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专注于行业化 CRM主要赢利模式分析
2012-11-28 19:05:55 来源:硅谷动力 作者:【
关键词:CRM
 
不可否认,如今CRM渐成最热门的管理软件之一,然而,不菲的成本、各实施单位复杂多变、执行难度大,以致国内CRM实施成功率不到30%,CRM似乎陷入一种“高级摆设”的尴尬境地,没有产生预期效果。

  比如CRM商向一家轮胎生产企业推广产品时,企业要求提供从购买材料投入到产品售出的效益分析模块。这个模块是轮胎生产企业向CRM商提出的一项特殊需求,也是CRM行业化、个性化的基本动力。

  CRM行业化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即知识库的行业化。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是CRM系统最有价值的内容,由于各行业所处理的业务都不一样,所以各行业所拥有的知识库肯定也不一样。这就要求CRM商要建立非常广泛深厚的库资源,以支持各行业各企业对CRM不同需求。

  目前,在行业性的CRM解决方案上,多数CRM厂家只是按通用化项目式进行运作,很少也不情愿再投入研发将其发布成行业性的CRM产品。许多CRM商很少亲自到基层体验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没时间认真分析它们强烈差异性,只通过客户的简单介绍,就在CRM通用性产品上做一些增增减减、缝缝补补的工作,以此来提供给客户。这种研发设计本身就没有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有可能因设计人员在理解上的偏见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很可能是客户今后升级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为推广应用埋下隐患。

  只有专注于行业性才能做专做强

  术业有专攻,专攻才能毕其精力突破核心,做专做强。只有立足于一定的行业或一定的专业,才能为企业提供最增值的专业咨询顾问服务,提出全面、先进的解决方案,而不能事无巨细大小通吃。因此要真正实现CRM在企业市场的深入应用和普及,专业化、行业细分化才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因为CRM产品有非常强烈的个性,每一家企业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管理要求,那么以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为主要业务的CRM,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行业背景,相当的专长,才能为企业提供适用的解决方案。CRM逐渐走向成熟最明显的特点是CRM产品开始以行业为主要特征进行市场细分战略,以能迅速提升CRM系统的运作效率,强化CRM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CRM软件要从行业入手,总结行业管理的特色,深入行业的典型企业,总结行业共性,形成行业性的专业CRM平台,做专做深做强。如果专注于特定垂直行业或细分市场,那么你对该领域的精深知识和技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因而能够建立持续庞大的客户关系与市场区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CRM商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向专业化以及行业细分化的方向发展。针对某一具体行业的CRM服务正发展成为一种大趋势,例如针对制造业、医药行业、纺织业、铸造行业的CRM集成软件纷纷在各地出现,或专做商业软件、教育软件、汽车软件等领域的CRM租用平台也接踵而至。

  如用友在汽贸行业,合力金桥在电信市场,创智在房地产方面,联成互动在航运领域,等等,都锻炼出了自身品牌的优势,这些CRM大腕们在不同行业中抢占制高点,不仅有利于把资源集中到某些特定领域,减少资源浪费,而且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为CRM市场的发育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做大做强。这也告诉应用企业在购买CRM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CRM软件必须符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同时要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当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软件系统能够快速重构,紧随企业的变化。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CRM用户对产品的行业化、个性化需求是目前CRM商面临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行业化、个性化与开发成本之间是一对不可对称的矛盾。因为行业太多,如果每一个行业做一个行业版本的话,对一个专业软件商来说可说是有心无力困难重重。如何协调解决成本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是今后CRM厂商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总之,CRM软件本身应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在设计软件产品的时候需要尽量针对性添加更多的功能来不断满足不同企业客户的关注与需求,同时提供一个能够让运营商、软件商满意、给用户企业带来持续利益的CRM产品及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行业化、细分化、个性化的软件应是CRM模式的首选,也是普及突破的关键。如此,CRM应用模式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天业集团ERP 与财务接口项目启动
下一篇胶州电力创新ERP建设方法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