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初探
2014-08-12 13:37:50 来源:国脉物联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水产养殖在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产养殖业仍沿用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方式,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缺乏对水质环境的有效监控。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水产养殖在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产养殖业仍沿用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方式,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缺乏对水质环境的有效监控。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喂和用药极大的恶化了水质环境,影响水产品质量,加剧水产病害的发生,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污染、养殖风险等问题非常严重。
  针对我国现代渔业生产管理集约、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江苏省金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区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渔业生产管理信息全方位感知、渔业信息可靠安全传输、健康养殖过程智能决策、养殖设施智能控制、水产品流通过程安全可溯与电子商务、渔业技术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了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和渔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了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标。
  一、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具有对水质监测、环境监测、视频监测、远程控制、短信通知等综合功能,实现了24小时对水产苗种繁育阶段的水温、pH值和溶氧量等各项基本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自动处理或通过短信迅速通知相关人员。
  从提高渔业监管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生产效率等角度出发,开展水质多参数传感器、无线传感网、云计算与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搭建现代渔业云服务平台;针对不同养殖模式,建立现代渔业数字化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现代渔业数字化服务体系,形成相关技术标准;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渔业生产信息全方位感知、渔业信息可靠安全传输、健康养殖过程智能决策、水产品流通过程安全可溯与电子商务。
  二、物联网技术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
  1.水质控制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鱼、虾、蟹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金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是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养殖面积5000多亩,今年投入100多万元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全市率先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业,据初步统计,今年河蟹产量在80kg/亩以上,规格150g/只,亩效益达到5200元/亩,较往年提高15%。
  金湖县涂沟镇养殖大户薛金国说:“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这里的天气一直又闷又湿。要是往年遇到这样的天气,我每晚都不能安心睡觉,时时要盯着鱼塘,怕鱼塘水中的溶氧量不够引发死鱼,怕水中的pH值发生大的变化,也怕水中的氨氮含有量有变化,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但是今年在鱼塘养殖上应用了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对养鱼人来说,鱼养得怎么样,过去全凭的是经验,什么时候投食,投多少,只能估摸着进行,若投喂不准确,就会产生过量投喂浪费,或者投喂不够,鱼吃不饱影响生长的情况。现在应用了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就像请了个24小时值班的“机器人”,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特别是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能够按实际情况自动启动增氧设备,确保水产品不因缺氧而发生死亡事故。
  2.水产养殖环境监测
  系统主要由WSN水质监测站、溶解氧控制站、现场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组成。WSN溶解氧监测站包括WSN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与溶解氧传感器、pH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主要完成对溶解氧、pH、水温、水位和氨氮数据的实时采集、在线数据处理与无线传输功能。
  3.视频监测
  通过在养殖塘口、养殖区出入口及一些重要场所设置探头,实行全程监控,达到防盗、防逃及水产品养殖过程全程监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4.远程控制
  在建设农业物联网—水质监测与远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手机短信,可以远程控制池塘的增氧机的开关,达到人虽千里,却在塘边的效果。
  据专家测算,使用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养鱼后,预计可节本增效20%左右,亩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渔民收入。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水产养殖生产技术日趋完善,实施标准化养殖要求,严格控制投入品的使用,池塘水质的净化循环使用,从而保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减少水产养殖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还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相对还比较滞后,特别是在农业用智能传感器、RFID等感知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方面,许多应用项目还主要依赖进口感知设备。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心、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已开始进行农业专用感知设备的研制工作,但大部分产品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产品在稳定性、可靠性、低功耗等性能参数方面还和国外产品存在不少差距,离产业化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2.成本总体偏高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所需要的传感器、电缆等比较贵,成本较高,一般养殖户难以承受。现在90%依靠项目资金来扶持,养殖户大规模使用还有一定难度。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肥东牌坊乡率先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
下一篇安全防范管理:公交场站物联网技..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