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智能设备创业开始专注企业物联网
2015-12-09 15:16:22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Samsara 创业公司
 
科技公司一直都在宣传智能设备的好处,这类产品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处理信息输入,并将结果反馈给人类或其他设备。而如今,Samsara Networks证明了这个概念将如何演化。

  科技公司一直都在宣传智能设备的好处,这类产品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处理信息输入,并将结果反馈给人类或其他设备。而如今,Samsara Networks证明了这个概念将如何演化。

  这家旧金山创业公司将于周二展示其产品,他们计划帮助客户在仓库、工厂和医院等地监控各种活动和周围环境。Samsara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原因是该公司的创始人曾经创办过无线通讯创业公司Meraki,后于2012年作价12亿美元出售给思科。另外一个独特因素在于资金:该公司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那里获得了2500万美元融资。

  Samsara的产品发布反映了物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广受关注。早期的物联网企业主要关注健身手环和儿童监测仪等消费级产品,但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企业问题,包括Building Robotics、Electric Imp、Helium Systems和Meshify。与Samsara一样,这些企业也在通过集成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方法进军这一市场。

  “我们现在很重视这一市场,可以从事一些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Samsara资助者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说。

  Andreessen Horowitz并不是唯一一个对该领域下注的投资机构。据美国风投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今年11月测算,从2010年到今年9月末,物联网公司相关融资交易近887笔,总额超过74亿美元。

  这些交易都在追求一个实质性的高增长机会。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计,光是物联网专业服务领域今年的开支就将达到178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22%。

  老牌公司也在物联网领域与创业公司保持着相同的活跃度。包括英特尔、思科、通用电气、微软、高通和IBM。

  很多企业对传感器和监视系统并不陌生,采矿、公用事业和石油勘探等工业领域都部署了类似的技术。

  然而,Samsara联合创始人萨吉特·比斯沃斯(Sanjit Biswas)表示,这类系统的部署成本极高,可能达到5万至数百万美元不等。除了购买硬件和传感器的成本外(这些硬件往往还需要布线),企业往往还需要聘请工程师来设计和运营这些网络。

  Samsara的产品包含可以追踪温度、湿度、振动和位置的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与网关设备相连,从而通过互联网传输传感器数据。网关可以接入Wi-Fi或蜂窝网络——Samsara已经与150个国家或地区的运营商展开了合作。传感器数据可以传送到Samsara的云端,使得用户能够监控和管理自己的网络。

  比斯沃斯表示,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追踪车队,监控运送中的产品是否出现异常振动,并随时关注能源消耗。

  Samsara的硬件收费为99至499美元,每台设备使用的软件和服务每年还要支付一些费用。该公司表示,要建设一套监控水泵的系统需要约4.3万美元,使用50台网关设备和50个传感器。比斯沃斯估计,使用传统方法建设这类系统的成本大概是这一数字的5倍至10倍。

  另外一家旧金山创业公司Rival Helium Systems也于今年10月公布了产品计划。与Samsara类似,该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无线技术,并提供了传感器和云计算服务,专门监控医院和商业冷冻设备——后者需要确保温度不会下降到不安全的水平。

  该公司由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联合创办,他之前还曾创办过音乐分享服务Napster。该公司总裁兼COO罗布·钱德霍克(Rob Chandhok)曾经担任高通高管。Helium已经通过Khosla Ventures和Salesforce.com CEO马克·本尼奥夫(Marc Benioff)等投资者融资1600万美元。

  比斯沃斯并不担心竞争。尽管该市场已经有些拥挤,但他和其他物联网创业者还是认为,这个市场的容量足以支撑多家厂商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的安全威胁及其如何处理
下一篇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将在2025年成..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