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进入理性期 万物互联还有多远
2014-10-22 16:08:54 来源:赛迪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每年都有个元年,2014轮到万物互联”——这句由Creative Strategies总裁蒂姆·巴加林发表的言论,让我们对近年扶摇直上的物联网及即将要到来的万物互联充满信心。

  “每年都有个元年,2014轮到万物互联”——这句由Creative Strategies总裁蒂姆·巴加林发表的言论,让我们对近年扶摇直上的物联网及即将要到来的万物互联充满信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日也在公开场合表示:“随着传感器的增多、可穿戴终端技术发展、以及深入生活的各类应用出现,未来万物互联将会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相信这种趋势将会很快到来。”的确,由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及一系列文件的密集下发,中国已跻身世界物联网发展最快的国家之列,根据工信部数据,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

  然而由于关键技术落后及标准缺失,我国物联网技术在产品化过程中存在“档次上不去价格下不来”的尴尬,物联网企业之间、企业与国家物联网项目之间各自为政,隔阂难以打破。繁荣背后,很多专家选择给万物互联泼一盆冷水。

  CMIC认为,之所以出现万物互联表面风光内在虚浮的现象,是由我国现阶段物联网产业大而不强引起。从2009年物联网发展起步至今,国家对于物联网的资金补助未曾停止,2013年由国家直接支持的项目就达到500多个。如今,我们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具体相关产业领域,无线射频识别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低频和高频RFID接近成熟水平;传感器研制企事业单位达到1600多家,年产量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全球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初步建成;机器到机器的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位列全球最大M2M市场之一。保守估计,2016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总体规模将突破万亿级别。怎么样,是不是很高大上?

  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官方数据及专家厂商描述的那般乐观。虽然物联网已经开始在交通治理、管理城市等方面有所应用,但真正的物联网离草根大众尚十分遥远。其一,真正的物联网太过庞大,不仅业内没有统一标准,且缺乏领军企业。我们认为十分庞大的互联网,某种意义上亦属物联网范畴。其二,物联网与信息安全威胁相伴而生,射频识别技术的广泛使用将使大众隐私一览无余,介于商业安全性和国家级别的国防安全要求,安全成为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其三,万物互联需要在各种传统物品和新兴产品中嵌入传感设备及网络接入,但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使这一步难以推进。不得不承认,万物互联还面临重重枷锁,抛开华丽的数据,我们仍站在物联网发展的起点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先行者 把脉产品设计的关键..
下一篇物联网强势发展 互联网正走向传统..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