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之殇:“物”已成,“网”未联
2015-12-02 16:49:16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LPWAN
 
近日,高通发布数据显示,未来5年智能手机的累计出货量将达到85亿部。然而这个数据,远远落后于高通对智能硬件市场的判断。根据其“数字第六感”的构想,2020年将会出现超过500亿个连接设备,更是接近新增智能手机总量的6倍。

  近日,高通发布数据显示,未来5年智能手机的累计出货量将达到85亿部。然而这个数据,远远落后于高通对智能硬件市场的判断。根据其“数字第六感”的构想,2020年将会出现超过500亿个连接设备,更是接近新增智能手机总量的6倍。

  从这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高通对物联网支撑的泛连接时代充满了期待,热情甚至超过了遇到瓶颈的手机市场。可是目前,现实却给高涨的情绪泼上一瓢冷水——有媒体报道,依附于物联网概念的智能硬件市场迎来一次“死亡高潮”,众多产品没能经受住考验,最终宣告失败。如果说创业团队的抗风险和研发能力较差,那么包括百度、盛大、墨迹天气等公司推出的名噪一时新品的陨落就更显可惜了。

  一边是厂商期待,另一边是现实冷酷的嘲讽。在厂商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开始接触“物”,并尝试着让他们“联网”,可是最终的拼图却还不是“物联网”。我们不禁要问,物联网这幅蓝图,究竟还缺少什么?

  爆发前夜

  “目前,物联网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谈到物联网的发展,Marvell技术支持总监孟树首先为其定性。

  2014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新版《物联网白皮书》,圈定了物联网涉及的概念和范畴;随后,“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帮助全国围绕物联网概念建立的创新项目有了政策支持,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供应链环节,英特尔、高通、博通等上游供应厂商提供了一系列支持连接功能的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了物联网产品开发的技术门槛。“技术已经不是困扰物联网发展的问题。”某厂商技术专家表示。

  供应链厂商降低了产品的开发门槛,因此产品功能日益丰富起来,市场进入一个“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时代。过去,智能硬件还只能依靠与手机互联,实现各项功能,现在,除了延展手机功能,智能硬件已经可以实现支付、社交、信息交互等众多功能。

  各方面的利好因素,很快传递给市场。物联网概念快速产品化,并顺利融入智能硬件市场。用户也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最终推动相应产品的热销。据京东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到5月份,智能硬件市场销售增长迅猛,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64%,用户量增长215%。在此轮快速增长中,众多创业团队的产品提供了强大支撑力。

  与此同时,市场的资源池供养了大量智能硬件厂商。据统计Apple Watch的销量约为200万支,这只占据总销量的5%。换言之,众多厂商都收获了各自的用户,这足以支撑海量企业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物联网即将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物联网智库CEO彭昭表示。

  融合之困

  由此看来,物联网正在释放两个信号:一个是市场继续向前走一步,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不过另一个是市场不能依靠等待,完成这向前的一步。

  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彭昭表示,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按照物联网的概念,成熟的市场至少需要确保三大元素——终端、通信和内容服务的充分融合。

  目前,较为成熟的产品已经取得了理想的销量,终端没有问题;包括Zigbee、WiFi、蓝牙,甚至LPWAN等传输协议都已经被广泛推广,通信没有问题;在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也让社交、搜索、线上交易等资源充分融入物联网市场。

  然而个体的强大,并没有帮助物联网快速落地。特别是当这些内容都集成到智能硬件平台上时,用户并未收获足够理想的体验。截至目前,所有产品都没能理想地整合上述三元素,导致最终呈现的商业逻辑没有形成对用户足够的吸引力,这也正是大量物联网项目失败的原因。

  彭昭表示,厂商和创业团队推出的产品还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硬性将内容服务和通信嫁接到终端上。然而从结果来看,这样处理没有与用户需求关联,最终没能建立高体验的价值链。硬件厂商的死亡,并非对产业发展的否定,是商业模式的问题。“‘物’已成熟,但‘联网’还没有。”彭昭表示。

  在其他行业,物联网同样没有得到价值的高效传递。就算在有明确需求指向的B2B业务模式中,企业推动物联网走向成熟的意愿和条件都更为成熟,然而产品层同样没有体现出企业的诉求,因此发展状况仍然不理想。“物联网在B2B领域的发展速度要快于B2C领域,不过这还不能帮助物联网快速成熟。”彭昭表示。

  重构商业模式

  既然物联网的发展不是技术问题,就要用非技术的方式解决问题,显然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彭昭表示,截至目前,企业还在用开发消费电子类产品的模式——设计产品外形、用功能模块武装产品,并按照市场周期不断下调产品售价,推动物联网的成熟。“这种思维方式对推动物联网的成熟并没有太大帮助。”彭昭表示。

  物联网则不同。理念的出现更多的是对商业模式的整合甚至颠覆,而非传统行业的形态。目前的消费电子类产品仍然没有互联的诉求,还是因为其构建的传统商业逻辑仍然足够稳定,实现突破必须将全新的模式嫁接到硬件平台上。“众多创业项目没有得到正向反馈,原因在于产品背后的商业模式并不理想,而不是物联网出了问题。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才是物联网最终走向成熟的正途。”孟树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CB Insights:2015年物联网行业融..
下一篇Orange详解物联网计划首批服务将..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