大公司的计划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都已经将我们生活了30年的个人电脑时代抛在了身后——微软和苹果都在开发适应这个时代的更便携、更简单、更以上网为主要目的的软件。

  从微软发布的Windows 8系统中,业内人士发现,Windows正在经历从Windows 95以来最大幅度的改变。Windows 8有着全新的界面,更像是如今在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 Phone 7上的界面,而不是传统的台式或者手提电脑界面。

  尽管过去的Windows界面并没有消失,现在使用的软件还会在Windows 8继续发挥作用。但是,就像当年从DOS系统转换到Windows一样,微软正在为一种新的转变做准备。

  6月6日,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旧金山举行的“苹果电脑全球研发者大会”(WWDC)上,推介了新版OS X(Mac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和 iOS(iPhone、iPod Touch和iPad上使用的操作系统)以及互联网新服务——云服务(iCloud)。OS X 10.7 Lion将于7月份启用,而iOS 5和iCloud的大部分功能将于今年秋天交付消费者体验。

  iOS 5系统使得iPhone 和iPad在很大意义上实现了Mac机或装有Windows系统的PC机所具有的功能。而具有庞大存储能力的iCloud更是有着发展成PC硬盘取代品的强大潜力。

  “安卓”引发移动领域革命

  本报讯 在移动上网设备领域,微软和苹果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对手,它们有一个共同对手,那就是目前增长迅猛的谷歌Android(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美国《新闻周刊》曾评论称,基于开发源代码的Android引发了移动领域的革命。

  移动广告调研公司Millennial Media上周发布了2011年5月份移动互联网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移动终端市场中,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7%、17%和16%。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市场中,Android在过去6个月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市场份额为53%,相比之下苹果的iOS的市场份额为27%。

  谷歌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正式发布Android操作系统。2010年末的数据显示,仅正式推出三年的Android已经超越称霸十年的诺基亚塞班(Symbian)系统,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

  目前,Android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也是增长最快的用户平台。根据一项最新统计,美国共有7250万智能手机用户,其中Android手机用户占了34.7%,剩下的黑莓用户和iPhone用户分别占27.1%和25.5%。

  Android系统有1100万行代码,整个程序只占200M的空间,相当于40首MP3格式的歌曲所占的空间。但是,它却在深刻地改变着移动产业,将力量的天平从之前的欧洲和亚洲转回美国硅谷,重新塑造着全球大科技公司的未来财富格局。

  Android也将谷歌和苹果两大公司从盟友变为激烈的竞争对手。2007年,iPhone面世后,随着其在全世界的热销,苹果迅速攫取着市场份额。但是,Android平台的出现,使得摩托罗拉和三星等手机制造商能研发出跟iPhone形成竞争的产品。去年,正是由于这些厂家的牵制,苹果的辉煌开始变得暗淡。“Android之父”、谷歌工程部副总裁安迪·鲁宾将其归功于Android是个由多家手机制造商共享的开放式平台,可以整合集体的力量,而苹果则独自埋头开发专有的硬件和软件。

  市场前景大 多巨头混战

  本报讯 摩根斯坦利分析师玛丽·米克称,到2013年,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即互联网接入、在线贸易、有偿服务和广告所产生的效益,每年将为该行业带来超过5000亿美元的收入。只要用户继续使用这些服务、下载各种应用程序,那么,每售出一台移动设备,都将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流。

  有专家指出,像苹果、谷歌和微软这些提供台式计算机服务的大公司,要想保有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移动设备上来。但是,这将使其不得不与像诺基亚和 RIM(Research In Motion)这样的传统手机制造商展开竞争。诺基亚目前依然是行业里的巨无霸,而且已经研发出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塞班(Symbian)。目前全世界在使用的诺基亚手机已经有13亿部,其中2亿部为智能手机。

  Android系统是免费的,谷歌也允许手机制造商改变原始代码以进行定制,也就是说让三星和摩托罗拉制造的Android手机可以有不同的用户界面。相比之下,苹果对系统的严格控制则使其能为消费者提供格外顺畅的用户体验——苹果系统里的一切都能被无缝地衔接起来。而Android模式则相对比较混乱。如果手机制造商们对Android 进行太多的修改和定制,那么它将会被分裂成许多不同的版本,而且彼此之间将不能完全兼容。

  微软希望这种碎片化将成为Android失败的诱因。微软于去年底推出新版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7。为使用WP7,手机制造商们必须向微软支付许可费,并且不能对代码进行太多的修改。微软正在向已经使用Android系统的公司推销WP7。

  移动设备对政治、经济、教育影响深远

  智能手机助人们“全球互动”

  本报讯 这些移动上网设备将把触手伸到世界上最偏远的角落。高科技研究公司Yankee Group去年预测,到2011年,在全世界近70亿人口中,将有50亿部手机被使用。虽然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功能手机(即非智能手机),但是,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智能手机上所应用的技术将变得很便宜,以至于最终售出的每一部手机都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智能手机”。Yankee Group的研究负责人卡尔·豪表示:“可以说,这是一场为争取星球上的每一个人而战的战役。这也是为什么各大科技公司值得为这一市场而战斗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每一部智能手机都将会不断地连接着互联网。职场漫画系列呆伯特(Dilbert)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在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智能手机代表着一种扩充人类大脑的“外脑”(exobrain),它使人们能储存和获取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完成诸如在陌生地带导航的任务。

  那么,当地球上的大部分居民都拥有一部可以即刻获取全世界几乎所有信息的设备时,将会发生些什么呢?这对政治、教育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从理论上讲,移动通信领域的这场革命使得公民们要求其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加开放。不过,反过来讲,政府也更容易监视公民。哈佛大学贝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联席董事乔纳森·齐特林指出,“拥有50亿个监视点的可能性”绝对存在。

  此外,低成本手持设备的广泛应用,将使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更快速便捷地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状况,并参与到一场全球互动。

  “我无法想象,自工业革命早期珍妮纺纱机发明以来,还有什么其他发明能像智能手机一样对新兴市场中最偏远的农村人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这对他们意味着一场知识革命。”摩托罗拉的联合CEO桑杰伊·贾哈说。

  中国手机网民增长迅速

  本报讯 目前,中国手机网民增长速度迅猛。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2.33亿,2010年底增至3.03亿,而到今年4月底,这一数字已跃升至4.77亿。

  考虑到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9亿大关,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3G等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我国移动互联网还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

  移动互联网将成发展引擎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如是判断。

  有专家指出,移动互联网是信息产业下一个十年发展的引擎,“得智能者赢未来”。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认为,更为广阔的意义在于,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及工作的方式。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与冲击,并逐步从个人和家庭延伸到商务领域。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移动终端普及率远高于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特别是边远乡村的信息化进程。对于东西部地区和城乡间尚存在较大数字鸿沟的我国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一种运算能力及功能比传统手机更强的手机,它像一部电脑一样可以通过下载安装软件来拓展功能。至2008年底,全球约有4.5亿部智能手机。

  通常使用的操作系统有:Symbian(塞班,由诺基亚开发)、Windows Phone、iOS(应用于“苹果”产品)、Android和 BlackBerry OS(应用于“黑莓”手机)。它们之间的应用软件互不兼容。但是,因为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所以智能手机有丰富的功能。

  结合3G通信网络的支持,智能手机势必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

  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源于英文Personal Computer,缩写为PC。

  1962年11月3日,《纽约时报》在相关报道中首次使用“个人电脑”一词。

  个人电脑分为两大机型与两大系统,在机型上分为常见的桌面型电脑与笔记本电脑。

  1981年,IBM推出在Intel 8088信息处理器上运行的个人电脑。这种5150型计算机是现代PC的原形,并在MS-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上运行。从此,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史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

  记者手记

  I,Phone

  1994年,北京,大学二年级,学校里只有为数不多的DOS机,我们外语系没有一台。同学们打写论文全靠传统的打字机。

  1998年,广州,研究生二年级,系里的计算机室配备了七八台电脑,到了研三,因为不得不用电脑准备毕业论文,WORD软件终于用得娴熟。

  2000年,进报社,报社给每人配备的通讯装备是一台BP机。那时候,多数的通讯还都是靠家庭电话、街头电话亭和BP机维持。

  2002年,有了手机,但是只用来通话,还不太会发短信。2009年,有了一台3G手机,家里的台式电脑早已被两台笔记本、一台惠普一体机所取代。

  2010年,很多朋友和同事都开始换号使用iPhone。

  2011年,老乡送来iPad和iPhone 4,这是当下时兴的送礼方式,他经常在海印电器城订购。

  有了iPad和iPhone之后,很多时候,已经不需要开电脑。打牌、打游戏、看天气,逗会说话的小狗“Ben”,上网查资料、网上购物、频繁地“织围脖”,已经是每天晚饭后的家庭功课。

  这大致是一个经常落后于时代的女子被时代逼着不断更新的真实过程。今天一梳理,惊讶地发现,这竟也是一个从台式电脑到平板电脑,从BP机到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上网及通讯“进化”过程。从中也可以看出,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人越来越快地跟上了世界的步伐,甚至保持了同一节奏。

  当我在部门的报题会上,提出“PC时代开始走向终结”的命题时,许多同事都说言之过早。我反驳说,谁能料到几十年后的发展?渐渐地,人们会把工作留给电脑,把休闲全部交付智能手机,而或许终有一天,无论工作还是休闲,带着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

  从比尔·盖茨到史蒂夫·乔布斯到安迪·鲁宾,江山代有“极客”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还会有怎样的科技奇迹出现?有生之年,我希望见证、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苹果现金超700亿美元 能收购诺基..
下一篇Forrester预计移动电子商务将获得..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