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协议战难休 保持开放性最重要
2015-01-07 16:17:05 来源:36kr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IP 和网络层应该与媒体无关。最后一公里协议有一点作用,但重要性并没有宣扬的那么大。(节点)间用什么协议对话都没关系。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中介设备。

  所有人都预计物联网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庞大的应用规模,但是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这条光明的未来之路尚未打好路基。Enlighted 的 CTO Mohan 就表示,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迹象表明物联网的协议战何时消停,而 Zigbee 的前景尤其暗淡。

  Enlighted 是一家开发建筑控制产品的初创企业,这家公司自行开发了自己的 802.15.4 协议(低速率无线个人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CTO Tanuj Mohan 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曾在思科、Novell 和 Tropos 等网络公司工作过。他指出,物联网需要一套可工作于网络不同物理层的开放 API 和协议,在这一点上他认为物联网跟 IT 网络很像。而如果自行开发物理层,然后一路推动上至应用层的软件栈跟进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情:

  IP 和网络层应该与媒体无关。最后一公里协议有一点作用,但重要性并没有宣扬的那么大。(节点)间用什么协议对话都没关系。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中介设备。

  现在,Zigbee 是最具成本效率的,但是今后 WiFi 会搞定它的。网络将用 SNMP 或 CORBA 对话—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管理协议冒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物联网将要发生的事情,不断发展演进,我们需要开放 API。

  Mohan 批评 Zigbee 的速率只有 250kbit/s,称这种速率太慢,令建筑自动化的应用复杂化:

  网络成为瓶颈谁都不想看到,而 Zigbee 就是最慢的协议之一。它在家庭市场存在一些应用,但是在商业领域没法用。Zigbee 可能可以用于某些大型建筑,但需要大量控制以及定制工程,很费钱。

  比方说,如果有人用 WiFi 通信,那么 Zigbee 就行不通。这样的话不同的楼层就得采用不同的无线信道。这么复杂的解决方案是很难卖得动的。

  Zigbee 并没有从网络业吸取教训。网络的部署由于需要如此多的控制以至于从未走出早期采用者阶段。灯光控制那帮家伙并不理解所需的网络安全。这是一个永远都需要跟进的协议。如果 Zigbee 是由 Aruba 和思科这样的系统公司领导的话早就可以领先了。

  Mohan 还说,甚至连 6LoWPAN(可让 ZigBee 网络与 IPv6 互联)这样的新兴协议也不是理想的替代方案,因为协议包头的负荷过大:“IP 不是针对低带宽应用设计的,所以他们努力改进它,让这一协议变得更有效率,但是我们需要有人重零开始对它进行彻底的思考。这有可能出乎大家意料,需要分配新的频谱。”

  Enlighted 开始时试过利用电力线、以太网及 802.15.4 等组建过建筑网络。但很快就发现电力线和以太网网络成本太高且和耗电,因此后来就把组网协议专注于无线协议 802.15.4 上。由于对带宽的需求,公司随后采用了自家的方案开发出自己的协议,在集成 Atmel 15.4 芯片的软件上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我们处理的数据量比预计的要高了几个数量级,但结果证明 15.4 能支持的远不止 250kbit/s。因此我们重新发明了自己可伸缩的无线技术。现在我们等待着 Zigbee 或 WiFi 或 CoAP 等解决物联网的互操作性问题—无论谁最终胜出我们都会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升级。

  当然,加入物联网协议竞争的并不只有上述几个,各大软硬件产业巨头也都在虎视眈眈,积极组建联盟,建立硬件平台,争取占得先机。如 Google 收购 Nest 之后,不仅频频发力拉拢合作关系,又与三星、ARM 另起炉灶推出了新的Thread协议。ARM 更是多方下注,除了推广 Thread 以外,通过收购芬兰的 Sensinode Oy 而一举获得了 6LoWPAN、CoAP、OMA LW M2M、MQTT、TLS、DTLS 等协议专利。高通则通过并购 CSR,希望利用后者的蓝牙 Mesh 技术获得物联网市场的进入门票。

  道理很简单,谁决定了物联网的关键通讯协议标准,谁就占据了产业的战略高地。因此各大巨头都在积极布局,决不退让半步,这场协议大战恐怕很难很快见分晓。也许唯有相互协作、共建联盟、提高互操作性才能尽早达成统一标准。而对于小玩家来说,重要的是提高产品的开放性,千万不能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年CES物联网爆发 展会聚焦五..
下一篇中智物联:智慧机器人引领物联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