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数据终端演进之道
2016-03-22 16:42:26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关键词:数据终端 物联网
 
企业数据终端,亦称作企业数字助理(Enterprise Digital Assistant,简称EDA),曾被视为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条码、无线与射频技术达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摩托罗拉(现为斑马公司所收购)、霍尼韦尔、得利捷等海外巨擎与新大陆、优博讯等本地供应商在这块巨大的潜在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数据终端,亦称作企业数字助理(Enterprise Digital Assistant,简称EDA),曾被视为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条码、无线与射频技术达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摩托罗拉(现为斑马公司所收购)、霍尼韦尔、得利捷等海外巨擎与新大陆、优博讯等本地供应商在这块巨大的潜在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毕竟随着各行业从桌面信息化(Informatization)到作业物联化(IoT)的演变,每一位操作人员都或将需要用到这类信息读取写入终端,融入物联网带来的万物互联之中。

  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最近几年掀起了一股取代企业数据终端的风潮,但正如笔者在一年前便提到过的,“智能手机难以在企业级应用中得以普及”,这种观点最好的佐证便是时至今日,由于安全性与管理合规的需要,个人计算机用于企业办公的做法(BYOD)仍没有得到普及;相比之下,智能手机由于终端类型繁多、操作系统复杂等问题,更加难以融入企业管理网络与信息策略。并且智能手机难以适用于各类苛刻室外操作环境:强光照射、极端温度、防水防尘等等。除了餐饮、零售等少数服务行业,绝大多的制造、生产、物流行业仍依赖传统的企业级终端方案。

  未来的数据终端
  即便如此,虽然企业数据终端在未来五年仍将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扩展保持着12%以上的增长,但是可以预见到,智能手机将逐步向着全新的佩戴式解决方案过度,其中包含了立体投射、智能眼镜、穿戴计算、人机对话等技术。根据数据显示,到2025年,佩戴式解决方案的市场将超过传统的企业数据终端。这背后有诸多推动因素:

  硬件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今天的硬件并不能够满足佩戴式方案的最低需求,不论在处理器、传感器以及材料学等人体工学的发展都将在这十年内达到相应的条件;

  物联网与环境感知将成为佩戴方案的重要推动因素。由于越来越多的“信息源”被安装到我们所处的环境中,使得现有(手持式)的数据读取、写入方式难以支持;

  作业人员成本的不断增长。现有手持式的数据终端在作业人员操作期间降低了至少60%以上的效率。而操作人员成本的上升已不再是个别行业中存在的现象,佩戴式解决方案将很好地缓解这一难题。

  数据终端的本质
  今天在许许多多的场景中人们都会使用到他们智能手机,在候机室等待的间隙、购物过程中,甚至驾驶车辆时运用GPS导航。手机占用双手,转移了注意力,并让我们远离现实世界。我们听到过不少在错误时刻使用手机而造成的事故,并且很显然,占用双手与全部视觉空间的智能手机绝非数据交互最有效的方式。今天智能手机的信息输入,98%以上仍有赖于手指操作;而74%以上的信息接收亦取决于视觉读取。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语音、视觉读取;实现信息的多角度反馈,我们将更有效率地融入到未来的物联网。

  技术领域的革命已然成为常态,在应用界面上发生颠覆式的创新也不会让人感觉惊奇。科幻小说中提到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触觉科技、形态控制中的许多技术早已实现。虽然现实与理想之间仍有距离,但我们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怀有信心,并且相信其最早会出现在佩戴设备、头盔眼镜与环境感知的传感领域。

  2025年派送员的一天
  李负责A市C区首公里的收件工作,日均处理单量超过400件。每天早上,李需要带上智能眼镜(数字信息显示,路径投射与信息扫描获取),智能手表(根据合规,网络通讯设备不能安置在接近头部区域;智能手表用于收发数据并显示电量等设备工作状态),移动标签打印机与耳麦。

  系统会根据订单量为李规划出当天的收发件路径,并提供语音与视觉导航。派件人通常会被要求在李到达前30分钟将物品放置在指定的快递柜(快递柜将自动完成寄件人的身份识别),柜锁经由李手上的智能手表收发无线射频控制,而物品状态的提取过程通过智能眼镜实时记录、存档,免去了当面签收确认工序的麻烦。眼镜的另一项功能是对物品进行尺寸扫描,结合快递柜内置的称重计算得出账单。在每个快递柜开启的过程中,移动标签打印机会自动开始打印电子标签。而眼镜会在李黏贴标签时进行二次检测,避免任何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

  在收集完成指定地点的货物后,系统会提示李应该在什么时间将货物运送至短驳车的行驶路径上,并取得当天所要派送的物品。

  作为连接主干网运输与每个派送员的中间环节,短驳车团队每天行驶在城市的固定线路上,车厢内配置了分拣系统,根据每位派送员提交的物品标识(可以是二维码、彩色一维码或无线射频)自动分门别类,对应到相应的主干运输网。系统会根据当天的收派单量调整短驳车数量与路径规划,从而提升效率。对物流企业而言,这种做法省去了传统开设门店所需的大笔费用,并且加快了物品运送速度。短驳车的另一用途是在自动分拣线上对物品进行危险品扫描并进行二次包装;同时选取出同城件,这样最终可以实现物品同城的快速送递,并且大幅降低了周转成本。

  最后一公里派件有两种方式,客户可以选择直接去快递柜取件,以获得更低的递送费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物品,李会递送至指定位置,同时用智能眼镜录取接收操作,省去了最终交付过程中遗失的风险。

  势在必行的信息安全
  毋庸置疑的是,通过智能佩戴方案支持创造出的万物互联将极大幅度地减少诸多在今天仍需由人力完成的操作,不论是物流运输、生产制造、农业养殖或零售服务都将从中获益。不过与之并存的是对信息安全性更进一步的要求,10年之前信息泄露或许只涉及到个人隐私;10年后的今天,信息化会从金融角度引发风险;而再过10年后,则可能产生直接的物理威胁。数据防泄漏、防入侵或将成为基础架构建设的一部分,从而直接推动大型与超大型的云服务(个体企业难以负担这方面的开支)集约化。

  由于对现实与虚拟的感知重叠,对每一位个体而言,两者间的界限更将模糊,个体与群体心理会跟进转变。墨守成规、无法融入虚拟环境,或者难以从虚拟环境中返回到现实世界或将成为80前与千禧年后这两代人所面临的心理难题。

  对企业而言,今天的CIO仍需大量采用传统的手持式方案,但是富有前瞻性的IT经理应当从眼下就着眼于佩戴式方案的准备工作,例如设备的集中化管理、严格的工作流管控以及企业数据安全性。同时,腕带式设备与指环读取这类当下已有的佩戴式方案可以作为初步的尝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传统企业杀入 互联网公司..
下一篇ADI收购瑞士视觉检测传感器公司SN..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