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的“坎”到底在哪里?
2015-06-26 16:27:24 来源:物联网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物联网主要的功能便是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它弥补了互联网的不足,其中,智能化可算是物联网的一个关键点之一。

  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但最近几年变得炙手可热,人人都在谈论它,人人了解它吗?恐怕未必。笔者在谈论物联网时,先从其定义说起,国际电信联盟( ITU) 对物联网的定义为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个定义颇为复杂,不妨从物联网本身这个名称来顾名思义一番,那就是“物”与“物”的联接(包括人与物,物与物等),“联接”只是手段,目的是为实现二者的交流,广义而言,物联网的本质就是交流工具。

  物联网的“坎”到底在哪里?

  价值,从互联网说起

  说到了物联网,自然跳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伟大毋容置疑,它最大的价值在于信息的传播与分享,这种传播与分享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之前这些信息(包括知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现在,信息变得人人可见可查可分享,这让人类社会的竞争由之前的是否知道这些信息的差别转变为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的差别上,此时信息变成了一种工具,而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决定了竞争的优劣,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说互联网大大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原因,但互联网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信息的传播方面,在沟通(包括人与人,人与物及物与物的沟通)方面,互联网是稚嫩的。这注定互联网尚需通过进化来加强。由此,物联网来了,物联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可看作是互联网的一个技术进化迭代,没有“前人”互联网的栽树,自然不会有“后人”物联网来乘凉。

  由前述对物联网的定义可知,物联网主要的功能便是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它弥补了互联网的不足,其中,智能化可算是物联网的一个关键点之一。物联网是为弥补互联网在沟通上的不足与引入了人工智能这一新技术(当然为加强沟通能力而引入的新技术亦不少),套用流行的说法就是,物联网相对互联网而言,主要提升的便是其功能与使用体验,更体现出一种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说物联网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腿与双手,给人带来便利,把人类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物联网最大的价值所在。

  前文谈到了使用体验,这个使用体验当然是人的使用体验,由这点引发开去,物联网涉及的领域较互联网而言要宽泛许多,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声音(如声控技术),触觉(如生物识别技术),体感(如温控技术)等等皆需涵盖,而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势必会推动这些相关领域技术的进化,这当然也是物联网价值的一部分,说到底,物联网代表的是一种先进生产力。

  物“联”虽美,两大挑战待克服

  物联网的未来虽美,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为何目前仍然处在较为低级的阶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笔者以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欠缺相对统一的标准,其二则是目前的物联网系统尚处在群雄逐鹿的混战阶段。

  1、标准的缺位

  一个行业要想长远地发展,建立一个较为稳固的标准至关重要,当下的物联网就处在这样一个标准的兵荒马乱期,比如硬件产品的接口,即使是同样功能的产品,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其硬件的联接接口往往不同,这就导致用户一旦购买某品牌某套设备,后续一旦出现问题时,用户就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了,你只能再购买该公司的产品,要不就需要替换整套设备,这势必会导致成本的成倍增加,这种由于缺乏标准而导致的兼容性问题限制了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力,其实际是对用户利益的绑架,当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况且物联网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接口标准的欠缺只是其众多标准的欠缺之一了。

  2、群雄逐鹿的系统

  谈到物联网系统,可能并不容易理解,笔者为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就以大家较为熟悉的电脑操作系统为例来说明,对电脑而言,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要实现的电脑功能都必须通过它来完成,物联网的各个功能模块就相当于电脑的各个部件,但当下电脑部件间的标准是统一的,物联网却不,而作为操作系统的软件,是需要立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硬件架构下,而物联网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没有一个稳定的标准,而操作系统需立足在相对稳定的硬件架构下来实现其功能的,否则其稳定性与兼容性就没法保证,这是其一;其二,即使抛开硬件标准的非统一性,就物联网系统本身而言,当下亦处在混战之中,比如apple、google这些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物联网系统,其他一些有实力的厂商亦如此,这些巨头们对物联网产品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导致它们彼此之间产品的兼容性表现糟糕。这当然会让一些中小厂商们左右为难,尽管这些巨头们声称自己的系统是开放的,但一旦加入后,小厂商会担心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就此被绑架,这种担心当然有道理,于是它们只好采取骑墙政策,这个系统下的产品我做,那个系统下的产品我也不放过,这自然会分散厂商的研发精力,对产品技术的进步亦是有害的。

  小结

  无论是标准的欠缺还是系统的多样性,在物联网的未来发展之路上,这两个坎都是必须迈过去的,但如何迈过去依然是个大问题,笔者以为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最后,相信时间会给出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工业物联网应用已成行业趋势
下一篇物联网如何主导能源安防未来的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