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万物互联机遇 物联网步入迅速发展期
2016-03-24 17:55:06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泛概念,涵盖了所有领域,全球范围内不同厂商均从自身资源出发包装其物联网概念,如IBM早期所提的“智慧地球”,思科倡导万物互联等等。以及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也都纷纷推出本国的物联网相关发展战略,其中以新加坡要构建全球首...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有“物联网之父”之称的Kevin Ashton在1999年创造了“物联网”一词,并创立了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那么什么是物联网,参考百科的解释: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我对物联网则认为,物联网是一个泛概念,涵盖了所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甚至科技巨头均在包装其物联网概念,如德国工业4.0、中国则是互联网+,思科倡导万物互联、通用电气以工业互联网切入以及IBM早期所提的“智慧地球”,现在IBM倡导认知商业均,以上均从自身资源延伸包装其物联网概念。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时,恐怕根本没有预料到如今它的触角能伸入世界的每个角落,来自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数据显示,在2025年,物联网技术将无处不在,很难再找到没有互联网连接性的设备,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水壶。

  物联网成为全球各国发展战略

  自2009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都纷纷推出本国的物联网相关发展战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时任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阐明其短期和长期效益。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欧盟也将物联网确立为欧洲信息通信技术的战略性发展计划,2009年,欧盟委员会正式出台多项权威文件,尤其发布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

  亚洲国家中,日本是较早启动物联网应用的国家之一,积极推进IT立国战略。韩国则有“U-korea”战略,2009年又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明确了把物联网作为经济新增长动力的定位。而新加坡要构造世界首个”智慧国”,2006年公布“智能城市2015”计划,这些目标全部提前实现,部分甚至超额完成,于是在2014年,新加坡政府又公布了“智慧国家2025”的10年计划,打造“智慧国”,将构建“智慧国平台”,早前我有一片关于对新加坡“智慧国”的文章《新加坡统一传感器标准 要造世界首个”智慧国”》文章(文章做超链至:http://tech.163.com/15/1216/08/BAULR29M00094P0U.html),有兴趣可以阅读。

  在我国,自200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也开启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新纪元,其中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启航之城,至2015年,无锡物联网及相关企业突破2000家,从业人员近15万,承担研发项目近千项,获得物联网领域专利2541项,累计制修定物联网标准49项,物联网及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无锡是我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国际物联网标准化组织中也拥有过半的主编辑席位,为中国赢得了绝对话语权。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委支持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也密集出台,工信部早前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科技部和交通运输部也分别发布关于推动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的专项规划和发展战略。在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在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看来,物联网被视作为将是下一个风口,国务院总理在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

  万物互联好时代 物联网步入发展期

  物联网自2009年概念期后迈入发展期,经过几年发展迅速进入发展期,不过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也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互联网经过20多年整个行业的努力已经逐渐完善,但安全事件也是时有发生。新兴起的物联网不光会大大加大联网终端的数量,而且大部分的新终端都是运算力比较低的设备,很多可穿戴设备甚至是可抛弃的,所以生产厂商对安全的投入都比较低。如何低成本的实现设备端到云的数据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向机智云创始人黄灼了解到,机智云目前在物联网领域比较大的投入,设有专门的安全团队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另外物联网在各个细分领域中,尤其以智能家居、可穿戴等智能设备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尤为突出。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细分领域发展较好的行业,自2014年1月谷歌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Nest公司后,各大科技公司就纷纷开始涉足智能家居领域,有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将迅速增长,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680亿美元,巨大的蛋糕吸引来自国内外各巨头们及创新型创业公司争相进入,包括谷歌、苹果、三星以及国内华为、BAT以及以欧瑞博等创业型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力量,都已瞄准智能家居这一新风口。去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已经处在一个成长发展期,虽然用户对众多不能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单品而困扰,但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将会淘汰部分以智能单品为主的厂商,而其他智能单品厂商必定实现跨平台操控,那么用户所需要安装APP越来越少。在欧瑞博CEO王雄辉看来,智能家居三年内会有很大突破和成长,不同产品也将实现跨平台互联互通,以及通过智能家居“服务云”的方式打通,市场最终会剩下少数几个以平台服务为主的厂商供居用户选择,实现一个APP来统管控不同品类和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另外随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智能家居交互将会越来越友好,越来越无感,物联网资深人士杨剑勇也表示,未来智能家居将由人工智能变的更大强大,人工智能应用智能家居设备中将发挥巨大价值,模拟人脑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从后端服务器中获得及时信息并呈现给用户。

     智慧城市

  中兴网信副总裁薛宏建向我表示,物联网的普及应用,将使得对重要的城市部件和运行要素的持续动态的采集、测量、分析和优化成为可能,带来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使得城市运转真正“聪明”起来。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和综合运营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以着重针对人口、交通、环保等领域的系列问题,从惠及民众、经济发展等角度出发,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将分析结果提供给城市管理者做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相关政策,提升市民生活体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来自cnbeta网站报道,研究公司HIS近日表示,在未来四年中,世界各地一批城市将被改造成智能城市,在改造过程当中,将为参与者提供250亿美元商机。HIS还表示,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汉城、香港、东京和新加坡最有可能在2020年之前成为智能城市。

  在我国也有接近300个城市在构建智慧城市,IDC曾公布北京、西安、杭州、成都、银川、贵阳、上海、苏州、无锡、广州、秦皇岛、福州、深圳、武汉、宁波、万宁、大连、敦煌、南京、青岛凭借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荣获2015年度“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

  智慧医疗健康

  智慧的人体健康体征数据测量、采集、分析与干预是物联网与医疗健康领域跨界融合的一个热点领域。 2015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连续发布“深化医改”、“健康中国2020”、《”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行动纲要》及多项政策、规划与指导性文件。目前市场上已涌现出如迈瑞、中兴、倍泰等多个集多项身体检测功能于一身的专业医疗级的健康数据采集终端,在中兴网信副总裁薛宏建看来,通过“云+端”的物联网概念,将体检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可以形成连续的历史健康数据记录,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家庭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家庭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方式,将居民的健康信息上传至健康服务“云”,社区医生、医院和居民自己可通过访问健康云,获取他们想要的健康保健信息和服务,比如生活习惯测评或远程问诊服务。专业医疗服务机构也能根据更多的个体及整体的数据样本来改进医疗健康的分析、诊断和干预过程。未来,更多的传统医疗仪器可望通过“触网”实现“智能化连接”,打通服务产业链,成为一大趋势。

  在智慧医疗某些领域,物联网的核心是把设备本身运行以及用户使用行为数字化并和云端大规模运算能力结合,我向机智云创始人黄灼了解到,机智云平台目前为超过400万台设备提供数据支撑,以可穿戴设备为例,预防老年人的跌倒事故,为老年人设计的的一款设备会在每秒100次的频率采集10多个维度的身体动作数据,每台设备每天采集超过1亿个数据点。这些看似无绪的原始数据通过运动算法的分析,形成了对人一天行为的基本描述:例如坐立时的肢体移动幅度,行走时的步伐,步频,停歇频率,前后左右平衡度等数十个新的数据维度。用这个模型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把老人在发生跌倒事故前几天可能发生的行动姿态上的非常细微的变化识别出来,对老人和看护者提供预警,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这样一个数据采集,分析,训练,预测的闭环的场景,物联网把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

  人工智能

  在MOTO360圆形手智能表出来之前,我就在说设计要以圆形为突破口,事实证明现在智能手表厂商又在模仿MOTO360。在此之前我在谈物联网的时候也提到,可穿戴等智能设备作为物联网的重要部分,也提到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未来可穿戴智能设备将由人工智能变的更大强大,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依然不以为然,而就在今年,各设备厂商又在追逐与AI相结合。

  在3月谷歌人工智能系统与李九段的巅峰对决,堪称人机世纪之战,掀起了一股人们对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热度,同时让普通大众也第一次启蒙接触并认识了人工智能,虽然目前人工智能的能力依然有限,但是未来5到10年将会取得巨大进步,尤其物联网覆盖到更多应用场景后,这个世界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包围。

  去年IBM沃森物联网全球总部在慕尼黑开张,就是在用人工智能方式进军物联网,未来将在IBM的帮助下,物联网将越来越智能。在此之前,我有一个关于物联网入口观点即:语音和图像识别(包含生物识别、视频等图像类识别)将会成为物联网领域的入口。而物联网的核心,尤其与物联网有关联的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核心是人机交互,语音和图像识别是比较好的路径。透过语音、图像使得机器能读懂你,之后执行精准命令。未来物联网、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将由人工智能变得更大强大。近年来,由于机器学习的迅猛进步,语音控制也变得更为实用,让设备了解我们在说什么,显然人工智能发挥巨大价值。

  人工智能目前是科技界最热门的领域,不论是谷歌、Facebook、微软、IBM等国际巨头,还是在国内以BAT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均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甚至欧美发达国家也都在致力研究人工智能计划,谁能赢的了人工智能,谁就赢得未来。

  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物联网相关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均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全球物联网产业也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并持续下去,未来10年全球的物联网无疑都将实现数量和质量的飞跃,实现大规模普及和商用,走进普通家庭。以前曾将一切东西电气化,现将一切东西认知化,万物互联,万物感知,我们处在一个万物互联的好时代。

  作者系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物联网资深人士)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6北京智慧城市展与物联网技术..
下一篇工业物联网“头号功臣”传感技术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