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智能环保联手物联网 南粤污染治理有新方法
2015-07-20 17:44:13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
关键词:环保部门 监督性监测 省发改委
 
“不仅本地的治理企业,连省外的公司在网上看到我们的需求后,都连夜乘机赶来。”随着有毒易燃的煤焦油通过污水管网流至附近一处水位较低的景观水塘,没有造成大范围污染,南海某镇街干部松了一口气。今年初,当地一家企业发生陶瓷煤焦油偷排事件,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就登录“环境服务超市”网站求助。一呼百应,众多环境服务公司获悉后纷纷出谋划策。

  “不仅本地的治理企业,连省外的公司在网上看到我们的需求后,都连夜乘机赶来。”随着有毒易燃的煤焦油通过污水管网流至附近一处水位较低的景观水塘,没有造成大范围污染,南海某镇街干部松了一口气。今年初,当地一家企业发生陶瓷煤焦油偷排事件,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就登录“环境服务超市”网站求助。一呼百应,众多环境服务公司获悉后纷纷出谋划策。

  这仅是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与广东省环保服务业碰撞出的新火花。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绿色生态纳入11个行动计划之一。无论是生态环境监测、环保服务还是信息公开,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蓬勃发展的驱动下,以往专业又生涩的绿色生态领域正呈现出新气象,促进政府效率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记者近日走访了不少机构与企业发现,这样的变化正在南粤悄然发生。

  一、生态监控----既当“千里眼”又是“智囊团”

  位于惠州的东江流域管理局监控中心内,工作人员正时刻关注着屏幕上的图文变化。

  数十公里外,东江支流西枝江畔的监控站点24小时自动运作,站点下的探头深入水底发出红外线,从红外线反射的时间就可以自动分析江河的水文状况,并通过专线宽带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

  密集的站点与监控中心组成的广东省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是我国首个水资源水量水质双监控系统,并纳入《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该项目自2014年5月通过初步验收后一直稳定运行。

  “这个系统首先是一个‘千里眼’,既有监测数据,又有实况视频。”东江流域管理局局长李海燕介绍,涵盖干流和主要支流的55个监控对象实时情况一目了然,包括三大水库的水情和运行视频、重要控制断面、重要取水口、排污口的信息。“10个主要入河排污口均通过在线视频实时监控,万一水质或水量发生异常,系统会即时报警,我们就可马上采取应急水量调度、开闭水闸等措施,确保东江水质安全。”李海燕说。

  更为巧妙的是,系统还是一个智能化的参谋。“其结合近年流域水量调度经验,并分析海量的水文、预报信息,智能地编制水量调度方案供我们参考,还可以随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校正。”东江流域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石教智称。此外,该系统还是一条数据传输互联的“高速公路”,“全省数百个水文站点、水利工程视频图像等海量数据通过监控中心的网络数据机房,与流域内水文局、全省乃至全国的水利信息网互联互通”。

  这种既当“千里眼”又是“智囊团”的大数据应用,不仅在水资源监测,在空气质量和灰霾的分析预报上也大显身手。省气象部门目前在全省所有市县开展能见度、灰霾的自动观测。珠三角有13个气象站开展大气成分观测,包括广州塔数百米高空这样的特殊位置也设立了观测点。这些数据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广东省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以每秒达400万亿次运算能力,结合污染源、气象数值预报与化学模式进行计算,对珠三角3公里分辨率未来72小时的空气质量作出预报。

  正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近日在“环评和监测工作”创新大讨论上讲到的,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二、绿色产业----“O2O”让企业供需更好“相亲”

  除此之外,互联网 和大数据的应用也推动了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如环保企业“O2O”的服务方式开始发展起来。“以前碰到污染应急事件,镇街一般都是找自己掌握的企业资源来处理,有了‘网上超市’选择更多了,环保企业也能及时看到市场需求主动对接。”佛山市南海区环保局副局长张志军感叹。

  今年1月14日,全国首个由政府部门打造的网络“环境服务超市”在佛山南海开通。当地以此解决环境服务供需对接问题,并逐渐建立起“互联网 环保产业”环境治理服务体系。

  “进入环境服务超市网站首页,点开‘解决方案’栏目,能看到废水治理、废气处理等六大类别的解决方案,每一类别都有十几到几十种方案供企业挑选。”佛山市南海区环保局环保产业科科长陆锹晓一边移动鼠标,一边向笔者介绍。

  超市还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环境解决方案“定制服务”——通过“快速服务通道”,需求方选择要解决环保问题类型,输入情况说明、联系方式后,信息便会自动提交到后台,由网站管理者进行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供需求方选择。企业也可随时从网站“需求发布”栏目上看到滚动发布的需求,并及时响应。

  超市正式上线后,通过网站、电话进行业务咨询的客户络绎不绝。超市开张首季度,已入驻具有资质的环保企业62家,汇集各类环境服务解决方案150个。“环境超市就像相亲节目一样,提供了线上供需对接的平台,业务能否成交还要供需双方线下具体洽谈,但网上超市无疑激活了当地的环保企业‘走出去’。”张志军说。

  O2O模式还走进了低碳领域,在省发改委支持下,我省碳普惠平台——“碳普惠网”已显雏形。未来市民在该网的个人资料中绑定羊城通卡号,系统会根据刷卡信息获得乘坐公交、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的里程,并核算成相应碳币;输入地址信息,可以比对一年来用电、用水、用气的节省量,并核算成碳币,最后按照碳币量兑换普惠奖励。

  三、展望----促进信息公开与移动互联成趋势

  从长远来看,在专家们看来,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是推进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的抓手。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今年6月,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综合管理平台启动,全省21个地级市1700多家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自行公布监测数据。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起我省各级环保部门将实施环境大数据发展战略,将现时已经公开的、大量的、分散的环境数据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公开,建设公众能够参与、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创新应用的服务平台。

  目前,国家重点监控的企业都有在线监测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而且环保部门还会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并公布。全省各市的监督性监测结果也可以在省环保厅网站的“污染源监管信息目录”中查询。

  一些民间环保组织也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环境信息的公开,如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的“蔚蓝地图”应用,通过APP、网站等途径,除了展示全国各地公布的空气、江河质量,还包括企业最新排放数据。

  除了促进信息公开,“互联网+”应用中的移动互联化也是大势所趋,省环保部门计划建设移动执法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方面执法人员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实现水平污染源、固体废物转移、信访投诉等信息的实时移动检索,并强化自动监控、卫星遥感等技术监控手段。”

  四、观察----需深入数据挖掘打破区域的篱笆

  迎接生态环境大数据互联时代,绿色生态领域“互联网+”不仅限于经济层面,还通过与公共事业和生活服务业的融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切实改变。

  相关专家总结到,随着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民众环境意识进一步觉醒,“互联网+”将发挥巨大威力,将环保服务拉向O2O时代,也使得来自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及个人生活领域的大量环境数据获取及分析成为可能,信息价值将逐步显现并不断改变政府运作、企业经营、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过,新生事物发展往往难以一帆风顺,区域的篱笆亟待打破。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坦言:“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空气、水环境自动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等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环境数据。但省环保厅大部分的环保数据需要从市、县环保部门获取。目前,虽然跨省、市的网络条件已经具备,但是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其收集过程仍然存在许多困难。”

  专家们建议,互联网提供了信息传输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得到信息之后怎样用,这需要发挥云计算等信息处理的威力,对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下一篇新加坡提出智慧校园计划 教学傍上..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