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农业物联网在我市为何“织网”吃力?
2014-10-31 08:58:08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通过探测器和电脑自动调节大棚室温,透过安设在地里的摄像头为蔬菜诊病,利用条形码追溯猪肉来源……10月26日,从农业部召开的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物联网,成为会议“热词”。

  通过探测器和电脑自动调节大棚室温,透过安设在地里的摄像头为蔬菜诊病,利用条形码追溯猪肉来源……10月26日,从农业部召开的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物联网,成为会议“热词”。

  所谓物联网,就是将射频识别、无线通讯等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物联网。

  近4年来,我市农业物联网已经起步。但记者在走访几个区县时发现,目前我市农业对物联网还难以“一网情深”。

  农业物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今年夏天,泥香味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徐清云虚惊了一场。初夏,合作社位于黔江区冯家镇桂花村的200亩番茄叶子上,蒙上了灰色的霉斑,严重的则出现枯萎,眼看一年的收成就要“全军覆没”。

  徐清云联系上了西南大学园艺系的刘教授。刘教授坐在位于北碚的办公室,让计算机与设在黔江基地边的高清摄像头连接。他将摄像头倍数放大到最后发现,这是番茄灰霉病的症状,并开出了处方。按处方施药后,番茄植株又迅速恢复了活力,收成没受太大影响。

  在渝北区海心超市,精品蔬菜区的蔬菜盒上都贴有一串条形码,用超市终端机一刷,触摸屏上便显示出生产基地、播种、施肥打药等信息,有了问题便可溯源追责;在市畜科院的荣昌猪保种场,封闭圈舍内的温度一旦超过26℃,风机自动开启降温,猪儿们马上由烦躁变得安静,这个本应由两个人管理的仔猪圈舍,每天只需1名兼职人员照看便足矣。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市农业物联网从2010年起步,目前主要由一些成规模的种植场、养殖场在使用;这些种植、养殖场,大多生产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或普通农产品中的精品,涉及物联网的主要有环境监控、生产监管、物流配送等环节。

  为何我市农业物联网发展如此缓慢

  以种植同一品种的番茄为例,在使用物联网的以色列,亩产可达30吨;而在采用传统方式由农民精耕细作的中国,只有7吨。

  其实,节本、高效的农业物联网,已在北京、黑龙江等8个省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我市发展近4年来,农业物联网只是零星地被应用。

  为何我市农业物联网发展如此缓慢?

  首先,作为新鲜事物,我市还有相当多的种、养殖者不知道物联网为何物,许多人还着眼于从饲料、肥料等环节节省成本,而这些方式能挖掘的节本空间已很有限。与此同时,作为西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大市,我市还没有出台专门扶持农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各地也缺乏发展农业物联网的推力。

  资金,则是阻碍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实瓶颈。徐清云告诉记者,自己在基地和配送中心安设了10个摄像头,花费就达七八万元;而在市畜科院荣昌猪保种场,一个200平方米的圈舍要加装自动监控、温控、喂食系统,要多投入10多万元。这对前期投入大、平时还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的农业生产者来说,无疑是笔巨款,因而目前在我市使用较零星。

  员工素质,则成为阻碍农业物联网的又一难关。由于农业效益比较低,还要经常日晒雨淋,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养殖户涂达城告诉记者,猪场位置偏,手下的工人都是50多岁,连开关电脑都不会,更不要说还要用电脑整理数据、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了。

  我市农业物联网如何迎头赶上

  “物联网的应用,代表的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市农委信息中心书记陈勇表示。

  面对这种趋势,我市农业物联网如何迎头赶上?

  首先,仍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加大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对农业物联网可给予更多关注与扶持;将部分规模种植、养殖场设为示范点,辐射周边。“在有‘钱景’的新生事物发展中,政府给予的支持,可以加快推广速度。”市畜科院信息中心主任徐顺来说。

  其次,由于资金缺乏而导致的“贫血”,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阻碍,各地可加大对应用了农业物联网生产者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至于人员素质问题,徐顺来表示,现在提倡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家庭经营、提高劳动报酬等,已吸引了一批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今后通过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加入农业物联网的内容,让新型经营主体中的年轻人具有一定的物联网运用与维护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渐入稳健发展期 传感器占市..
下一篇大数据的未来在物联网 BAT谁第一..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