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低功耗广域网 +设备民主化 引领物联网走向未来
2015-11-17 18:39:02 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作者:【
关键词:低功耗 广域网 物联网
 
2014年9月IBM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设备民主化——拯救物联网的未来》,该报告指出:连接成本、失去信任、不能满足未来需求、缺少功能价值和脱节的业务模式是构建1000亿连接的物联网的主要挑战。
  2014年9月IBM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设备民主化——拯救物联网的未来》,该报告指出:连接成本、失去信任、不能满足未来需求、缺少功能价值和脱节的业务模式是构建1000亿连接的物联网的主要挑战。连接成本是第一位的,当前的互联网连接其实都是面向人的,是“人联网”。“人联网”的主导者是运营商,目前运营商网络的特点就是高投入、高成本,因此不可能作为1000亿规模的物联网接入的关键基础设施。而wifi、蓝牙和zigbee是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已经在部分物联网场景发挥了作用,但是对于需要大规模覆盖的场景就无能为力了。目前来看,新出现的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是以设备民主化的方式推进物联网迈向1000亿连接目标的重要力量。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在2012年前在欧美已经出现,2012年美国升特半导体收购法国一家公司后发展了LoRa(Low power Long rang)技术,同时还有sigfox公司,Ingenu公司,包括被华为收购的neul公司都在开发各自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这些技术虽然特点各异,但都是面向未来物联网的低成本、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需求。LoRa技术目前产业链相对成熟,达到可以大规模组网和应用的状态。华为在Neul的基础上正在推广NB-IoT的方案,预计电信设备商推动的低功耗广域网方案会在2016年启动。当前的每一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都期待和运营商的合作,期待在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影响力的基础上占有主导地位。然而,这不符合低功耗广域网的特点和物联网的未来需求。中国科学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吴双力认为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加上设备民主化的方案,才是支撑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模式。

  运营商及其合作伙伴设备商不能满足物联网的低成本需求。目前运营商使用的设备动辄上百万元,需要大量的付费站址和网络优化,在此基础上部署低功耗广域网看似零成本,但运营商的财务部门一定不这么看,摊到每个物联网节点,运营商依然会是高成本。而习惯了卖百万级设备的设备商,一下子转去卖几千甚至更低的低功耗广域网设备,也是匪夷所思的。因此运营商体系不会大规模投资低功耗广域网,投资了也不会赚钱。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WiFi。尽管WiFi已经被大量使用,但是运营商部署的只是一小部分,而且收不到钱。生产WiFi路由器的主要厂家也不是电信设备生产商。并且WiFi领域出现了大量的以非直接收费方式盈利的公司。WiFi领域已经出现了共享经济的公司FON。WiFi和低功耗广域网的区别仅在于低功耗广域网覆盖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功耗更低,因此在去运营商化上会走的更远。

  IBM的报告提出了设备民主化才能拯救物联网的未来,但它仅提出了设备民主化的原则。在低功耗广域网领域,设备民主化的方案是什么呢?中国科学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吴双力认为可以有几种方式:一是面向应用的私有网络。对于规模较大的应用,直接部署私有的网络。此类网络的关键是规模要大,才能达到单个节点平均成本很低。二是应用密集地区的小型物联网运营商。此类运营商只能在应用密集地区出现,例如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此类网络的关键是应用集中,例如集中规划智慧城市项目的地区。三是基于共享经济的网络。该网络就像Uber,网络和设备提供者、网络使用者之前并不是投资关系,只是契约关系。具有空闲接入能力的网关拥有者接入该网络,并分享收益。网络使用者并不关心他接入的设备属于谁。该网络同样可以使用前两种网络的设备。

  物联网被大家期待已久,时至今日其技术基础和运营基础趋近成熟。然而,现在看来它的面目将和以前大不相同。未来只属于勇于变革的参与者。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监测气象保城市运行
下一篇消费物联网:更多感知物联网技术..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