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向制高点攀登
随着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向关键领域集中和标准制高点攀登。新区物联网研究机构和企业已主导参与判定物联网领域国际、国家标准18项,目前50%以上的物联网国际标准由无锡制定,仅无锡高区牵头和参与制定的物联网国际标准就有9项,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25项。截止2014年,无锡新区物联网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0590件,其中发明专利6016件,专利授权578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39件。
无锡新区企业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加强,海斯凯尔肝脏健康无创诊断系统获得第二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创业组冠军,中星微的“超低功耗蓝牙射频SOC的研发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无锡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进半导体“高密度三维系统集成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02专项支持。
无锡新区还举办了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全国高校物联网创新应用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博世传感器、意法半导体等全球知名传感器领域企业、物联网应用企业以及投资机构高管、高校学术精英参与,活动在全国和业内取得强烈反响。此外,物联网人才洼地效应明显,无锡新区累计引培物联网领域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8名,诞生新区首位“外专千人”,千人计划物联网研究院落户新区。
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生态建设
无锡大唐融合依托大唐电信的技术优势,凭借电信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的背景和经验和广电行业业务的理解,以物联网技术作为支撑,打造互联网+工业的众创空间,为价值链的所有参与者,提供开放的应用创新和信息化能力消费平台,吸引各类优质资源加入到价值链中,重点打造“互联网+工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在车联网、智慧工厂方面有了较好的应用。大唐的这一思路与新区太科园新出台的政策不谋而合。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巩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地位,新区太科园出台了《鼓励促进龙头企业(机构)生态圈建设的办法》。政策鼓励在新区太科园注册的龙头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与其业务关联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以资本、项目为纽带的紧密型合作联盟,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生态圈,并对其中牵头建设生态圈且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予以支持。
此外,此项政策也正推动新区曼荼罗公司牵头建设的无锡医疗物联网产业园和体育产业园的建设。
物联网企业上市的钟声响起
5月18日,无锡新区2015年IPO第一声钟声响起,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挂牌,成为今年无锡市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自IPO重启、新三板全国扩容以来,无锡新区努力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双赢局面,坚持境内、境外“两手抓”,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所“多条腿走路”,引导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无锡新区的大力推动下,园区物联网企业受到券商热切关注与“追捧”。
继去年8月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众志和达登陆新三板以来,先导股份登陆创业板,慈文传媒借壳禾欣股份登陆中小板,朗源科技、天安智联、芯朋微、汉咏股份、红光股份、军工智能、大运信息、矽瑞股份等物联网企业纷纷挂牌“新三板”,促进了“新三板”新区物联网板块的成型,撬动了新区物联网产业的升级发展。
江苏天安智联的前装智能车载终端和T-Cloud平台已进入商用阶段,填补了国内智能交通产品应用空白。2015年6月,天安智联被《创业家杂志》评选入围新三板创新公司100强。江苏大运信息以“互联网+道路客运”的融合,企业专注于在“车、站、人”三方面信息化、智能化的集成服务,依托资本市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品牌效应得到快速提升。矽瑞微电子依托LED照明专用驱动集成电路产品,登陆新三板扩大经营为绿色照明和绿色能源的推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