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回顾9.3大阅兵 军事物联网功劳不少
2015-09-11 17:02:50 来源:中国测控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从2005年到现在的这十年来,军事力量和科技的升级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物联网的发展必将为我国整体实力带来巨大的变化,军区装备部领导介绍,把军事物联网融入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装备“有知觉、会说话、能思考、听命令”,使装备状态与保障需求自动、实时、快速响应,实现了装备保障资源精确配送、装备保障技术远程支援。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整齐的队伍,飒爽的英姿,加上各项高科技军事装备无人机、坦克等的展示,无不彰显的我国实力的强大,令人印象深刻。也许有人好奇,如此整齐的队伍是如何做到的?努力练习必不可少,其背后还有科技的支撑。

  从2005年到现在的这十年来,军事力量和科技的升级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物联网的发展必将为我国整体实力带来巨大的变化,军区装备部领导介绍,把军事物联网融入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装备“有知觉、会说话、能思考、听命令”,使装备状态与保障需求自动、实时、快速响应,实现了装备保障资源精确配送、装备保障技术远程支援。

  除了整齐划一的队伍,英姿飒爽的中国军人,这次阅兵中军事物联网系统更令人叹为观止。

  首次应用在阅兵训练场。军事物联网系统是一种装备互联互通系统,可通过装备信息采集分析实现实时监控发动机转速、车辆速度。当战车隆隆开进,激光测距仪、光电测速仪等20多个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车辆不同的部位,同时运行,用于检测单车等速、单车标齐、基准路等距和单排面标齐等。

  2009年的国庆阅兵,每台战车前端画一条标齐线,训练中标齐、卡距都是通过人眼观察,操纵方向盘,努力瞄准“三点一线”。评估车速用的也是秒表,训练成绩好坏完全“跟着感觉走”,靠一次次的训练提升“经验值”。

  而这次阅兵,驾驶员只需眼睛盯着驾驶舱里的一块显示屏,车辆速度、标齐与否、与前车距离多少,一目了然。便捷的同时更加精准,拿车速来说,按规定通过200米的距离是1分36秒,通过光电测速,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物联网系统不光用于辅助训练,其更大作用是监控、预判车辆故障。通过战车上的传感器,实时的把车辆油温、转速、水温等状况信息采集后传送到指控中心,指控中心通过实时记录分析这些信息,达到预判分析车辆故障的目的。

  以前判断车辆故障,修理工需要“望闻问切”,费尽浑身解数,才能找准故障,现在根据安装在底盘上的30多个传感器,油压、气压、电压等数值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显示在终端,哪里不对劲都会有提示和预警,“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故障出现前,提前研判、提前排除”。

  军事物联网的诞生为军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些年里军事物联网技术是如何默默地发展呢?

  生于战火源于生命

  军事物联网的传感器系统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美军使用无人值守的震动传感器“热带树”jian听“胡志明小道”上来往的车辆。当人员、车辆等目标在其附近行进时,“热带树”便能探测到目标产生的震动和声响信息,并立即将数据通过无线电发给指挥中心。指挥管理中心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行进人员、车辆的位置、规模和行进方向等信息,然后指挥空中战机实施轰炸。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实践,到伊拉克战争,随着军事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军事物联网终于登上现代战争舞台。当时,美军中央战区指挥官汤米?菲利克斯命令,任何进入其所辖战区的物资必须贴有RFID标签(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其目的就是要得到一张动态物流全景图。按照这张全景图,后勤补给可以获得更快、更精确、更实时的信息,大大缩短了美军的平均后勤补给时间,极大提高了后勤物资保障的效率。

  美国国防部和各军事部门都对传感器网络给予高度重视,把传感器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开展了收集战场信息的“智能微尘”系统、远程监视战场环境的“伦巴斯”系统、侦听武器平台运动的“沙地直线”、专门侦察电磁信号的“狼群”系统等一系列军事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日本、英国、意大利、巴西等国家和军队也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展开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军事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继美军之后,许多发达国家军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军用物资的管理,以色列军方于2005年开始采用RFID技术来管理军队后勤供应,尝试采用RFID技术来储存、管理军事物资,追踪管理资产运转过程,实现了对军用物资的全程透明跟踪管理。

  未来战场因物联网而改变

  物联网让物体能“看见”,可“交流”,会“思考”,听“指挥”,使得沉默的物体也好像拥有了智慧。战场上的情况发生即发现,指战员的应变过程想到即做到,真正实现了让战场随“心”而动。具体来讲,军事物联网在现代战场的应用是广泛的,既可用于战场感知,又能用于智能控制,还可用于精确保障等。

  战场战术感知系统,通常采用无人飞机或火炮抛掷方式,向敌方重点目标地域布撒声、光、电磁、震动、加速度等微型综合传感器,近距离侦察感知目标地区作战地形、敌军部署、装备特性及部队活动行踪、动向等;可与卫星、飞机、舰艇上的各类传感器有机融合,形成全方位、全频谱、全时域的全维侦察监视预警体系,从而提供准确的目标定位与效果评估。

  “装备卡”识别系统,则在各类军用车辆、车载武器平台及飞机、舰船等加装单项或综合传感器,实现对军用车辆和武器平台等定位、分布与聚集地、运动状态、使用寿命周期等实现状态感知;对武器装备完好率、保养情况等实现状态感知;对联合作战信息系统,实现宏观监控与管理。

  读写电子信息标签系统,通常在各类军用物资上附加统一的相关信息电子标签,通过读写器自动识别和定位分类,可以实施快速收发作业,并实现从生产线、仓库到散兵线的全程动态监控;在物流系统中利用射频识别与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完成重要物资的定位、寻找、管理和高效作业。

  单兵电子生命监测系统,通常采用先进的RFID、无线通信等技术,有效实现生命体征动态监测和卫勤伴随保障,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精确调度卫勤力量与资源,全面提升卫勤保障能力。

  无人执行器,包括无人侦察机、无人驾驶的车辆、小型无人潜艇/船艇和军用机器人等,具备独立随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其巨大的军事潜能和超强的作战功效,使其成为未来战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军事力量,受到了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

  周总理在1949年开国阅兵时,由于飞机数量稀少,他说:“飞机不够那就飞两遍。”如今,各式飞机从天安门前飞过,再也不用飞两遍了。国家科技发展步伐跨越的不仅仅是70年的距离。

  看这盛世,如你所愿,愿这盛世,国泰民安。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应用广泛 “智慧”已遍..
下一篇我国物联网发展应用已进实质性推..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