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物联网潮头勇泛舟
2014-09-29 18:30:21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日前,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获批全国唯一物联网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从2009年奥巴马积极肯定建设“智慧地球”,到同年中国提出“发展自己的‘感知中国’”,中国的物联网发展迅速起步。
  日前,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获批全国唯一物联网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从2009年奥巴马积极肯定建设“智慧地球”,到同年中国提出“发展自己的‘感知中国’”,中国的物联网发展迅速起步。
  “物联网对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将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影响。因此,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也将是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中的制高点。”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教授凭借专家的敏锐,意识到学校的发展机遇出现了。2009年9月,南京邮电大学成立全国高校中第一个物联网学院和物联网研究院,2010年,以物联网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开始建设,并注册成立江苏南邮物联网科技园有限公司。2012年科技园被认定为江苏省省级大学科技园。经过四年的运营和发展,园区企业年产值4.84亿元,实现税收2230万。南邮大学科技园在物联网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物联网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
  协同创新担当社会责任
  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洪波教授介绍说,物联网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和多门学科、多种技术、多类产业及部门,而相互间存在着严重的封闭式“孤岛”现象,需要加强协同创新才能有效地汇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创新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 2010年7月,在南京物联网大会上,杨震校长说出了南邮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南京邮电大学担任首任南京市物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2012年,由南京邮电大学牵头,落户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的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电信运营商、政府机构等29 家单位组成,设有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物流、智慧节能环保、智慧矿山、智慧医药护理、智慧家居安防等6个分中心、3个支撑平台及在南京、无锡、苏州三地设立物联网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推广基地。“民生问题,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实现社会服务的智慧化是协同中心努力的方向。”朱洪波说“任何一个居民的所有服务需求都应该被纳入智慧城市的服务范畴。”
  “这个数据显示企业在夜间超标排污水了。”记者看到,在一个监测平台上,企业的排污情况一目了然,再也玩不转“猫捉老鼠”了。南邮和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共同研制了一个江苏生态环境的监控服务系统,可以实时感知和监管江苏省各个地方的水、气、声、土、渣、固废、电磁辐射等各个方面。
  在拥有1000 平方米的全国第一个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开放的泛在网络服务平台,有上千的医疗和护理的专家。“现在身体信息能被实时感知,解决了实现移动查房、护理和服务的问题,看病难、居家养老难就有了解决办法。”朱洪波说,让医护人员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可以无处不在地感知护理和检测健康状况,进而提供服务。一个平台能把碎片式的服务统一起来,对传统的健康服务形成支撑。据了解,南京市已与该中心合作成立了南京智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目标是打造成全国第一个研究智慧健康的研究中心。全国的许多医院、政府、养老院、穿戴式终端设备制造商、卫生部门等对此都很有兴趣,要求加入这个平台,寻求合作。
  由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的南京市2014 年省物联网重点示范应用与推广项目和2014 年中央财政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会在大学科技园举行。科技园巨大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接地气的研究,赢得了政府部门的信任。现在,有关政府部门举办的物联网方面的招标会、研讨会及评审等,很多都在科技园进行。连云港徐圩新区也请学校设计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方案。科技园每年培养各类物联网展业人才2000人以上。目前,科技园已获得“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单位”等授牌平台达10余项。
  学科底气融合“三链”
  项目总经费为1496万元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泛在网络下多终端协同的网络控制平台及关键技术”课题,南邮为承担单位。由南邮领衔的我国5G移动通信研究领域第一批系统级国家重大研究项目“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同步多通道宽带信道测量系统”项目获资助经费820万元。南邮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呈现“牛市行情”。这无不依托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宽带无线通信及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信息学科重点平台有较强的研发优势。学校在信息产业、通信行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与国内主要的信息网络运营企业、信息设备制造企业、信息技术与应用标准化主导部门、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协同发展,组成了强大的信息产业发展公共支撑平台。近三年,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2528项,发表学术论文9364篇,其中4004篇被SCI、EI、ISTP收录,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物联网领域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江苏973以及省物联网六大示范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立项资助100余项。强大的学科底气,为物联网研究院引领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邮电大学产业处处长、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登银教授介绍说,目前科技园入园企业总数达到118家,其中,在孵企业92家。这些企业大都是本着南京邮电大学强大的学科来的。他接着说:“技术链就是高校、科研院所都有技术创新,每个技术创新都有项目、课题,都有一个团队,但是这些团队与团队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是没有联系的。科技园希望项目之间的闭环能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技术链,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系统。这个技术链将依托后台的学科链,去支撑前台的产业链,让学科链和产业链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复合链。”科技园给入园的企业带来意外的惊喜。
  南京南京富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是冲着南邮的学科优势,较早进驻南邮物联网科技园的企业之一。当时正在为公司重新选址的刘荣建总经理走在路上,看见“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的牌子,想到“这所学校在通信技术方面是强项”,就冲者这一点把公司安在了科技园。公司开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楼宇对讲门禁系统”,安装不扰民,成本低,在老小区改造、市属“四大片区”保障房建设中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市场越做越大。公司获批5个实用新型专利,与科技园合作的智能公共安全方面的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实有人口动态信息采集系统示范工程”入选了2013年南京市物联网产业重点项目。“未来公司还会开发新的系统,在科技园,我有底气,心不慌。”刘荣建说。
  科技园为入园企业注入科技血液,共建了25个技术研究中心。南邮新大诚融合技术研究院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获得投入费用共700万元的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项目。该公司母公司苏州新大诚被选为“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入库企业”,将于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同时,科技园通过融资渠道给苏州新大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00万元,经过两年的发展,科技园股权已达400万元。近三年,入园企业与学校开展的横向合作项目合计近30项,合作经费达到1198万元。南邮物联网科技园背后的技术链可以给他们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技术让公司走得更远。
  南邮技术转移中心就设在科技园,它的职责就是整合入园企业、物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以及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进行物联网产业应用和市场开发,打造物联网产业集聚基地和应用示范基地。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是智能家居。技术型老总张红星对公司的技术实力很有信心。他说:“目前一整套智能家居设备包括照明、背景音乐等情景模式以及水、电、气得读取等在手机上一个APP就能完成。”但他同时也说因为价格一般在15万左右,“目前,智能家居市场还在培育期。”“科技园很关心我们的发展。不时会带着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参观,为我们的产品做推广。科技园关心企业的成长,我真心感动。”近三年,学校与园区企业开展的技术转移项目近30项,转移经费达3886.3万元。科技园通过以上各种渠道共筹措种子基金1840万元投入园区创业企业。
  商店买卖“智慧服务”
  在科技园一楼大厅,可以看见一面大显示屏,界面类似电脑的桌面,它就是智慧服务商店的柜台,柜台里有农业项目、智慧照明控制系统、远程医护服务………“智慧服务商店”是南邮搭建的一个物联网展示、交易平台,有关物联网方面的需求,智慧校园、智能家居、节能环保、智能交通、平安应急、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涉及各行各业的一系列在线智慧服务应用,客户在该平台上都能够找到。
  “智慧服务商店是一个连接供需双方的平台,提供的东西是服务,它超越了物品的概念,不是传统的把物体简单的连接起来,而是为了满足用户服务的需求,这些服务都是智慧化的。用户在商店看中了哪项服务,就可以向供应商购买。”朱洪波董事长介绍说,目前无处不在的服务需求和无处不在的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都是碎片式的。未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就是要用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去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服务平台,让这样碎片式的供需双方能在平台上实现交互和交易。智慧服务商店就是科技园打造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将碎片式的信息集成起来,实时控制管理,达到智慧化服务。
  在节能环保平台上,百万辆汽车的尾气排放量都可以实时监测,全省72个PM2.5监测点的PM2.5浓度可以追溯到一个月之前,数据每隔一小时更新一次。这就是一件商品。
  在一楼里一侧的“智慧医疗” 健康服务体验区,记者看到摆放着一张单人床,地上还铺着一块地毯。看似普通,但其中却大有文章。“床垫和地毯里都安装有传感器,人躺在床上,打鼾频率、血压、血糖、脉搏等数据都可以被记录并且实时传输。”演示者介绍说,如果人在这种地毯上不小心摔倒,半分钟之内没有爬起来,地毯会把相关信号传给后台,护理人员就会即刻赶到。”有了这种智慧医疗,老人或者病人就无需24小时护理不离人了。截至目前,3S智慧服务商店中接入的服务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个。
  “未来,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产业、通信行业的广泛影响力,科技园将建成引领全国的物联网发展基地,形成辐射海内外的全国物联网公共平台。”杨震校长满怀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打造物联网产业集聚 实现中小企业..
下一篇成果不断 我国物联网产业建设走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