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段时间发现,网上刊登出了微软Dynamics在微软十大年营业额在10亿行列的产品线,其中Dynamics位列其中。据微软商务解决方案部门总裁Kirill Tatarinov介绍:“Microsoft Dynamics业务包括微软ERP和CRM,现在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在去年财年里,商务解决方案事业部的增长率是10%.但在今年财年的第一季度,Microsoft Dynamics增长率达到17%.”
据了解,Microsoft Dynamics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拥有35万客户,用户500万。从过去十年来看,Microsoft Dynamics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而行业整体增长率只有5%,可以看到Microsoft Dynamics在以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微软的统一沟通和协作技术推动了一些新型的、不同风格的企业的发展,Microsoft Dynamics简化了组织内、外部的沟通,特别是能够让用户利用社交网络技术来发展业务。
Dynamics CRM新增社交网络功能
10月份,微软发布了Microsoft Dynamics CRM最新版,新增了社交网络功能。在Dynamics CRM online中创建了类似Facebook Wall一样的“个人页面”,用户可以密切跟踪所有交流对象的变化和更新,包括销售机会、客户情况、某个事件甚至是某个人。这相当于除了传统的电子邮件之外,微软为大家增加了一种新型的沟通与协作的社交方式,进而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种选择、一种灵活性,让客户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行自己的业务。

微软商务解决方案部门总裁Kirill Tatarinov
Kirill Tatarinov认为,社交网络现在是一种时髦的趋势。它代表了个人也代表了企业希望做、想做和必须要做的事。社交网络反映了人们随时随地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沟通与协作的需求。微软在试图解决企业关于协作交流的需求方面,已经做了相当长时间。包括Microsoft SharePoint,Microsoft Lync,Skype在内的相关产品已经为客户在沟通协作领域做出了成效。而沟通与协作也始终是微软的一个核心战略。现在微软又在 Dynamics CRM中加入了社交网络功能,可见微软在这个征程中又往前迈了一步。
而说到Dynamics CRM中的社交网络的新功能,其关键问题是如何抓取来自互联网浩瀚的数据?其最核心技术便是来自于在Microsoft Azure 里一个专门的服务叫做“Microsoft Azure数据市场”,该技术能起到一种桥梁作用,帮助企业获取有效信息。Kirill Tatarinov举个例子说明:为了提升销售预测准确度,我们可以通过该技术先锁定某销售区域的人口数据,从而为产品引入时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Dynamics重视的领域:五加一
在Microsoft Dynamics CRM发展策略中,微软的侧重点是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提升用户在垂直行业的竞争力。在全球,微软的合作伙伴很多,包括埃森哲、Avanade和HP.在中国,也同一些强大的合作伙伴有合作,比如神州数码,帮助用户解决在垂直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需求。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云计算的发展,希望能加速推动中国企业迈向云计算。为了加速Microsoft Dynamics 在中国市场的成长,2010年,微软在上海成立了“服务器与工具”研发中心和“微软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专门针对中国和整个亚太区Dynamics业务的研发。从而进一步有效地帮助中国企业和合作伙伴更好地理解云计算,以及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充分利用这项潜力无穷的技术。
目前,Microsoft Dynamics对中国五大行业以及公共事务和政府服务市场非常重视:
第一、制造业。不管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制造业都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从ERP角度来说,微软专门为满足制造业公司提供了离散型和流程制造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独特的解决方案是针对混合型制造业。
第二、零售领域。在当今世界,很多零售厂商都需要实现其IT系统的现代化, Microsoft Dynamics能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零售终端、仓储管理、库存管理、客户忠诚度分析等。
第三、批发和分销领域。过去,批发和分销是两个不同领域,但是今天这两个领域同时都成为零售业和制造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很多公司在制造、分销和零售方面形成了垂直一体化,而微软正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系统,帮助用户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四、服务业。其中包括咨询业、顾问业等相关专业服务管理的解决方案。
第五、金融服务。在中国银行业,Microsoft Dynamics CRM取得了很大进展。
第六、公共事务和政府领域。通过Microsoft Dynamics CRM,为政府提供电子公民服务,从而把这个区域里的每个人有机地联系起来,另外政府也能利用Microsoft Dynamics ERP很好地管理财务。
而面对当前国内日趋热门的医疗行业,Kirill Tatarinov表示微软也非常重视,虽然微软针对国内的医疗产业投入目前还处在孵化阶段,但是微软医疗数据管理工具也具备相当优势,两款代表产品包括HealthVault以及Amalga.目前,微软在北京研发中心的其中一项重要研发工作就是针对国内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的研发。
在未来,微软会考虑把医疗领域列为入“五加一”,或者加入主要侧重的垂直行业之中。
Dynamics CRM:平民级的快乐管理
一直以来,CRM领域高手林立,强劲的传统对手包括甲骨文和SAP,新型在线CRM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com最近几年将业务做地风生水起。对此,Kirill Tatarinov分别针对不同的CRM领域厂商发表看法。
在国内,有IT业内人士称甲骨文和SAP的CRM产品是贵族级的产品,而称微软的CRM为平民级的产品。对此,Kirill Tatarinov表示:“我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不过贵族产品如果指的是价格贵的话,我表示同意。如果有人说微软CRM是平民化的产品,我愿意接受,我们就是要让CRM从一个很高的贵族价降下来更加平民化,成为老百姓的CRM.”
对于甲骨文和SAP这两个CRM厂商的产品,Kirill Tatarinov表示:“不光价格高昂,而且系统的部署和维护也要持续性投入。这与微软CRM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微软更强调很快拥有投资回报,用户能够很快地进行部署,很快地开始从部署的产品中获得收益,而且成本比较低。”
Kirill Tatarinov进一步指出,现在微软Dynamics CRM有一些用户是从Oracle转到Dynamics CRM.就甲骨文而言,有一个重量级的金融界客户就是英国巴克莱银行,该公司的8000多名用户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转移。
而另外一个从甲骨文Siebel转到Microsoft Dynamics CRM的用户,就是微软自己。十年以前,微软的销售人员部署了Siebel,但效果差强人意。在2011年年初,微软内部超过六万名的员工,包括Kirill Tatarinov都已经换用Microsoft Dynamics CRM,销售业绩也大幅度提升。
而对于SAP,Kirill Tatarinov认为“真正部署SAP CRM的用户本身就不多。人们即使买了它的产品,也未必真正在使用。”
面对Salesforce.com这个在线CRM服务提供商,Kirill Tatarinov也一针见血地指出,Dynamics CRM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它是微软的CRM产品。
1)很多销售人员就生活在Microsoft Outlook之中,早上起来后第一件事情和晚上睡前的最后一件事都是Outlook.Microsoft Dynamics CRM内置在Outlook之中,而不是集成。换句话说,用户并看不到两者怎么连接,但是该连接是无缝的。无论通过邮件或是日历对客户、销售机会或是产品的管理都是非常有机。
2)一个差异点在于微软对云计算的使用方式。微软Dynamics CRM一方面可以在客户内置环境里运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公共云环境里运行,可以由合作伙伴自己来托管。这种独特的方式,对中国来说尤其合适,因为很多中国的企业,更愿意把Dynamics CRM放在私有云上运行,而不是放在国外的公有云上。
3)另一个差异点在商业智能方面。即在整个工具环境中,微软给客户提供的所有报告、分析方法和分析数据都是实时且相关的,横跨整个企业范围。在这方面,Salesforce.com因为技术限制还做不到这一点。
同时,Kirill Tatarinov又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从Salesforce.com转到微软这边一个典型的客户案例。这个客户曾是部署Salesforce.com规模最大的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员工超过1000人。他们用了Salesforce.com几年,但体验太差,既得不到企业级的报告,价格也太高。所以大概在一年以前,即2010年底的时候,他们决定从Salesforce.com CRM转向Microsoft Dynamics CRM Online,只用了两个月就上线了。该公司的CIO用“投资回报太棒了”来形容对于微软Dynamics CRM的体验。Kirill Tatarinov兴奋地说:“这是第一次我听到有人使用”太棒了(fabulous)“这个词来形容投资回报率。”
最后Kirill Tatarinov坦言:我们没有把甲骨文和Salesforce.com看成不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对于微软而言,他们都意味着机遇。在一些大企业从甲骨文或Salesforce.com转向我们时,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巨大的成功。
Kirill Tatarinov最后表示,在中国市场,对于Microsoft Dynamics CRM来说,机会是非常巨大的,中国这个市场已经成熟了,已经做好准备接受和推广我们的产品,微软恰逢其时在这个最好的时候来到中国市场发展。微软也将会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技术。同时,微软还将专注于建立一个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联合中国的其他伙伴一起把微软最新的技术推广到其他领域和不同的用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