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国内首家物联网追溯科技企业落户宁夏
2015-04-28 16:14:16 来源:桂龙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近日,宁夏自治区首家物联网追溯科技企业——唯简物联宁夏分公司落户宁夏。在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理念的今天,在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传统企业摩拳擦掌欲借力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唯简物联——“二维码+”研发与应用物联网科技行业中的翘楚,以西安唯简物联信息技术总公司为依托,迅速响应政府、企业和公众需要,通过一个小小的物联码实现追溯、营销、防伪、大数据分析等多项功能,将传统企业推向移动互联网,为企业连接起线上线下。

  近日,宁夏自治区首家物联网追溯科技企业——唯简物联宁夏分公司落户宁夏。在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理念的今天,在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传统企业摩拳擦掌欲借力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唯简物联——“二维码+”研发与应用物联网科技行业中的翘楚,以西安唯简物联信息技术总公司为依托,迅速响应政府、企业和公众需要,通过一个小小的物联码实现追溯、营销、防伪、大数据分析等多项功能,将传统企业推向移动互联网,为企业连接起线上线下。

  时下谈及食品安全问题,“追溯”可谓热词。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重点之一就是对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完善追溯制度。

  2015年4月24日下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法律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国家在行动,各地政府也在行动。山西近日上线开通试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录入500多家认证生产主体,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题。上海今年将有望颁布施行《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倒逼食品安全。

  其实,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追溯概念早已有之,但却是在最近一两年才火了起来。随着近几年食品行业各类问题事件被不断曝光,如“地沟油”、“苏丹红”、“镉大米”、“毒凤爪”等,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越来越不安,对食品信息透明真实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一棵菜,过去只要知道从哪里批发来的,现在还要知道是哪块田里种的、谁种的、用什么种子、农药残留多不多、重金属超不超标等。这些信息的记录、跟踪、监控,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通力合作。打造真实透明的追溯体系,为百姓建立一道食品安全的坚固屏障,将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的责任。

  企业追溯有数据

  唯简物联为企业开发定制符合自身产品业务流程的物联码追溯系统,提供追溯报告查询,增强企业对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掌控力。并打破冰冷的传统营销模式,为企业创建O2O新模型,让企业与消费者直接对话,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互动,让消费者成为企业的粉丝。

  政府监管有依据

  唯简物联为政府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食品安全考验党的执政能力,要以最严格的方式确保公众“舌尖上的安全”。通过物联码追溯系统,政府可以把住企业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生产环节的链条,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保证公众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公众知情有入口

  唯简物联为公众提供查询溯源信息的入口。无论何时何地,消费者只需拿起手机扫描商品上的物联码标签,该商品的品牌、生产厂家、产地、制作工艺、规格、物流存储等信息一览无余。查询方式简便快捷,完全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行为习惯。

  一张小小的物联码标签,还将为每一个参与追溯体系的企业构建起各自的企业诚信体系。可以说,加入物联码追溯体系,就是加入诚信体系!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意味着全民移动互联网接入正在进行中。对于任何品牌或者企业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物联码将为企业完成这一切。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业务,抓住客户的心最重要
下一篇福建省欲打造1000亿级的物联网产业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