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赛捷丁勤慧:成长型企业ERP要像变形金刚一样
2011-11-03 14:59:00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赛捷 ERP
 
根据这样的现状,赛捷软件ERP Accpac事业部总经理丁勤慧对于“成长型企业”给出了新的定义:成长型企业是指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规模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有机会快速成长的企业。

  两难中的成长型企业

  “想发展,用电荒;想维持,用工难;想积累,利润薄”,这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现状。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结构矛盾、增长方式粗放、地方财政金融风险暴露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美国和欧盟经济复苏乏力,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恶化,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在上升;发达国家消费主体的购买力下降,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大幅减少;再加上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货币升值等影响,竞争力有所减弱……这一系列情况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经营环境日趋紧张,生存和发展变得尤其困难。

  根据这样的现状,赛捷软件ERP Accpac事业部总经理丁勤慧对于“成长型企业”给出了新的定义:成长型企业是指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规模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有机会快速成长的企业。

  丁勤慧指出,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在三五年内,可以由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这样很小的企业规模,快速壮大,变成几百个,甚至几千个人的规模;但是也有可能因为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从成百上千人的规模,缩小变成只有几十个人的企业。这也是成长型企业最为显著的特点:规模不稳定。其次,这一类型的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快速发展起来,在中国,有很多促使企业快速壮大的机会,如政策调控和人力、成本等优势,这一类型的企业一旦抓住机遇发展,就能够快速扩大企业规模。但是在国外市场上,这种情况则相对较为少见,国外的企业规模会相对稳定一些。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丁勤慧向畅享网记者表示,在赛捷软件的客户中,不乏在三到五年之间,人员数量从七八十增长到六七百,甚至一两千人的企业,并且其营业额和业务覆盖面积也会在期间发生成倍的增长。而这一类型的企业多是分布在华东、华南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而且多是处于产业链条下游的制造行业企业或者贸易类企业。

  根据这样的描述,可以想象,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长型企业,其发展曲线是这样的:一个配件制造企业,由于政策优惠或产业发展提速,连续接到了数个、甚至数十个金额巨大的订单,企业就马上加多设备、加多人手,扩大生产规模,并获得了更多的回报和利润。当这一切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就可以达到数倍或者数十倍的增长规模。但是,当遇到金融危机等难以把控的外部环境时,产业链上游的需求下降,订单减少,该企业由于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就不得不减产、裁员,企业规模就不得不萎缩。

  曾有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国内的成长型企业对于信息化的期望,和其应用现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成长型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无法像稳定的大型企业一样,提出明确、清晰的信息化需求与演进战略。同时,由于这类型企业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因素,也导致其对信息化投资尤其谨慎,成长波动性大会导致IT规划部分或全部失效,而快速的变动又让传统软件的应用模式难以配合其快捷的步伐,这一系列复杂的情况使得成长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极为缓慢,已经成了成长型企业信息化的瓶颈所在。

  ERP要像变形金刚一样

  对于这一点,丁勤慧颇有同感,在他所接触过的客户中,就有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民营企业,却选用了针对大型企业的ERP产品,而当其生产规模扩大,组织架构也发生变化时,必须要重新实施与之前结构配套的ERP系统,而修改成本高昂的ERP就成了尾大不掉的难题和鸡肋。丁勤慧道出:“企业选择的ERP系统不适合,就好像是一个人穿了大几码或者小几码的鞋,不合脚,走起来难免会跌倒,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鞋,才能走得好。”

  那么这种处于快速变化之中的成长型企业该如何做IT规划?丁勤慧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企业在做规划时要考虑到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既要考虑到企业发展壮大时的信息化需求,也要考虑到规模萎缩时的信息化应用状况。而在过去,无论国企、民企,还是外资企业,做信息化规划时基本都是单向考虑的,很少会想到外界环境变化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其次,一定要选择一款能够匹配企业快速变化、能够真正帮助其成长的信息化产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双鞋。

  第三,信息化起步要低,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这对相关人员也是一种培训。而如果在一开始就起步很高,则有可能踏不准节拍,甚至影响系统上线使用。

  对于系统实施过程,丁勤慧也建议按照模块化的方式一步接着一步的来实施,这样会起到相对安全、稳定的效果。同时,在企业内推行信息化应用时,也要一块接着一块的推广,这样在企业内部遇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丁勤慧指出,赛捷的Sage Accpac ERP就是这样组件化的、模块化的产品。“在赛捷的数据库里。有几百个模块,将这些模块抽取出来,进行任意组合,就可以满足企业客户的特殊需求。它就像一个变形金刚。”丁勤慧笑言,自己也曾接触过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直接上一套庞大的系统,但导致的结果却是“消化不良”。

  据丁勤慧介绍,与国内外其他ERP软件相比,Sage Accpac ERP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配合企业进行快速变化,可以伴随企业的规模伸缩,灵活地调配应用多少。而国内的软件较专注做本土化特色,很少能随着企业快速成长而成长;国外的多数软件,客户对象又大多是稳定的大型企业,当选用超大系统的成长型企业规模变动时,再次实施ERP系统需要花费的成本又太高。丁勤慧坦言:“Sage Accpac ERP就是针对那些快速变动中的成长型企业客户,这也是赛捷的优势。”

  据悉,Sage Accpac ERP有100、200、500等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并发用户的数量不同,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选择相应的并发用户数量版本。而且,一个模块仅售6000-7000元人民币的低廉的价格,让很多成长型企业都拥有了低成本实现信息化的机会,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变化情况和需求,来同步增减用户数量或应用模块。丁勤慧详细解释到:“Sage Accpac ERP的起步低,十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但是企业成长后使用功能完备的模块,例如Sage Accpac ERP还可以加载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相关模块,包括类似微软PROJECT甘特图、派驻人员时间表等信息,完全作为一个模块,整合在ERP内部。

  对于出现规模萎缩情况的成长型企业来说,在变更ERP应用时,只要抛弃其中的不再需要的模块即可。丁勤慧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集团化应用,在Sage Accpac ERP系统中,这项功能不是嵌在ERP产品里,而是采用单独成模块的方式,如果成长型企业从集团化企业变成了单公司,从多元化经营变成了单一化经营,这时候就可以抛弃”集团化应用“模块,将其放置在一边不用,而不需要把全部ERP系统再重新实施一遍,也不会产生再次实施的费用,能够为企业节省价格不菲的成本。

  据了解,目前,这套实施灵活的ERP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来组成不同的行业需求方案,不仅是制造型企业和贸易型企业,很多食品餐饮连锁行业(例如赛百味、面包新语等),奢侈品行业(香奈儿、迪奥等),甚至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行业也是Sage Accpac ERP的成功客户,除了这些行业化ERP产品以外,Sage Accpac ERP还有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相关产品,可以满足一些标准化ERP不能解决的问题。产品价格起步低,让客户容易接触到,并且可以随着客户需求增长而不断的组建、升级,是Sage Accpac ERP最大的特点,也是让上述客户共同看好的优势。而这种广泛的行业适用性和规模适用性,也让赛捷软件在全球经济情况不稳定的今天,仍然取得了持续增长的好成绩。

  “虽然也是舶来品,但是在中国根植了十年的赛捷软件已经完全解决了本土化的问题。”丁勤慧向记者介绍,早在十年之前,由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引入中国的赛捷软件,就发现了软件自身设置与中国会计制度、人事制度上的差别。但同样得益于赛捷软件产品灵活、易修改的特性,这些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而且,不仅可以适合于中国的“本土化”,赛捷软件也可以提供适合其他国家的“本土化”情况的解决方案。

  发展到今天,赛捷软件已经在中国拥有了十多家合作伙伴,而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赛捷软件也是慎之又慎。丁勤慧指出,赛捷的合作伙伴一定要愿意在某一区域上扎根,了解赛捷产品的同时,也要了解这一区域的客户,要能够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从而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将来,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共同推广,为更多的成长型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丁勤慧总结道。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计算是ERP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ERP实施不容易:如何成功实施ERP?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