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兼容性正成为物联网发展最大障碍
2015-12-31 17:14: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12月28日,《大西洋月刊》刊文称,飞利浦近期在Hue智能照明系统的软件升级中停止了对ZigBee通用协议的兼容,此举引发了用户的强烈抗议。这也表明,物联网的发展正面临兼容性问题的困扰。

  12月28日,《大西洋月刊》刊文称,飞利浦近期在Hue智能照明系统的软件升级中停止了对ZigBee通用协议的兼容,此举引发了用户的强烈抗议。这也表明,物联网的发展正面临兼容性问题的困扰。

    以下为文章全文:

  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将家电、家居用品,甚至服饰鞋帽中的小型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物联网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工作效率更高。这些计算机能相互通信,连接至家用或公共互联网,收集环境中的数据,并基于接收的信息做出调整。通过这种方式,互联的传感器能预测用户需求,帮助用户节约时间、精力和资金。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在于,相关厂商必须考虑怎么做才符合用户的最佳利益。近期,飞利浦对Hue智能照明系统的做法就引起了争议。Hue系统中集成了中央控制模块,能远程遥控连接的灯泡。12月中旬,飞利浦推送了软件升级,使这一系统不再兼容其他厂商的智能灯泡。

  用户随后表达了强烈不满。Hue系统原本兼容行业通用的ZigBee协议,但飞利浦在软件升级中停止了对ZigBee的支持。迫于压力,几天后,飞利浦恢复了对ZigBee的支持。

  这样的争议,即企业利用防拷贝技术去阻挡竞争对手,已不算新鲜。许多公司都曾设置过私有标准,确保用户无法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例如,Keurig曾在咖啡包中加入专门的代码,确保该公司的咖啡机只能使用这些咖啡包。惠普也曾对打印机和墨盒采取过类似的做法。

  为了阻止竞争对手对私有标准进行反向工程,开发出兼容的外设(例如另一家公司也在咖啡包上集成Keurig的代码),这些公司还利用了1998年通过的“数字千年法案”。这一法律的最初目的是解决音乐和电影盗版问题,但在限制安全性和兼容性研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需要指出,数字千年法案还包含了“防绕开”条款。根据这一条款,企业不得绕开控制版权作品使用权的“技术保护措施”。这意味着,任何人在没有获得飞利浦授权的情况下都不得开发与Hue兼容的灯泡,或是在未经惠普许可的情况下生产惠普打印机墨盒。

  在计算机行业,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的现状。90年代时,微软采取了被称作“拥抱、拓展、消灭”的策略。基于这一策略,如果某些产品采用被广泛接受的标准,那么微软将向其中逐步引入私有技术。近期也有这样的案例:亚马逊的电子书格式不兼容其他厂商的电子阅读器;从苹果iTunes购买的音乐无法用其他播放器播放;所有游戏主机都有着私有的游戏格式。

  由于企业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打击竞争对手,因此物联网给用户带来的便利很难最大化。例如,人工耳蜗、智能恒温器,以及智能芭比娃娃都无法采用订制的软件;4S店无法设计更好的诊断系统,连接车载电脑;农业机械公司John Deere甚至宣称,拥有所有拖拉机软件的所有权。这意味着,购买该公司设备的农场主无法自行修理自己的机械。

  随着物联网的继续发展,这种不利于市场竞争的现象也日趋严重。这意味着,智能设备带来的便利将明显弱化。我们希望灯泡能够与中央控制模块通信,而无论灯泡来自哪一厂商。我们还希望衣服能与洗衣机通信,汽车能与交通灯通信。

  如果相关厂商拒绝提供兼容性,或是利用法律去阻止竞争对手进行反向工程,那么我们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如果希望物联网带来价值,那么物联网行业应当效仿汽车行业的做法。当用户的汽车损坏时,他们可以将车辆开到修理厂,并更换各种不同厂商的零件。然而,在物联网战场上,不同标准正展开激烈竞争,而相关厂商都希望建立起垄断地位,排除竞争对手。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开创未来成长新机 TCA再添物联网..
下一篇兼容性正成为物联网发展最大障碍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