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借鉴物联网思路 让校车更安全
2011-12-28 17:35:16 来源:自动识别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校车安全
 
近年来,“校车”不断进入公众视野,但却总是与事故相关。这里不想就校车标准、资金、法律等问题发表意见,只是想应该借鉴物联网的思路,对校车的管理建言,希望有关部门在建立校车管理体系时,考虑高新技术的应用,让校车管理智能化、高效化。

  近年来,“校车”不断进入公众视野,但却总是与事故相关。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一年内全国各地共发生校车事故22起,死亡人数达到47人,平均每月有4名儿童惨死在上下学的路上。近期各地发生的校车事故,一再剥夺孩子的生命健康权,让中国开始陷入对校车安全问题的深思,那些还未经世事的孩子们再一次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监管不力、运营失当,几乎在每次校车安全事故中都有体现,孩子的鲜血在不断拷问校车的安全制度。

    温家宝总理在近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校车安全问题,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设计、生产、改造、配备等工作,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令人欣慰的是,大到中央、国务院,小到地方政府、基层学校,都开始重新定位校车“性质”,并已经开始了明确的“动作”。中央助推校车“专业化”的三大实招:用法律助推校车专业化,用资金助推校车专业化,用严惩助推校车专业化,已经把校车专业化问题纳入了中央的重要日程。

    综合分析我国校车问题,我认为大致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没有硬性的、统一的校车质量标准,二是对校车的运营没有准入制度;三是对校车司机没有确定的上岗标准和职业要求;四是对校车的运营模式没有正确的引导;五是对校车的运营经费没有可靠的保障;最主要的是没有完善的校车管理体系。综观全球,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除了经济发达的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之外,经济并不太发达的古巴、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校车管理体系,就连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朝鲜,也早已开通了“教育专列”。

    作为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了!这里不想就校车标准、资金、法律等问题发表意见,只是想应该借鉴物联网的思路,对校车的管理建言,希望有关部门在建立校车管理体系时,考虑高新技术的应用,让校车管理智能化、高效化。

    以下我们畅想一下条码、RFID等物联网技术在校车管理体系里的应用:

  应用一:在制定了校车设计、生产质量标准的前提下,让校车生产、销售信息可追溯;对校车运营信息、关键零部件保养、维修信息可追踪、可监督、可提醒。这类应用已经有很好的条码、RFID技术解决方案可借鉴。

  应用二:让校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追踪,既可监督车辆运行,又方便运营车队、学校、家长随时掌握车辆、学生的动态。这是车联网的新应用。

  应用三:在设定了校车司机的上岗标准和职业要求的前提下,对司机进行驾驶记录,提示定期培训。这类属于身份认证和追踪管理应用,也已经有很好的RFID技术解决方案。

  应用四:为每名乘车学生发放乘车卡,上车、下车刷卡后系统免费自动给家长手机发送信息,方便家长掌握学生的动态。另外,通过刷卡记数,还可以对校车超员进行管理。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上车刷卡等方式及时追踪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为学校综合教育提供参考。这类应用是我们目前公交一卡通的拓展。

     ……

  总之,技术不是问题,钱也不是问题,态度是问题。真心希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让每个孩子都平安、开心地上下学不再是奢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家金卡工程物联网应用联盟27日..
下一篇嘉兴投6个多亿运用物联网打造智慧..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