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强势标准各占山头 物联网进程受阻
2016-03-29 16:32:26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正如通信网络逐步形成各种协议与标准的过程一样,物联网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网”,也正面临各种标准的纷争。

  正如通信网络逐步形成各种协议与标准的过程一样,物联网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网”,也正面临各种标准的纷争。

  与此前的其他网络不同,物联网前所未有地连接了各式各样的设备。每项技术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众多标准,每个标准都先是各自为战,然后互相吞并,最后剩下几家强势标准各占山头,平分市场。而物联网如此的体量,预示着它的路途将崎岖漫长。

  多方角力

  目前,物联网的标准认证上存在多个较大的技术联盟,势均力敌:

  ●AllSeen Alliance技术联盟

  AllSeen Alliance技术联盟诞生于2013年12月,目前拥有100多个会员企业。AllSeen联盟中不乏知名厂商,包括Linux基金会、高通、LG、夏普、海尔、松下、HTC、Silicon Image、TP-Link、思科等,涵盖了处理器厂商、网络基础设施厂商、路由器厂商、家庭终端厂商等。AllSeen联盟最初的框架来源于AllJoyn开源项目,主要由高通创新中心驱动。无论是终端产品、应用、服务,通过AllJoyn就可以互相通信。

  ●IEEE学会P2413项目

IEEE(全称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发起了整顿IoT领域的P2413项目。IEEE成立了P2413项目,力图一统物联网技术标准,解决业内在标准制定上的重复浪费工作。IEEE在业内历史悠久,受人尊重,但很多制造厂商并不领情,而是认为它在添乱,他们认为该组织在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新浪潮时过于死板,行动迟缓……

  ●开放互联联盟(OIC)

  2014年7月,OIC成立。该联盟已拥有戴尔、惠普、英特尔、联想和三星等50多名会员。OIC正组织撰写一系列开源标准。在那些标准的帮助下,各类联网设备将能寻找、隔离和确认彼此,进行沟通、相互影响,完成数据交换。OIC旨在定义一个通用的通信框架,以强化物联网(IoT)装置及服务的连结与互连。

  ●Thread Group联盟

  Thread联盟同样诞生于2014年7月,Google旗下智能家居公司Nest和三星等50家机构都是该联盟的成员,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也在其中。Thread是一种基于IP的安全网络协议,用来连接家里的智能产品。该联盟因此得到重要先发优势,其协议支持一种现已上市的芯片,并能给所有设备都分配一个IPv6地址。由于Thread仅定义联网,这为其支持的产品今后适用于AllSeen和OIC这类更高层面的标准奠定了基础。该联盟将从2015年上半年起进行产品认证。

  ●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IIC的原始成员为AT&T、思科、通用电气、IBM和英特尔。该联盟现有逾百名成员,华为、微软、三星等业内知名企业均在其中。IIC着重于各家企业的物联网建设及策略,并未着力制定行业标准,而是与认证机构合作,以求确保各商业领域的物联网技术融汇贯通。IIC的宗旨是让多家正在开发IoT与M2M技术的企业实现共同协作、相互影响。这涉及到界定基本标准要求、参考架构和概念证明的问题。

  综合而言,AllSeen联盟阵容强大,其中均是致力于保留和完善AllJoyn开放源代码的业界佼佼者,且已联合推出了产品。AllJoyn起初由Qualcomm发起,之后催生了这一物联网互操作标准联盟;OIC框架是AllJoyn的竞争对手,其创建部分归结于AllJoyn起初公司联合和IP政策;Thread是新生框架,致力于网状网络802.15.4协议基础上的低功率电池设备连接。

  此外,还有许多机构和行业协会在物联网领域跃跃欲试,比如通信标准化协会oneM2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utomation(ISA)等。今年很可能还会有些新的联盟、企业联合体和企业杀入物联网。

  先易后难突破

  那么,如何在庞大的物联网世界里寻找一个方向?笔者认为先易后难,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方法。埃森哲预计2030年物联网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4.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1万亿元),但尽管如此,73%的企业尚未制订具体的物联网计划。他们没有制定物联网计划的原因可能是没有资金来投资物联网;但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制订具体的计划才使他们没有募集到足够的资金。

  究其原因,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大网,很明显,如果实现全面快速发展,所有的接口、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的产业标准,需要国家和行业标准指引。但技术发展的不成熟,以及各个企业封闭式的发展,导致很难形成标准的现状。

  另一方面传统企业纷纷接入物联网服务,相比灵活的中小型企业,虽然它们庞大的体系和其庞大的资金构架和稳定的运行体系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但封闭式的发展战略,干扰了物联网各节点间的兼容性。

  物联网前所未有地连接了各类设备。所以也面临了一些与之前大为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此前的设备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接口来适配整个“大网”;以及分配管理物联网所有设备也是一大挑战;已经形成的成熟的产业链很难被打破等等。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物联网统一的标准对消费者来说是一桩好事。但对于厂商,他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会有多大。创建自己封闭的生态系统,将在竞争对手之间建立相当大的优势。行业的破局需要庞大的资金的注入,比如要开源自身生态系统,放弃周边收入;割舍旧设备,开发新设备;放弃所谓的垄断地位带来的收益等等。

  许多公司都曾设置过私有标准,确保用户无法使用竞争对手产品,试图占领市场。企业等不及官方标准的出台就要抢占先机,尝试发展。而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无疑是他们所看好的。至于发展方向各为一派,或者成立联盟联合行动,力保形成事实标准。然而,在物联网逻辑结构中,感应层、网络层、应用层,每个企业各有所长,都可以在某个板块形成强大的服务优势。这样看来似乎“谁”都可以占山为王。

  但是,随着市场意识到物联网连接数以十亿计的对象的巨大潜力,更多公司会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进而促进发展。各种标准林立的状况也会随着不断地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思维模式的改变进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而有所缓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江苏移动“电梯卫士”促物联网发展
下一篇物联网普及率目前第一是韩国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