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IBM打算用物联网做些什么?
2015-06-19 18:26:33 来源:云科技时代 作者:【
关键词:IBM 物联网
 
2015年6月11日,IBM新组建的物联网部门在北京举办了全球除了美国之外的首个物联网峰会。这是自今年3月底,IBM宣布在今后四年投入30亿美元组建物联网业务部门以来,首次对中国市场比较全面展示IBM在物联网方面的实践。

  2015年6月11日,IBM新组建的物联网部门在北京举办了全球除了美国之外的首个物联网峰会。这是自今年3月底,IBM宣布在今后四年投入30亿美元组建物联网业务部门以来,首次对中国市场比较全面展示IBM在物联网方面的实践。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在会上表示:“真正的物联网是数据智能驱动的物联网,将激发新的经济活力,我们称之为洞察经济。”那么,IBM是如何激发新的经济活动?如何开发这个被称之为“洞察经济”的市场呢?

  

  大数据预测商业未来的路径是产业物联网

  IBM从3月底至今尚未给一个完整的物联网路线图或蓝图。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物联网是一个跨业务的部门,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到服务器、处理器、各种行业解决方案,其实很难界定物联网具体的业务属性。而同时IBM却在做一些让人看不透的事情,比如与汽车、天气、水务、健康、液化气等产业展开深入合作。就在4月初,IBM还在美国成立了一个沃森医疗业务部门(WatsonHealth),IBMCEO罗睿兰说这个业务的意义好比“奔月工程”那样重要。罗睿兰的这句话有何深意?

  本次峰会上涉及到的IBM物联网实践包括与美国TheWeatherCompany子公司WSI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把天气大数据用于所谓“业务洞察”;结合中国移动OneNet物联网云平台以及上海航盛汽车电子车载物联网技术与设备共同建立国内车联网产业链;与北京江河瑞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江河瑞通—IBM智慧水管理联合创新中心,打造国内面向涉水行业的物联网;与云顶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建立国内首家液化天然气产业物联网创新中心,进入能源物联网等。

  如此令人烟花缭乱举动的后面,IBM物联网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要与汽车、天气、水务、液化气、交通等这些产业合作?其实IBM就在做一件事:用大数据预测商业未来,现实的路径就是通过行业/产业物联网。行业/产业物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为产业互联网产生底层大数据,而对底层大数据的处理,特别是与天气、水务、健康等公共大数据的关联,为互联网+产业的跨界创新创造了可能性。中国工程院的邬贺铨院士对于大数据曾有论述,数据可以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医疗垂直领域无障碍流动,实际上就是打破了各种边界,而跨界的大数据正是新业态、新产品创意的来源。

  今天的大数据多是来自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未来80%的数据则来自物联网。行业/产业物联网的发展可以为IBM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数据,而IBM正好藉此发挥多年练就的数据分析能力。IBM的数据分析能力有两类:一部分商业数据分析能力来自投入250亿美金收购的Cognos、SPSS、ILOG、Algo等30多家数据处理与分析公司,IBM在全球共有15,000个分析顾问和超过400位数学科学家,在三大洲共拥有9个分析解决方案中心,每年都会新产生500多个与分析预测相关的专利;而在另一方面,IBM的Watson系统为IBM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中长期技术储备,Watson系统是一项积累了数年的认知计算系统及能力,最早源于IBM的深蓝超级计算机,Watson有望把商业从数据分析带入全新的认知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

  用产业物联网推动数据分析服务的销售

  在2014年的20余个来自Gartner、Forrester和IDC的数据/分析软件和服务测评中,IBM都居于领先地位。商业数据分析作为IBM下一代业务的引擎已经开始就绪了,接下来就看如何把它销售出去。

  以TheWeatherCompany子公司WSI为例,它将把自身大部分天气数据服务转移到IBM的云服务中去,这其中包括超过10万个信息收集传感器、飞行器和无人机,以及数百万部智能手机。WSI的预报系统从数千个来源处提取和处理数据,这数千个数据源包含在全球的近22亿个独立预测点,平均在每个预测日有将近100亿条预测数据。

  有了天气预测数据,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商业价值?保险、零售、电力、医疗等行业,甚至数据中心的运营都于天气数据息息相关。一个现实的例子是美国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暴风雪天气,保险公司每年因冰雹导致车辆受损的赔付额高达10亿美元。WSI与IBM的合作让保险公司可以向投保人发送文本消息,通知即将到来的暴风雪天气及安全位置,这可帮助保险公司每年节省数百万美元的费用。

  可以说IBM物联网最早源于2008年11月时任IBMCEO彭明盛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即把感应器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普遍连接起来,这就是今天所谓的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人类社会与物理信息系统的整合。换句话说,没有物联网的“智慧地球”,其智慧无从而来,而没有“智慧地球”指引的物联网,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云计算+边缘计算组合发掘实时数据价值

  当然,发展物联网除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云服务、传感器网络等,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补充。IBM研究发现,将近60%的数据在生成后的几毫秒内就开始失去价值。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指出:“今天大量的数据是在终端产生,这些数据增加的速度是远远超过带宽增加的速度。这就意味着无论做什么,不可能总是把这些数据传回到数据中心或者传回到云计算中心的。这就需要引进边缘计算。”

  实际上,由于监管原因、实时处理原因或数据传输带宽等的原因,会有相当大部分的数据处理发生在网络边缘,包括手机等终端设备或是边缘服务器。以智能摄像头为例,对于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实时处理,远比将图像数据传回云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要有价值。这主要是因为高清图像数据量巨大,如果传回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就无法及时处理实时发生的交通事故、安全事件或仅仅是老人跌倒这样的意外。

  在物联网时代的云计算系统将逐渐走向云计算+边缘计算的组合,这样的系统如何构建、管理或编程都将是巨大的挑战。如何把数据分析能力分散到边缘设备上,从而抓住几毫秒内60%的数据,这对于现实的商业来说或许更有价值,而IBM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总而言之,IBM物联网部门的独立成立,将全面推动数据分析服务的销售,最终把“智慧地球”这个理念落地。根据IBM测算,目前电器、智能手机、平板、汽车和其它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中,90%都没有经过分析和利用。如果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将为IBM带来源源不断的数据生意,从而打开下一代业务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多部委起草“互联网+”计划 物联..
下一篇物联网热潮下 中芯国际之“势”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